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为仙师,护卫国祚五百年

余秦唐

https://img.ppxs5.com/29/39/d165195220.jpg

首页 >> 大唐:我为仙师,护卫国祚五百年 >> 大唐:我为仙师,护卫国祚五百年最新章节(目录)

第32章:遣唐使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李世民听完萧奕的话,心中多少是好受了一些。

就像是他自己说的,他这一生从未有过如此大的恨意,就是当年玄武门之变的时候,他也没有这么恨过。

对于武氏的所作所为的恨意,比恨隐太子李建成还要大。

武氏可是他召进皇宫的秀女,也是他看上了之后,册封为才人。

结果,自己的儿子抢了他老子的女人也就算了。

还明目张胆地废了王皇后,册封他老子的女人为皇后,端的是不为人子。

这也就算了。

李世民还是能够原谅的,咋说也是自己的儿子,还为大唐平定了西域等地,疆土之辽阔,成为了史上第二大王朝。

怎么也比那些个二世们要强多了吧。

可万万没想到,武氏给他了一个天大的惊喜。

李治死了之后,还养面首?!

想一想,都觉得恶心!

李世民是真的恨不得直接杀了武才人,再去永徽六年杀了武皇后,最后到那个什么天授元年,杀了武则天。

若是他会仙法,估计天天都要杀一个武氏解解恨。

萧奕安抚好李世民之后,继续道:“若是去武周之时,不仅仅是需要你,还需要李治。有了你们的出现,文武百官才会立即倒戈,完完全全地支持李家。”

“这也是为何,我要先和你招生招呼的原因。”

李世民拱手道:“仙师放心,朕一定会鼎力相助。”

萧奕点点头。

李世民能识大局,更是能屈能伸,在大唐立国之后,隐忍了九年时间,才在最后不得不做出玄武门之事。

毕竟,要是不做的话,死的那个人就是他,以及他的家人。

枭雄嘛。

萧奕又添了水,泡第二道,西湖龙井可不便宜。

“陛下可知道遣唐使?”

李世民回道:“知道,遣唐使乃是东瀛派遣前来大唐的使团,自称为遣唐使。”

萧奕问道:“陛下,东瀛之地可是一个能够让大唐真正富裕起来的地方啊。”

“东瀛有两座山,这两座山,外面看来是山,可它的里面拥有着大唐五百年都花不完的白银。”

“若是能够把这两座山搬到大唐,用白银制作上乘的银币,就可以解决大唐通宝钱会出现粗制滥造的假钱,也能解决大唐的铜矿产铜的数量不高的问题。”

李世民一扫刚刚的阴霾,眼前一亮,激动道:“仙师,如何把这两座银山搬过来?”

萧奕道:“用货物。”

李世民微微思索了一下,立即道:“仙师的意思是派遣商船前往东瀛,用货物,换回白银?”

萧奕点点头,把手中的青瓷茶杯往前面一放,说道:“茶叶、白盐、铁、陶瓷、琉璃、布匹、木材等等货物,用商船运送到东瀛,再卖一个高价。”

“比在大唐高出五倍来,并且,不允许东瀛的商船前来大唐进购货物,以免生意被他们给抢走了。”

“东瀛若是有所反抗,就派出大军干涉,以东瀛现在的军事力量,根本就挡不住大唐的铁骑!”

“高丽之地,完全不必去征服,我们可以带着他们做生意,赚取东瀛的白银,赚取东瀛的粮食。”

“当大唐拥有了足够多的白银储备,就能够打造精品银币,慢慢地替代铜币,成为大唐的主要货币。”

“到时候,市面上就很少出现假币,因为他们没有能够和我拿出来的制造银币的工艺水平。”

“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非常大的知识点,那就是国家经济、货币制度。”

“这个知识点,可以以后再论。”

“现在,陛下可以去寻找一些商人,成立一个商会,让他们组建商船,由官方派遣水军护送,前往东瀛探探路,做一些交易。”

“再慢慢地把这个交易扩大,从而赚取更多的白银。”

李世民拱手道:“谨遵仙师之言。”

萧奕起身,伸了伸懒腰。

算算时间。

小李治和小兕子还有小新城兄妹也要下课了。

答应好了,要给他们做好吃的,还要带他们去放风筝、喂鱼呢。

等到萧奕走了之后。

李世民立即召见了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等大臣。

“你们可知道遣唐使?”

长孙无忌等人互相看了看,房玄龄站出来道:“陛下,遣唐使应该是东瀛前来大唐的使团吧?”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仙师刚刚指点了朕,说是东瀛那边有两座银山。”

“若是能把这两座银山搬回大唐,再用仙师教导的工艺,制作成为精美银币,可以用来作为大唐的货币,从而慢慢代替铜币。”

魏征一听立马站出来,躬身道:“陛下,万万不可,东瀛之所以派遣了遣唐使,乃是为了能够和大唐交好,大唐乃是礼仪之邦,岂能因东瀛有银山,就要大动战火?”

“如此一来,大唐和蛮夷又有什么区别?”

“况且,一旦战火烧起来,就是生灵涂炭,多少人会因此而死亡啊!”

李世民面色不善地看着魏征。

房玄龄见此,连忙站出来,躬身道:“陛下,仙师可有指点,如何把东瀛的两座银山搬回大唐?”

李世民开口解释道:“仙师乃是道祖弟子,自当知道不可乱造杀孽。”

“仙师的意思是让朝廷组建一个商会,让商贾们组建商船,由大唐水军护送,前往东瀛。”

“把这些货物卖出一个高于大唐价格的五倍,甚至是更高,以这样的方式,把东瀛的银山搬运回大唐。”

众人一听,思索了一些,这个法子,倒是可行。

而一些聪明的,比如长孙无忌和高士廉等人,立即从里面嗅出了铜臭的味道。

组建商队,前往东瀛做买卖。

若是真的可行,那这里面就有着太大的利益可为啊。

眼看着魏征又要拱手谏言,长孙无忌立马站出来,挡在他的前面,躬身施礼道:“陛下,臣以为此法可为,若是真的能够用货物把东瀛的两座银山搬回大唐,绝对是一件利国利民之策。”

高士廉也紧跟其后,站了出来,表示支持。

魏征看着前面站着一排,便也只好放弃继续谏言,以货物搬运银山,总好过以大唐铁骑去搬运要好很多。

只不过,商人重利。

若是组建了商会,还有商队,让他们出海去东瀛,赚的盆满钵满。

那这些钱,也是他们的啊!

就算是缴纳商税,若是重了,商贾们也不会去,毕竟不赚钱,若是少了,朝廷岂不是吃亏,便宜了那些商贾?

魏征一时间,心中不免思索其中之利弊。

他并非是一味儿地完全反对李世民的所有政令,而是想要在这些政令中找到漏洞。

也就是说,要看到每一件政令的利与弊,从而继续改正,保证政令的利益最大化。

这也是魏征死后,李世民觉得自己痛失一镜的意思。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