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府内外,甲士环绕。
章越拜在天子面前,自称疾以来,君臣二人其实已是大半年没见了。
虽不见面,但君臣倒也书信往返。
君臣之间有所默契。
毕竟是人治。
章越称疾之后,官家也没有裁员裁到大动脉之感,作为大臣章越也自没有天下非你不可的觉悟。
如今天子亲临,不知何故?
官家看了章越片刻道:“卿倒是没变,可这些日子朕却是显老了。”
章越看了官家竟已是两鬓斑白道:“臣近来身卧草庐不能为陛下分忧……”
官家听章越说完,伸手一止当即拿起他竹榻旁的书卷道:“卿是未卜先知,料事如神,朕看有些话奏疏说不清,便来看看老臣,卿为何说自己不如诸葛亮呢?”
章越心道难怪官家亲顾茅庐,原来是三路告捷了。
章越道:“蒙陛下挂念,当年诸葛武侯在荆州,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游学,三人读书皆务于精熟,而诸葛武侯读书只是观其大略。诸葛武侯言三人,可官至郡守刺史。”
“臣读书也是务于精熟,说来也只是郡守之才而已,蒙陛下器重,才拔擢于宰辅之位。”
官家道:“朕拔擢卿于宰臣之位,是因卿能干。”
顿了顿官家笑道:“是了,读书务于精熟不好吗?”
章越谨慎道:“好,但不如观其大略好。”
“务于精熟是学而知之,而观其大略是生而知之,诸葛亮少有群逸之才,又出身官宦世家,故能观其大略,而臣愚钝,所学唯有勤勉日进而已。”
章越说完一旁章丞、石得一、徐禧想笑又不敢笑。
章越言下之意,诸葛亮靠的是天赋,我他娘靠的是努力。这话说得实在不要脸至极,十七岁中状元的人,居然说靠的是努力而不是天赋。
天下岂有这般厚颜无耻之徒。
章越知道自己说了别人也不信,自己确实是平庸之才,他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也没有诸葛亮那般逸才,年少时完全是靠着梦中开挂读书的功夫才有的今日。
什么生而知之?一开始认知就是满级的存在。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算出来就是最优解。
而学而知之,你要经过漫长的‘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的过程。你一开始连问题是什么都不知道,只能蒙着眼睛到处去撞。
从底层往上爬的人,往往就是如此,等你有了视野和格局后,人生已过半。
官家笑道:“一个生而知之,一个学而知之,诸葛武侯是前者,而卿正是后者。”
章越笑着默认了。
徐禧,石得一,官家都以为自己未卜先知,浑似诸葛武侯无所不能,所以亲顾茅庐请教自己大局下一步当如何擘画?
此中误会就大了,若自己真有指挥宋军打赢这一战的本事,当初又何必反对伐夏呢?
内侍给摆上了御座,官家一挥长袍坐下道:“朕方才闻令郎言前朝命相张咏之诗,却想到当初张咏与寇准劝学之事。”
“张咏曾言寇准奇才,但可惜学术不足,故而张咏见寇准时言霍光传不可不读。寇准当时不解,回去读书见‘霍光不学无术"之语,方知张咏之意。”
“卿有大才,亦有学有术,胜过寇准多矣,在伐夏之事上
章越在主张伐夏之上一贯主张缓攻浅攻,但天子要急攻猛攻,所以他才退出中书。在这个事上天子已不信任自己,所以章越退一步,让天子用他觉得可以信任的大臣。
章越道:“臣愚钝,在此事上臣不敢言语。”
官家则道:“此番三路伐夏,三路皆捷,卿既早已知之,为何劝朕不可伐之?”
章越道:“三路皆胜乃臣意料之中。”
“其一夏人野战并不如我,以往胜我,皆知诱我出塞再聚而歼之。此番伐夏,两军对垒夏断不如我。”
“其二这些年陛下励精图治,西军厉兵秣马,又兼有种师道,种谔,刘昌祚等名将相佐,胜之不难。”
“其三乃西夏内有不和,夏国主与梁太后梁乙埋争权,出兵之初必号令不一,无法整齐,故给了我们可乘之机。”
“所以臣料三路告捷,非臣未卜先知之故。”
官家有些明白了,他道章越有何之能,原来也并不在他意料之外。这些年西夏战力下滑,宋军战力上升,此乃不争之事实。难怪章越能未卜先知得出如此判断。
官家问道:“卿以为三路告捷后,下一步当如何?”
章越闻言道:“臣……”
官家道:“你我君臣之间,言之无妨。”
章越道:“见好就收,熙河路与泾原路取鸣沙后,在此立寨设防,至于鄜延路以收取夏州、绥州、银州、宥州、石州为止。熙河路则以收取兰州为止。”
有一句话,章越没有说出来,如此便没有丧师覆军之危,纵有小败,亦不致有大败。
章越想要说,但最后没说出。
说白了就是宋军的后勤补给不行,只能进行礼拜攻势,前面胜不出意料,一旦超过必要的天数就撑不住。
而西夏一开始被打蒙了,后期针对宋军大纵深防御弱的特点,断其粮草,骚扰补给,宋军则必败。
所以章越一直主张要浅攻,打一段停一段。
官家道:“卿所见朕会考量,朕已命熙河,泾原,环庆三路保王中正一路兵马后勤,又让河东,鄜延保障高遵裕一路兵马。”
“必不会有失。”
章越看天子就知道他又没将自己的话听进去,只能道:“陛下,种谔轻易冒进,不可授他便宜行事之权!”
官家笑道:“朕知道了,卿的身子近来如何?”
章越道:“臣之咳疾尚未痊愈!”
官家听明白了章越的言外之意道:“也好,卿好生休养,朕过些日子再来探望卿家!”
说完官家就起了身。
这是拿我当谋士来用了…章越则道:“君恩深重,臣肝脑涂地亦无法报答。”
章越与一家人一起亲自送天子出府,但见府内府外甲士撤离。
而到了府门之前,围观目睹天颜的更是人
山人海,众人皆称赞天子礼遇宰执之盛!
恐怕普天下也没有几个宰执,能得天子亲临探望视疾了。
当即御驾离开,章越目送御驾心道。
他知道天子的发心是好的。
譬如王安石,司马光诸臣之发心,二人何尝不是为了天下,为了社稷,为了百姓,但为何二人会南辕北辙,水火不容呢?
但天下之善恶是非,实不可只问其心啊!历史上这般的事太多了,一句发心是好的,便可以免去错误吗?如此说来王莽也可以称是圣人了。
回府时章丞看章越忧容满面不由问道:“爹爹,陛下亲顾茅庐,君臣恩遇至此,古今没有几人比得上爹爹了。”
“为何爹爹仍是如此忧虑?”
章越闻言苦笑道:“到了我这一步,又岂是为了个人荣辱而忧。”
……
数千之里之外,当天子亲顾茅庐问策于章越时。
西夏朝堂。
梁乙埋,梁永能皆败军而归,李清不言语,他心道早依我说来,早割让了定难五州,便不会有此事。
坐在李清之后的国主李秉常默然不语,梁乙埋,梁永能惨败后,继续主张对宋作战的将领不仅没少,反而竟纷纷请战。
梁乙埋道:“如今之策,唯有再向大辽求援!只要皮室军一到,宋军必连夜卷甲而逃。”
李清道:“不可,这些年辽国借观礼为名,数次打探我国路径,其意昭然若揭。辽国不可信。”
梁乙埋道:“陛下,如今唯有大辽能救我。”
李秉常从善如流地道:“知道了,朕以驼马进贡辽国,请辽主出兵来援。”
被种谔杀得大败的梁永能道:“陛下,如今已是探明,鄜延路方向东朝有十几万兵,还有两倍以上的民役。”
“至于泾原路,熙河路加在一起不到十万,两路都是冲兴庆府而来。”
“当怎么办?”
这时一位老将步出道:“陛下,东朝兵势极猛,我看不如不拒之,只要坚壁清野,纵其兵马深入,然后我们聚兵马于兴灵二州,以轻骑抄掠其粮道,东朝诸军无食,可不战而困。”
梁乙埋,梁永能皆道好。
“还是这老办法可用,当年我们不敌宋人,便用此法。”
李清质疑道:“可凉州,兰州正遭南人,青唐围攻,如今弃了怎么办?”
“顾不得那么多了,先杀破了当前东朝兵马再说,”李秉常拍案而起道:“立即传令调十二军监司兵马及桃堆精兵,全部来援兴庆府。”
众将见了国主虽年轻,倒也富有决断。之前一直说他一意亲善宋朝,但大时候还是能把得住的。
夏国在初期被宋朝打蒙了之后,迅速调整战略。
从原先据敌国门,先破一路,立即转为坚壁清野,放弃外围,将重兵集结于兴,灵二州。
于是宋军鄜延路军进兵极顺,一举克复了几乎沦为空城的夏州、绥州、银州、宥州、石州。
高遵裕大喜立即向奏捷,自己盘踞兵马巩固数州,而让种谔进兵兴州!
而熙河路,泾原路两路兵马也在鸣沙会师,并发现了西夏兵马窖藏了军粮几十万,顿时一直困扰泾原路宋军的军粮问题也解决。
王中正则继续北上,依计划攻打西夏重镇灵州!
一时西北前线捷报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