已是四月中旬,天气已经有些火热。每年三四月份,正是粤西种植早稻的季节。
为迎击清军,赤军执行坚壁清野政策。农民种植早稻有所耽误,一半的稻田里水稻长势喜人,另一半稻田里还是光秃秃的。
清军战败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快地传播开来。一个个农民从山林里走了出来,开始抢种早稻。
近卫营向遂溪县城进军,正好与一群农民相遇。他们是一个村的村民,刚从山里出来,拖家带口,牵羊拽牛,自觉地让出道路,用感激的目光迎送赤军。
不知是谁打头,农民们拿出了自家的干粮、凉水,敬奉给赤军享用。干粮五花八门,有玉米饼、地瓜干、野菜窝窝头,白米饭团非常少见。
近卫兵们大多谢绝,有的恰逢饥渴,便拿上一两个干粮,就着凉水吃了起来。
看到沈赤心,农民们纷纷下跪,口中感激不尽:
“国公爷,您真是弥勒下凡,给了我们田地、牲畜,让我们吃饭有了着落。这样的恩情,真是比天还高,比海还深。”
“我们翻身做了村里的主人,地主老财再也不能欺负我们了。”
“爹妈给了我命,国公爷改了我的运。咱有了田地,从此吃喝不愁。咱也要知恩图报,以后赤军让咱干什么,咱就是赴汤蹈火也要干。”
……
沈赤心很满意,叫来民兵排长,询问这里的情况。
民兵排长姓冯,在沈赤心面前略有紧张。不过,他毕竟是一村之长,很快就恢复了镇定,说道:
“回国公爷的话,我们都是冯家村的村民。我们村是个大村,我奉乡长之令,把全村的村民都带到了山里,粮食、牲畜都藏了起来,水井也填了起来。
“村民原本还有些不舍得,但清虏太凶恶,又是烧又是抢的。大家被逼无奈,都跟着我上了山。昨晚,听说清虏已退,我就带着大家赶紧下山,抢种早稻。”
冯排长应对得体,可见是个干练的人。沈赤心很满意,若所有村庄的民兵排长都像冯排长这样,赤军基层政权就算稳固了。
他又接连问了几个问题:“冯家村既是大村,地主老财可多?此次进山躲藏,他们是否服从?”
冯排长答道:“冯家庄地主老财原本有七家,这几年上面租赋催得太紧,有三家算是破产了。剩下还有四家,为首一个大地主还想趁机捣乱。我们民兵排见势不对,先下手为强,把他给绑了。
“按规定,民兵无权杀人,我就派民兵去乡里请令。乡长连夜派了一个守兵排长下来,核实过情况,把那地主宰了。此后全庄震肃,没人再敢捣乱了。”
沈赤心点头笑笑,认可了冯排长的举动,又问道:“听说乡里从各村抽调民兵,在后方袭扰清虏。你们村可曾派民兵去乡里?”
冯排长有些惋惜地说道:“冯家村是个大村,底下还有两个庄,实际上共有三个村庄。冯家村编民兵排三十一人,剩下两个庄编有两哨二十人。
“这次,我们村向乡里选派了二十五个民兵。我本想带队过去,参与击杀清虏。怎奈村里的事务还很多,我走不开,改派副排长带队了。”
沈赤心安慰他道:“没关系,在哪都是为赤军做贡献。你是排长,本职是管理村庄事务,战时要组织村民坚壁清野,职责更为重要。
“现在,敌人退兵了,还有很多事要干,要抢种早稻,要修葺房屋,要疏浚水井。你身上的担子还很重,得抓紧组织村民生产生活互助。”
得到沈赤心的认可,冯排长劲头更足了,说道:“元帅放心,某一定不辱使命。”
告别冯家村的村民,沈赤心依然很高兴。民兵组织有力,村民拥护赤军。从这一点看,赤军的基层政权已经稳固了。
近卫营营长沈赤庵与他随行,也忍不住感慨道:“之前,咱们搞均田免赋,军中犹有质疑。很多人觉得阻力太大,弄不好会阴沟翻船。
“经此一战,村民热情拥护赤军,执行坚壁清野颇为坚决。民兵亦不惧清虏,表现踊跃,有为赤军侦伺情报的,有帮忙运输辎重的,有捕杀清虏间谍的。
“昨日清军败退,民兵趁机劫杀清军败兵,抢夺清军物资。清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弄不清楚我军到底有多少兵马。咱们打赢这一仗,民兵也立下了不少功劳,令人刮目相看。”
沈赤心也很得意,说道:“均田免赋是我们赢取民心的根本,也是赤军不断发展壮大,不断战胜清虏的保证。今后,我们要把均田免赋作为一项国策,永不改变。”
谈及“国策”,沈赤心自觉不妥,因为赤军名义上仍是南明军队。老百姓喊他“国公爷”,也是看重他南明粤国公的爵位。
沈赤庵是他的族弟,也是他的心腹,趁机说道:“元帅,南明已经无药可救。咱们何不趁此大胜,与南明断绝关系,然后另立旗帜?”
沈赤心看了他一眼,正巧看到东方旭日初升,金光万丈,焕发着无尽的生机和活力,便坦诚地说道:
“现在时机还不成熟,不足以称王称霸。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还得韬光养晦,还得借助南明的号召力。”
话题回归到均田免赋的政策上,沈赤心说道:“赤庵,如今的清虏,有一半以上是辽东汉人组成的八旗汉军。世人皆仇视辽人,认为他们认贼作父。可你知道,为什么辽东汉人肯死心塌地的为清虏卖命吗?”
沈赤庵见识不如沈赤心,连忙求教。
沈赤心答道:“明朝腐败,视辽民为弊履。当时的边军固守城堡,清虏蹂躏辽民,边军常常见死不救。甚至于,有的边军杀辽民,冒功请赏。
“实事求是地讲,野猪皮也是一代英主,不仅创建了八旗,武功赫赫,也擅长治理民政。他曾提出一个‘计丁授田’的政策,也算是某种程度的均田免赋。
“皇太极承其后,实行‘编民为户’的政策,又制订‘离主条例’,改汉人农奴为民户。
“后金掳掠辽人,但给他们配以妻子,分给牛羊、土地、房屋。辽人衣食无忧,谁还顾什么民族大义?谁还愿意为明朝卖命?
“只不过,清虏的计丁授田、编民为户,目的在于攫取粮赋,供应八旗兵丁。所以,他们一入关,立即就露出了本性,大肆圈地,再也不提计丁授田了。
“为了更快地征服天下,他们还与汉族大地主合流,把很多明朝勋贵、投降明军编为汉军,又极力维护地主缙绅的利益。
“赤军为民谋利,就得坚持均田免赋不动摇。天下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农民。只要能得到农民的衷心拥护,咱们迟早都会夺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