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逍遥录

我欲归去

https://img.ppxs5.com/ff/e1/7645d55908.jpg

首页 >> 烽火逍遥录 >> 烽火逍遥录最新章节(目录)

第四十九章带着孔乙己回贺家坳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中午,李同去小酒馆里买了些饭菜回去,与孔乙己凑活着吃了点。

顺便闲聊了几句。

老板照例抱怨他这些天不在未庄,导致他很难天天有鱼买。

绍城人过年传统的一道主菜叫做三鲜,其中最主要的材料就是鱼圆,纯鱼肉做成。

以前过年前未庄人总会早早去鲁镇买鱼,这些日子有李同这个抲鱼佬在,价钱比鲁镇那边还低不少,未庄人便懒得去鲁镇。

哪知道李同年前去了城里一直不回来,让未庄好些人差点踏空。

好在年前则水江那边的渔民带了一船草鱼、鲢鱼、胖头来卖,缓解了未庄人无鱼可买的焦虑。

然后老板便又是惋惜又是幸灾乐祸的笑李同错过了生意,少了一大笔进帐。

李同只是笑笑,道:“城里都督府大师傅给我找了个活,明天就走。”

“啊?那真要恭喜你了。”老板羡慕道:“这么说你以后就是城里人了?安顿下来后一定要让人给我送个信,以后我去城里找你。”

“打打短工而已,说不定过段时间还要回来。”

“那也不错了,城里工钱高,过两年娶个媳妇,就真成城里人了。”

“托您吉言,以后去城里一定要找我吃酒。”

“一定一定。”

李同随口应着,又花了五文钱问老板要了个缺腿板凳,回到土谷祠。

老板便在自家酒馆里与闲坐的客人们吹嘘,说李同攀了高枝,进城做工去了,以后还要请他去城里吃酒。

引来周围人一阵羡慕的议论声。

就连路过的邹七嫂也进来讨论了几句,说李同回未庄连饭都在酒馆里买,不自己做了。

便疑心李同真的在城里找到门路发了财,一时间更有把自家十二岁的女儿嫁给李同的想法。

不过随后想起李同背回来孔乙己这个偷书的废物贼骨头,好吃好喝当爹养着。担心李同乱花钱不会当家,又患得患失起来。

生怕女儿嫁过去又要伺候孔乙己这个瘫子,便息了这个念头。

李同哪晓得他只是去酒馆里买了点饭菜,为自己离开未庄做了点铺垫,与老板闲聊几句。

便引得邹七嫂有了那么多复杂的心理活动,险些要把她女儿嫁给自己。

而且傍晚他去酒馆买熟食饭菜,路上遇到邹七嫂,刚要打招呼,便见她远远看到自己就急匆匆避到巷子里去了。

他不明所以的挠挠头,也就不再理会了。

整个下午,他用那把缺腿凳子做了简易改装,翻过来绑上麻绳,做成可以用双肩背着的木架。

这样一来,孔乙己便可以坐在凳子反面,双手扶住凳子腿,让李同背靠背驮着他上路。因为孔乙己身材比常人都要高大一些,并不能坐在斗箩里挑着走,只能用这样的装置背着走。

他把自己家当都都整理了一下,一些比较重的东西趁人不注意统统收进储物戒指,到明天走的时候只需要放一些被褥这样轻便但体积较大的物件。

真正一天,孔乙己似乎都处于一种茫然的状态中,呆呆地躺在床上看着屋顶。

既不与李同说话,也不理会李同在忙碌什么。

李同自然也不想浪费在他身上浪费口舌。

像孔乙己这种读书读傻了的人,要扭转他的想法光说是没用的。

只有把他带到贺家坳,让他忙碌起来,时间长了,自然也就潜移默化把他心态扭转过来了。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李同煮了一锅粥,两人就着梅干菜吃了顿绍城人传统早餐。

李同便把孔乙己背上,挑着斗箩来到鲁镇码头,上船来到城里。

他让孔乙己留在城北桥码头小饭店里,叫了点酒菜让孔乙己边喝酒边等他。自己匆匆扒了碗饭,就挑着斗箩进了城。

一路上,他不经意发现街面上总有些闲汉用探寻的目光打量着往来行人。

他猜测张绍华这帮人应该还没死心,还在搜寻偷走他们钱财的毛贼。

不过李同走过时是进城方向,这些人并没有对他太过关注,看了一眼便转向别处,李同放了心,不再理会。

但随后李同行事谨慎起来,不在同一处地方集中花钱购物。

在铁器铺购买了一口三尺大铁锅,又分别在东南西北四家米店各买了一百斤米,一百斤高粱,挑到无人处放进储物戒指。

只留下各五十斤米和高粱放在斗箩里,买了二十斤菜油,一斤煤油,五斤盐,一些八角、花椒、桂皮等调料,杂货铺买来的几卷窗户纸,挑着回到码头。

快出城时,几个闲汉有意无意凑上来。

其中一人似乎脚下一滑,正撞在李同身上,李同一个趔趄,扁担被撞开,两只斗箩顿时翻到在地。

“对不住对不住,我朋友喝多了没看道。”

几个闲汉一边道歉,一边七手八脚帮李同把倒出来的米袋子和铁锅调料口袋放进斗箩。

“哎呦!你们怎么这么不小心,别把我的米袋弄散了。”

李同惊叫一声,急急忙忙去抢米袋:“你们干啥,米袋散了我要被阿爹打死的。”

“不好意思啊小倌,我帮你把米袋子上泥灰拍掉。”

一个闲汉说着,手噗噗拍在两个米袋子上:“还好还好,袋子没破。”

把米袋子拎进斗箩里,那人对其他人使了个眼色,便一哄而散。

李同大声抱怨着:“什么人呐,这么大一条街还能撞上人,真是晦气。”

说完挑着担子小心翼翼的走出城门,似乎怕又被人撞上。

见李同走远,那闲汉呸的一声,一口浓痰吐在地上:“这孱头,要不是怕那几个出点儿看出马脚,敢这么同爷爷说话,老早给你一个大巴掌了。”

旁人便劝道:“好了好了,想想五百大洋赏钱,等以后路上碰到这孱头,我们帮你出气。”

那人想到赏钱,便息了骂人心思,又开始打量走过的路人。

出了城,李同无声的笑了。

他知道刚才那几个人是故意撞自己的,其实就是想看看自己斗箩里是不是藏着张绍华那帮骗子失窃的钱财。

所以配合着演了一把。

挑着担来到城北桥码头,正好去外山镇的航船快要出发了。

李同在小饭店里背上孔乙己,挑着担子上了航船,一路无话来到外山镇。

在镇子口,路过税所设的路卡,因为他不是镇上的人,税吏硬把他当做行脚商贩,非要收他十文钱过路税。

李同不想惹麻烦,便乖乖交了钱,继续上路。

这次他肩挑背驼,连人带粮食,两百多斤重量确实不轻。

加上山道狭窄,李同运起轻身术也快不起来,走走停停,一路走一路休息,直到太阳下山一轮圆月高挂,才来到贺家坳。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