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一个骑兵从永新县城外疾驰而来,一路大喊“十万火急”。东门处的清军验过文书,骑兵再次翻身上马,直奔知县衙门。
副将汤国柱霸占了永新县衙,正在和部下饮酒作乐。听说有紧急军情,汤国柱起初不以为然。可看过急信,他大吃一惊,脸色一沉,不由自主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众将见状,知道大事不好。酒桌上的歌伎,也知趣地起身离开。
汤国柱这才说道:“吉安府城被夺了,据说是一股名叫赤军的流贼。”
他把信件传给众将,众将里头没几个识字的,却都凑了过来。但见信里的字很潦草,显然事出紧急。
听说是流贼,大家都松了口气。
这个说:“一群流寇,有什么大不了的。咱们大军一回,必杀得他们屁滚尿流。”
那个说:“咱们回到吉安,打败这股流贼后,一定要大开杀戒,让他们从此之后不敢轻举妄动。”
汤国柱倒算冷静,问使者道:“赤匪是什么时候占领吉安的?知府呢?现在何处?”
使者一脸悲戚,说道:“赤匪两天前占领了吉安。府台情急之下写了这封急信,差我过来求救。此刻,他恐怕已经……”
情到深处,使者甚至挤出了两滴眼泪。汤国柱与知府面和心不和,心里幸灾乐祸,不耐烦地把使者打发到了一边。
部将又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知府一死,协台正好没了掣肘。咱们收复吉安,朝廷怎么说也得封协台一个总兵官。”
“咱们要变坏事为好事,一面向南昌方面发出急信,解释事情原诿,一面立即收复吉安,免得有人从中搬弄是非。”
……
汤国柱原是金声桓的部将,而金声桓则是左良玉的部将。南明弘光朝,左良玉与江北四镇内讧,起兵勤王,走到江西病死。
左良玉长子左梦庚继统其军,被江北四镇打败,投降满清,被编入汉军八旗。大将金声桓就此驻守江西,成为江西总兵官。
明末清初的总兵官,是一省的军事首长,含金量很高。汤国柱做梦都想升为总兵官,受部将撺掇,跃跃欲试,说道:
“传令下去,收拢部队,四更造饭,五更拔营,向吉安府城急行军,务必于两天内到达吉安。”
他根本就没想到,刚才的使者其实是赤军的斥候。沈赤心攻下吉安当天,便活捉了吉安知府,缴获到了知府印信,逼迫知府写下了求救信。
汤国柱熟悉知府的字体,亦熟悉知府大印,对求救信没有起疑。
次日,汤国柱率领麾下五百清军,一大早拔营赶赴吉安。永新距离吉安有两百里路,正常情况下,至少要走三天才能到达。
汤国柱有镇守吉安之责,急于回救吉安,下令两天内赶到吉安。他自恃久历戎行,部下多身经百战,十分骄狂,恨不得立即赶到吉安,把赤军一网打尽。
身为副将,与总兵只差一级。这一级,成为一道难以跨越的坎,也成为汤国柱的心病:
去年,金声桓举旗反清,困守南昌。汤国柱卖主求荣,导致金声桓兵败被杀。汤国柱虽被满清方面升为副将,却并不给他实权,手下仍旧只有五百亲军。
这次若能反攻吉安,平定赤军,将对他的仕途大有帮助。因此,汤国柱带兵颇为积极,亲自带队在前,驱使士兵急行军。
第二天下午,清军沿着驿道,走到一处名叫风林坳的地方。此地顾名思义,是一处山坳,周围群山环抱。过了风林坳,前面十里处就是泸水。渡过泸水,就能望见吉安府的城楼了。
清军已经相当疲惫,汤国柱不为所动,下令继续行军,渡过泸水后扎营休息。为鼓励士卒,他允诺一旦攻下吉安,允许士兵抢劫两日。
一听说能抢劫,士兵果然两眼放光,疲惫减少了大半。他们大多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最早在左良玉麾下打仗,从那时起,便一直在跟农民军打仗。
汤国柱非常轻视农民军,除了李自成的大顺军、张献忠的大西军,谁也不放在眼里。哪里突然冒出了个赤军,吃了豹子胆,竟敢奇袭吉安府,真是岂有此理?
清军开始爬坡,向风林坳坳口进发。道路狭窄,坡度渐渐提高,清军行军速度慢下来许多,队形也变得十分混乱。
突然一声炮响,风林坳坳口竖起一面赤旗。顷刻间,擂石滚木、铳炮弓箭,都如雨点般落了下来。
清军猝不及防,人仰马翻,当场死伤几十人。紧接着,驿道两旁的山坡上,埋伏已久的赤军对着清军交叉施放火器。
鸟铳、滚地雷、子母铳、喷筒、火箭纷纷开火,打得清军哭爹喊娘。火器之强大,让清军误以为遇到了明朝正规军。殊不知,这些火器正来自吉安府城,缴获自清军的武备。
一轮火器施放完后,山坡上的赤军杀将出来,向清军猛打猛冲。
清军惊慌失措,招架不住,纷纷抱头鼠窜。没想到,赤军布置严密,在山脚下也埋伏有两队赤军。
这两队赤军全都骑马,为的就是追击清军,不使一人漏网。
沈赤心已向全军三令五申,规定赤军最重要的作战原则是:尽可能地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最大限度地削弱敌军的战争潜力。
此次伏击战是赤军第一次与清朝正规军作战,务求旗开得胜,提振军心士气。
沈赤心周密部署,抽调全军一千人参与伏击作战。他亲临战场,现场指挥战斗,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战斗持续了半个小时,赤军大获全胜。清军被斩杀二百一十三名,受伤、被俘的有将近三百人。
汤国柱本人亦被俘,他假扮成士卒,本想蒙混过关,却被方世珍识破出来。
方世珍见到仇人,格外眼红,骂道:“汤国柱,你枉为汉人,残害义军。多少义军死在了你的屠刀之下,不把你千刀万剐,何以安慰义军冤魂!”
汤国柱还要向沈赤心求饶,沈赤心却冷冷地说道:“赤军优待俘虏,绝不会优待你这种作恶多端之人。拉出去,斩了!”
赤军多敌视这批清军俘虏,但沈赤心力排众议,下令释放被俘的清军士卒。被俘军官中,四品以上皆斩,七品至五品斩双手,八品以下释放。
沈赤心认为,军官乃军队的骨干。摧残战俘中的军官,即便释放被俘士卒,他们也很能再组织起来对抗赤军。
现在,赤军成军不久,没精力精细化处置战俘,只能对被俘军官处以极刑。未来,等赤军建立政权后,将细化完善俘虏政策,感化甚至吸收俘虏加入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