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是神童,这个听着有些离谱的消息,终究还是不胫而走,在荣国府里传开了。
更是慢慢从府里发酵,向着外头传播了去。
要是一般人面对这样的捧高,心里怕是没有底,只是对于贾环,似乎毫无影响。
每日上午去学堂,下午回书房,日子那叫充实的很。
而在这些不算长的日子里,贾环对于将来科举必不可少的八股文,也算有了一定的了解。
…
简单来说,八股文就是以前这年头的议论文。只不过要求与后代相比,更加严格,规矩也更多。
八股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的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
通常“破题”、“承题”之后,接着转入“起讲”,即开始议论。后再为“入手”,意为起讲后的入手之处。
也就是说给你一片四书五经中的文章,你得自己寻得议论的地方。
再有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皆是论述过程,只不过各自细节又另有要求,此处不多表。
末尾又有数十字或百余字的总结性文字,也称大结。
整一套下来规矩甚多,就说这些格式,就够人学的了。
更莫提还有“策问““策论”“史论”“诗赋”等各个类型的题目,若是一个现代人想要迅速适应,绝对是要一番功夫的。
好在贾环读书能力向来还算不错,如今虽是一张“白纸”,却长成的很快。
尤其是贾代儒悉心教导之下,就更是突飞猛进了。
...
却说贾环日复一日,准备科举,早日走出贾府的时候,这贾府里头,却没个太平事。
近日里,就发生了两件事情。
一是薛姨妈带着薛宝钗入了荣国府,搬进了梨香院。
这事对贾环是没什么影响的,虽然薛姨妈带头告状,但贾环清楚知道,自己也奈何不得这薛姨妈。
第二件事,却是一件大事。
说的是这荣国府里,有一把家传的石扇子丢了。
这石扇子可是不比彩云送给贾环的木扇子,那是从开府时候就传下来的,那是当年太祖皇帝给传下来的宝贝!
这玩意平日都藏在一个暗格里头,若不是府里人,是根本不可能发现的。
也就是说,荣国府里出了内贼,而且偷的是家传之宝!
贾老太太对此事极为恼火,一方面勒令不准声张,另外一方面却要王熙凤赶紧查个水落石出。
这可实在为难了王熙凤。
眼下是连个蛛丝马迹都没有,又如何查个水落石出?
只是这事不查个明白,便如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王熙凤的身上,让她也有些喘不过气。
于是乎倍感压力的王熙凤,直接就把府里的下人们搅合了一个天翻地覆,就连贾环,她也没放过。
当然,鉴于现在贾环身份也不大一样了,王熙凤虽然没放过她,却也得区别对待。
...
“环三爷,琏二奶奶又来喊你了。”
这一日,贾环正在书房中用攻读书,却见平儿来寻,说是王熙凤来找。
这事王熙凤都已喊去了几回了,贾环都整的有些烦了。
只是面对平儿,贾环还是压住了几分不耐,回道:“这凤姐姐还真是锲而不舍,我上次便和她说了,此事不好细究,她怎还死揪着不放。”
平儿苦着脸道:“环三爷,你又不是不知道,老祖宗盯着,哪个敢懈怠。”
“奶奶已经愁死了,你却还说什么风凉话。”
贾环收了笔墨,关上书卷,才站起身整了整衣摆道:“走吧走吧,只是说来说去,也都是这些话罢了。”
平儿跟在贾环身后,看着贾环那有些无奈的表情,却道:“环三爷,你聪明的紧,要是有法子,也替奶奶想想。”
贾环挥了挥手道:“知道了知道了,凤姐姐好歹也是为我说过话的,若是有办法,我肯定得帮帮她。”
虽然说的随便,然平儿却能听出一些自信。也盼这环三爷当真能有些法子,好帮帮奶奶。
说到底,还是王熙凤舒服了,平儿的日子也会好过。
…
进入王熙凤在荣国府的院子,一眼看去就让人觉得忙碌。
四处奔走的丫鬟小厮,甚至还有几个老婆子也都跑了起来。
不过忙归忙,见了贾环却都停下规矩行礼。
贾环一一回应,好不容易进了王熙凤主事的屋子,却瞧见王熙凤一副憔悴的样子。
许是因为天气也热,王熙凤穿着一件薄薄的单衣,消瘦憔悴了许多,虽然眉眼如画的感觉从没消失,但眉宇之间也多了一些黑眼袋了。
“凤姐姐,你憔悴了。”
贾环上来一句关心的话,让王熙凤原本苦哈哈的脸上算是欣慰了几分。
却道:“环兄弟这话说的,石扇子一日寻不得,我这点憔悴便还是算轻的。”
贾环随意找了个位子坐下,顺口道:“可有什么新线索了?”
王熙凤见贾环这么随意,好像到了自己家一样,也是有些好笑。
却道:“我是来找你问话的,怎像是你来替我想法子的?”
贾环一听这话,又站起道:“不知凤姐姐还想问什么,贾环肯定知无不言。”
王熙凤看贾环刻意样子,心情总算好了一些。
笑了笑道:“好了好了,晓得你无辜,和你没有任何关系。”
睡着又揉了揉太阳穴,半靠在椅子上,露出一个美妙的曲线道:“要说线索,也不算一点都没有。”
“至少石扇子丢的日子,大概能知道了。”
贾环惊奇道:“案发时间可是相当重要的,凤姐姐可能确定?”
王熙凤点头道:“该是不差…”
说着瞥了眼贾环有些“飘忽”的目光,忽然意识到了什么,又连忙直起了身子。
想了想还是没说什么,只接着道:“确准了,你可记得那日宝兄弟因为不愿读书一事被老爷大骂一遭?”
“便是那时候丢了石扇子。”
贾环听了却奇怪道:“如此算来,岂不是半月有余,怎么到了今日才说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