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封政令,则是段然期待已久的,改革盐务的办法。
对于段然提出的大体思路,朝廷并没有做出多少改动,依旧是“民制、官收、商购、商运、商销”的流程,只是做了些更精细的补充。
段然惊喜于朝廷在这一流程之外的创举。
首先,朝廷在原本的户籍种类之外,另设一类“盐户”,无论是基层从事劳作的盐工,还是承受了大部分转运压力的盐商,都属于这一户籍。这是为了方便管理的同时,也能叫那些投机分子好好想一想,是否甘愿一头钻进新盐政中牟利,从而改换户籍。毕竟,一旦发现非盐户从事盐业,一律是要下重手处置的。
另外,朝廷还开创了“盐引”制度。户部每年会批出盐引,其上规定了能得多少盐、该到哪一处库房领取、又该往哪一地售卖。盐商并非直接采购盐,而是竞价取得盐引,并严格按照盐引规定的信息行商。
拥有盐引的商贾,朝廷允许他们相互交易所得盐引,而没能得到盐引的商贩,便只得为前者做二级分销,且只能进行实物交易,不得接触盐引。同时,一旦出现问题,无论盐引还是实物,都须追责到一切交易方,轻则逐出盐户,重则充军发配。
与这两点配套的,则是一系列对私盐的纠察和量刑的办法,严酷程度更甚以往。
对于这两项,段然虽未曾明确想到过,却也算还有预料,他很清楚,户部一定会有办法将新盐政挂在自家门下。
最后两点,则更加明了。
一是定一库,作为如今最金贵的财政部门,定一库每年都能得到相当一笔份额的盐引。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定一库可以白白得利,他们也需要负起相关的责任。为了防止盐商通过囤积居奇等商业手段炒高部分地方盐价,造成盐市紊乱乃至民不聊生,定一库须在各府建设所谓的“常盐仓”,以作应对。
二是试点,朝廷将暂时在滁州、楚州、解州三地推行新盐政,此三地所制之盐,分别为井盐、海盐、池盐。
总的来说,段然有信心为新盐政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至少对滁州的情况,他是很清楚的。
得到段然回应的曹培同等人欣喜若狂,在亲自去定远与周刘几家商议过后,做出了新的职责划分。
定远的五家,将在明年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盐场的管理中,不再与滁州豪门勾结,毕竟新政一旦实施,官府才是他们的客户,曹培同等人,也会停掉对盐工们的补贴。滁州豪门,曹、张两家会成得到第一手的盐引,剩下的五家,会成为他们的下级分销商。
新年前夕,曹培同、张明德携手到访刺史府,二人喜不自胜,声称要为段然送上一笔政绩。曹、张二人,愿意主动出资疏浚滁河。一个对其有利的政策将会调动起他们无限的积极性,虽尚未产生收益,但实在是前景过于可观,他们已经要准备提前疏通商道了。
段然拍案大笑,只叫他们再忍耐几日,先过一个好年,待得年后,祝他们的生意轰轰烈烈。
将盐务放在一旁,段然现在要好好考察开荒事宜。不通农事,实在不知开荒是个什么概念,当他问了滁州的司农博士后,只得到了一个字的回答——难!
段然不得不亲自下地,同时走访曾经有过开荒经历的农家。
荒地的条件极其苛刻,杂草遍野、碎石满地,土地板结,据那些早些年参与过开荒的人说,他们家丁口有五,花了近三十年两代人的时间,只开出了十七亩农田。
首先是选地,那些已经拥有土地的人,不会愿意旁人在自己的土地旁开荒,这会分走他们的地力和水源。
接下来才是真正的开荒,要放火去烧,这时节天气干燥,要说放火倒是容易,只须妥善注意防火即可。然而放火却远远解决不了问题,野草是烧不尽的。流民们需要投入无尽的水磨工夫,要拿着锄头,将荒地一寸寸地翻开来,整饬彻底,过程中一定得仔细,只要有一粒草籽遗留,十天半个月后就会再度生根发芽,这时候的土地是不能用来耕作的,野草会吸干作物的养分。这样的整饬隔三岔五便要重复一次,将所有肉眼可见的、板结的土疙瘩,一一碾碎,即使在开辟出来以后,也须时时维护。
一处野地,在开荒以后,从生地变成熟地,至少需要五年,从熟地成为良田,更是难以预计的时间。
所谓三个月三亩的参考数据,实在是朝廷中没开过荒下过地的人拍脑袋给出的。
按照从农家采问得到的答案,段然粗略估算了滁州开荒的可能性,也许三个月过去,每户开出一亩地便是他们的极限了,这并不够养活一个三口之家。
面对这种情况,段然理所当然地还回了对流民们克扣的一个月时间,甚至还要延长,或许他还得准备采取一些非常之举。
对于人手,军屯上的几千人不用白不用,反正他们有三年的期限,春耕之前,段然会把这些人全部丢到荒地上去。他们攒下了不少的军饷,而段然的百姓,家中却没有余粮。
土地的肥力也是段然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滁州农田本就贫瘠,更何况新开辟的荒地。他只能尽量施些粪肥,或焚烧秸秆,然而他也不能强令那些本不必参与开荒的人进行无私的贡献。更何况许多农户早在秋收之后,便已经消耗了这些材料,段然能够调用的非常有限。
至于第一期种的粮食,也只选择能够养地的芝麻绿豆。
无论段然是否这样做,依旧有一个问题需要他去处理,那就是第一期作物收获之前,这些人吃什么?滁州常平仓是一定要打开的,尽管里面的余量并不多。
疏浚滁河,原想着让定远盐工们出手,毕竟事关盐道,段然料想他们应当会有不错的积极性,但此刻他想起了来到滁州前,周辅给出的建议——以工代赈,不如就此让他们赚些工钱去吧。
开荒,是一个让人煎熬的工程,但相比于其他所有的事情,劝课农桑,其实才是段然这个刺史的真正本职。
除夕夜,盐商们做着来年赚到大钱的美梦,流民们做着来年成为地主的迷梦,在段然的梦中,他已经适应了滁州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