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新派人快马加鞭地将成功夺取扬州的消息送往北京城。
戌时,乾清宫东暖阁里。
周景云刚刚看了一个时辰的《勾股义》,他如今处理完当天内阁和大都督府送上来的奏折之后就喜欢学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他最喜欢学的东西就是数学,他小时候就展现出高超的学习天赋,当年七岁的时候周承宇就亲自教学习数学。
周景云自从系统地学习数学,他才知道这门学科在现实中有多么大的用处,他甚至有个打算,效仿他父皇的做法。
当年周承宇创立了工匠院并吸收优秀的工匠来加入到其中从而帮助大燕制造出威力更大的火器,那他也可以集中全国优秀的算学天才,并专门创立一个机构来负责。
那个机构的名字他也想好了,就叫算学院,地位跟工匠院相当。
就算那些大臣集体反对他也不怕,毕竟当年父皇也是这么干。
周景云躺到塌上刚想入睡时,他的近身太监小心翼翼地进到东暖阁,隔着帷幔弯腰拱手说道:“禀皇上,扬州八百里急报!”
听到扬州来的急报周景云霎时间睡意全无,他立刻翻身下床连靴子都来不及穿就掀开帷幔走出隔间一把夺过太监手上的信件。
这段时间周景云最期待的消息就是南征大军能否顺利夺取扬州了。
虽然他知道燕军肯定能夺取扬州城,但是心里也怕这个过程出现什么意外。
周景云急不可耐地打开信件,看见威宁侯王广新在信中汇报大军顺利夺取扬州城,督师史可法战死的消息后,心中的那块石头也终于落地。
这样很快就能跨过长江,给予那偏安一隅的明廷最后一击。
周景云把信扔给近身太监,吩咐道:“传朕口谕,明天让四品以上在京的官员进宫见朕。”
太监连忙应道:“是!”
周景云点点头,最后转头回去睡觉。
清晨鱼露吐白,太阳自东方缓缓升起,阳光照射在乾清宫的鎏金绿瓦,显得烨烨生辉。
周景云起身收拾好自暖阁出来,正好看见几十名大臣已经列队排好,正等着他出来。
周景云走到龙椅中间缓缓坐下,下面的大臣见到皇帝已经坐下,便拱手行礼道:“皇上圣躬安!”
周景云点点头,回应道:“朕安!”
周景云扫了一圈底下的大臣后就直接进入了主题。
周景云问道:“首相和大都督,你们两人收到扬州来的消息了吧。”
见到皇帝点了自己,夏志凌和莫宇翔站出来拱手道:“禀皇上,臣等昨晚已经收到威宁侯从扬州传来的消息。”
周景云惋惜道:“可惜那史可法已死,不然朕肯定命威宁侯派人将他押送到京师来见朕。”
当年周承宇领兵在外征战时,周景云就是跟着母亲留在襄阳。
史可法带兵进犯襄阳时他和母亲还有几个弟弟妹妹吓得躲在府邸不敢出门。
当时那氛围一度让他觉得自己是死定了的。
底下不少的大臣对史可法也是恨,尤其是龚楷。
他当年写过信命人送给史可法,希望史可法能够看在大家都是汉人的份上,先一致对外,将那建奴赶出山海关后大家再关起门打一场。
不料那史可法不仅不听他的话,还回信骂他忘了做一名臣子的本分,居然跑去投靠流寇,简直是枉读圣贤书。
这可把龚楷气得,要不是那大明朝堂的人终日只会醉生梦死,丝毫没有理会下面的百姓,他会跑去投靠农民军吗?
所以要是史可法来到北京,他龚楷一定会站在他面前,问一句:老夫有没有枉读圣贤书?
夏志凌站出来说道:“禀皇上,现在我军夺取扬州城后,应尽快渡过长江进攻南京,彻底翦灭还在苟延残喘的明廷!”
听到夏志凌的话后,周景云看向吩咐道:“兵部和户部要将后勤做到位,不能让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饿着肚子上战场!”
兵部尚书孙毅和户部尚书张济民站出来拱手道:“臣遵旨!”
周景云点点头,而后站起身来大声说道:“传旨命征南大将军尽快渡江彻底平定南方,为我大燕进攻辽东消灭建奴做准备!”
底下的大臣拱手行礼应道:“臣等遵旨!”
扬州城府衙内。
王广新正在擦拭自己的佩刀。他用毛巾仔细地擦了擦自己的佩刀后就把刀柄部位抵进自己的双眼,然后细看刀身上还有没有灰尘。
李定国拿着一本书来到王广新的房间外,看到王广新正在摆用自己的佩刀。
于是李定国开口道:“大帅!”
听到有人喊自己,王广新下意识看向门外,发现李定国正站在门外。
王广新放下手中的佩刀,问道:“原来是定国,现在找我有何事?”
李定国进门说道:“大帅,如今大军均已休整完毕,我们何时开始渡江?”
王广新沉思片刻后说道:“等三天后,我们就开拔。”
而后,王广新突然想起什么,继续说道:“命驻守在九江的延平伯高一功注意长沙在何腾蛟。”
李定国点点头,说道:“请大帅放心,末将在率军与大帅会合之前已经吩咐过延平伯,命他只要坐镇九江防备何腾蛟即可。”
王广新点点头,然后说道:“那就行了,现在没事的话你可以先回去休息,忙了这么些天你也应该很累吧。”
李定国犹豫之间,把一本书递到王广新桌子上,说道:“大帅,末将送您一本书。”
王广新微微皱眉,他不知道为何李定国会无缘无故地送他一本书,他又不是很喜欢看书。
于是淡淡地说道:“先放在这吧,我有空就看看。”
李定国见此,就放下书本退出了房间。
三天后,休整好的燕廷征南大军开拔进驻到瓜洲,与南岸的明军隔江相望。
镇江,当监军杨文聪听到燕军与其隔江相望后顿时大惊失色,他担心他们手中的十万兵马不足以抵抗几十万燕军铁骑。
总兵郑鸿逵却丝毫没有害怕,他安慰杨文聪道:“那燕军里面多是北方人,不擅水战,监军不必害怕。”
杨文聪听完后心里也稍微有些宽心,他们跟燕军隔着一条大江,那燕军要渡江肯定要打造船只,等燕军开始渡江船上的人晕船之时,他们就可以趁机派出兵马跟燕军在长江上展开决战。
毕竟郑鸿逵手下的兵马十分擅长水战,燕军长期在陆地上作战,他们没道理会输的。
就像当年淝水之战一般,让那燕军几十万在长江上折戟沉沙!
杨文聪心里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