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
自从燕军进驻瓜洲与明军隔江相望后,杨文聪的心里就感觉很不踏实,尤其是他的右眼皮最近一直在跳。
俗话说得好,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所以杨文聪很是担心那燕军会不会打他们一个措不及防,在一个深夜时分选择一处渡口坐船偷偷过岸。
毕竟黑夜比白天更加具有优势,黑夜时长江上飘起一层大雾,会使岸上的人视野收到阻碍,看不清江面上的情况。
至于选择白天渡江,杨文聪觉得微乎其微。除非那燕军统兵主帅不知兵事,才会选择白天渡江进攻他们。
要是燕军选择白天渡江,驻守江边的明军绝对能让燕军吃不了兜着走,毕竟他们手中有好几十门大炮,朝廷还为他们配备充足的弹药。
不过即使是如此杨文聪的内里也是忐忑不安,所以他决定去找一次郑鸿逵,让他加强驻守在江边的兵力。
杨文聪从府邸坐上轿子来到郑鸿逵的府邸门前。
大门前的守卫看见有人来到自家将军的府邸,正想上前去盘问一波,不料下一刻看向轿子里面的人拉开轿帘走出来。
守卫看到来人,自然也不敢出声呵斥,因为来的正是监军杨文聪,他此前经常到将军府上商议军事。
守卫不敢怠慢,赶紧小跑上前抱拳道:“监军!”
杨文聪整理了一下自己身上名贵的锦服,而后看向站在一旁毕恭毕敬地守卫,开口问道:“你家将军在不在家?”
守卫听到监军问话,如实回答到:“回禀监军,我家将军刚巡视完江防从外边回来。”
杨文聪点点头,说道:“我进去找他商量点事。”说完腿就跨过轿木。
守卫眼疾手快,伸过手就去搀扶杨文聪的手臂。
杨文聪越过轿木就大步流星地走进郑鸿逵的府邸。
郑鸿逵从江边巡视回来后就命人将他身上的甲胄拖去,而后躺在院子里的太师椅上闭着眼睛享受着身后丫鬟的肩上按摩。
丫鬟的纤纤玉手再加上恰到好处的力度,使巡视完一个上午江防的郑鸿逵十分满意,不知不觉中竟然有了一丝睡意。
郑鸿逵刚要睡过去,却听见有人在旁边在喊自己。
杨文聪进到郑鸿逵家中院子,看见郑鸿逵搁太师椅上享受按摩,旁边还站着两个丫鬟随时待命,就轻声出口叫喊“郑兄。”
郑鸿逵睁开双眼,正想开口骂是谁这么不开眼打扰他的休息,不料下一刻看见杨文聪站在自己一旁。
郑鸿逵看见杨文聪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开口问道:“杨兄这会怎么有空来到我这里来啊?”
杨文聪刚想说出口,看见一旁的丫鬟,示意郑鸿逵让丫鬟退下去。
郑鸿逵自然让懂得杨文聪的意思,他摆摆手自信说道:“不碍事的,她不会说出去的。”
杨文聪叹了一口气,想坐下来却发现旁边没有椅子,就吩咐站在一旁的丫鬟道:“给本官搬一张椅子来。”
站在一旁的丫鬟点点头,回道:“是。”
说完就转头从屋子里搬来一张太师椅放在杨文聪身后,杨文聪慢慢躺在太师椅上,身后的丫鬟想上前帮他按摩,杨文聪没有那个心思,就一口拒绝了,丫鬟见此,就退到一旁待命。
郑鸿逵闭着眼睛问道:“找我有什么事?”
杨文聪一副忧心忡忡地说道:“自那燕军已经兵抵瓜洲后,我的右眼皮一直在跳。”
郑鸿逵听完杨文聪的话后,噗呲一声笑了出来,对着旁边的杨文聪调侃道:“杨兄身为一个读书人,从小熟读圣贤书,也会相信这种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话来吗?”
杨文聪半撑起来看向郑鸿逵,说道:“不是郑兄,最近我心底里真的是有点慌,我是怕那北岸的燕军会偷偷地渡江。”
郑鸿逵摆摆手,宽慰道:“杨兄多虑了,我早就在各处渡口安排了兵力,无论那燕军什么时候、从哪个地方渡江,我们都能第一时间知道。
况且在水面不同于在陆地,那燕军军中多为北方人,他们也许比我们的将士骁勇善战,但那是在陆上。
水上作战跟陆上作战可是两码事,只要那燕军是人,那他们到水上就得顺着水上的规矩来!”
郑鸿逵的言语中尽是对燕军的蔑视。
当然,他这样的自信也不是空穴来风。
他手中的兵力有一支是他专门用来在水面上跟燕军进行决战的。
其兵力大约有一万五千人,头裹红巾,从远处望去就如同那江中红活鬼一般,其骨干皆是跟着他们郑氏在海上打拼十余年的。
都是能在水上以一敌十的好手。
杨文聪虽然知道郑鸿逵手中的兵马很是擅长水战,但是他仍然不放心,提醒道:“但是我听闻燕军的征南副将军李定国素来诡计多端,数年之前他率军跟那建奴大将多铎在山东血战时,用计将建奴杀得大败,那建奴大将多铎也深受重伤,差点就身死。”
郑鸿逵不屑一顾道:“他李定国善用计又怎么样,他想对我们用计的话首先得过了这长江天堑,不过这长江天堑即使他是武侯转世都没用!我又不是没有自知之明,才不会给他们在陆上跟我们打的机会。”
杨文聪叹了一口气,说道:“话虽如此,但是自从扬州失守,史督师为国捐躯后,朝廷上下皆是人心惶惶,我听闻阁老更是因为这件事变得饭不思茶不想夜不能寐,我们作为阁老的人,自然是应该为阁老分忧解难的。”
杨文聪口中的阁老就是内阁首辅马士英,他跟郑鸿逵都是马士英一手提拔上来。
郑鸿逵说道:“让阁老放心吧,那燕军想要过江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手中的大炮、火铳和弓箭可不是用来放在库房中吃灰的!”
杨文聪听完郑鸿逵的话,也觉得有理,那燕军又不是三头六臂,他想过江首先得打造战船,而瓜洲附近丫跟就没有适合他们打造船只的地方。
所以那王广新率领的燕军要想渡江就得乘坐那种小舟,一只小舟挺多也是能做一二十人而已,燕军几十万大军也不可能一次性上岸,所以他们是有很大胜算的。
郑鸿逵看向杨文聪说道:“告诉阁老,他们是过不了江的!”
看到身为主将的郑鸿逵如此自信,杨文聪也稍微宽下心来。
不过他的右眼皮怎么一直在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