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日不落

道士仗剑行

https://img.ppxs5.com/7e/3c/f6f18f03d3.jpg

首页 >> 美洲日不落 >> 美洲日不落最新章节(目录)

第三章 中东战略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大漠茫茫,夜晚的沙漠无比的孤寂,就在前天,卫城当地的阿拉伯部落叛乱,打死打伤六百多名当地守军,劫掠了当地官府之中价值七十万华元的财物和粮食,抢走了当地军屯的两千多匹战马。

并将当地的卫城长官吊死在了一颗歪脖子树上,顺便用阿拉伯语写下:

“卑鄙的外乡人,异教徒,休想让我们妥协,这就是你们的下场!!”

【后世科威特地界,算是晋国的边境地区】

然后这些沙漠里的部族,带着枪类的财富,一头扎进了半岛中的沙漠,一去不复返。

等到上万名晋军来到卫城的时候,也只看到了满城的尸体,以及一些被尿液淋湿过的国语标记。

作为晋国陆军第一师的师长,韩安丰是个典型的西京勋贵,而他之所以来到这遥远的中东,不是因为他有多喜欢沙子,单纯就是因为他的家族在前些年没落了。

而作为家中的次子,不甘心家族沉沦的他,毅然决然决定去远在万里之外的晋国开辟家族的分支,在晋国重现长水伯韩氏的荣耀。

借着勋贵,以及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第四名的成绩,以及在陆军中担任副团长的经历,年仅三十五岁的韩安丰被晋王刘玄特别任命为晋国第一师的师长,掌握整个王国最精锐的陆军部队。

而这也在韩安丰心中留下了“君重臣,臣为君驱”的想法。

也正是如此,在看到洗劫一空,屠戮一空的卫城后,韩安丰就下达了死命令,凡是周围与“贼寇”有沾染的部落,即可全族逮捕。

至于逮捕之后的事情,这不归韩安丰管,他只知道晋国的尊严不能侵犯,晋王的尊严不容亵渎!!

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地那些还试图的解释的部落可就倒霉了,族长被关进了监牢,族人被抓起来负责修缮卫城,就连当地的女人都被勒令要求协助大军做饭。

至于那些有所沾染的人,哪怕只是有过一点点接触,也是就地枪决,不留任何遗害。

卫城指挥部,一座安置在当地守备司令部的临时指挥所,对于远道而来的晋国大军来说,因为城内除了一些猫猫狗狗,活人几乎都被杀空了,所以哪怕是上万大军,也不愁住不下去。

“哼,抓不住,每天就拿这种荒唐话来敷衍我,但凡有点脑子,这种事就不应该发生!!”

看着眼前这些对沙漠一筹莫展的参谋,韩安丰就差把“无能”两个字,扣在他们头上了。

“韩长官,不是我们不努力,只是这沙漠实在是太难走了,一不小心就迷路了,咱们那么多人,怎么出动,出动少了,这帮家伙根本就被不在乎,出动多了,这么大动静,他们从这个绿洲,跑到那個绿洲,咱们根本就找不到人!!”

戴着中校军衔的张参谋,无奈的说出了在场所有参谋的心声。

他们很多都毕业于大汉本土的军校,但是军校里就没有一堂课是为沙漠开的,毕竟这个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战争都发生在平原,丘陵,城市,甚至丛林和海上,但就没有听说哪个军队是沙漠里打仗的。

这沙漠能打仗吗??

这是几乎在场所有人的想法,他们宁愿在这里守城都不愿意傻乎乎的钻进很容易迷路的沙漠。

因为那里和海底一样,,都是目前人类的禁区!!

韩安丰嘴里不断的嚼着已经没有甜味的口香糖,心里已经郁闷了极点,这是他职业生涯中,第一次遇到战事手足无措的感觉。

“向导,找向导,本地人怎么走,咱们就怎么走,沙漠里的绿洲终究是有限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沙漠里可不产粮,光靠放羊,几乎就是死路一条!!”

一名戴着上校军衔的参谋官员主动开口,打破的平静,顺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但很快就遭到了反对:

“中东的沙漠足有几百万平方公里,这么大的的地区,怎么搜,要多少人,还有本地人可信吗,不要忘了,他们的长相是一样的,心里想的其实也是一样的!!”

“更何况,这中间需要多少人力物力,你想过没有,这么多物资的消耗,晋国的财政能顶住吗,不要忘了,我们去年才完成环晋铁路的修建,现在还欠下了一屁股债!!”

“真这么搞,贼寇没有剿灭,把咱们自己搭进去了!!”

这名叫陈才俊的参谋,不断的拿出否决刚刚建议的证据。

而在一旁听的韩安丰则是有些烦躁的表示:

“一群沙漠里的牧羊人,仗着沙漠的掩护,真把自己当成义军了,哼,既然他们要待在沙子里,那就让他们永远都待在沙子里,一辈子也别出来!!”

“可是如果执行封锁战术,周边那些国家??”

“是啊,光是我们封锁没有用,还得周边的那些土著国家一同配合才行,要不然我们这么搞,不就是白干,自讨苦吃了吗??”

“还容易惹人耻笑!!”

“是啊-——”

中午欸又是一阵议论的声音,基本含义还是反对。

“反对,反对!!”

“我看你们这帮人也只会干这一件事,咱们因为这帮家伙封锁不了,但咱们可以逼他们和我们一起封锁,尤其是封锁靠近我晋国的区域,这部分才是最重要的!!”

韩安丰的话让在场的不少人为之一震,但很快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他面前,那就是周边国家凭什么听他们的,就凭背后的“大汉帝国”??

韩安丰眼神犀利的拿起指挥棒指着挂在墙上的中东靠近波斯湾的地图:

“帝国昔日非常想要控制波斯湾,可是因为英国人阻拦,迟迟控制不得,这次咱们来个大的,一次打出二十年的和平!!”

“让这帮家伙不敢再支持那帮披着白布的野人!!”

“啪!!”

“你们制定计划,我来向晋王汇报!!”

“是,韩长官!!”

一排中气十足的敬礼声在指挥部内响起。

晋国首都应天城,昔日的巴格达古城。

最初改名叫应天的时候,其实引来了很大的争议,其中最大的争议就是“应天”这个两个字实在太犯忌讳了,尤其是犯了大汉非常敏感的君臣名分。

毕竟谁能应天,皇帝啊!!

你一个晋王搞应天,不是在明目张胆的和皇帝对着干,和大汉对着干吗??

事情发酵之后,就连当时的晋王刘玄都准备把这个名字否决,直到西京方面的一份密电,彻底打消了他的疑虑。

其中那句“中东无主,杂胡横行,正需汉家之天教化”,更是被后世的史学家奉为经典。

而也正是在这种支持下,巴格达城,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正式改名为“应天”。

改名当天,还起了很大的冲突,甚至还造成了比卫城更大的规模的叛乱,晋国史书记载:

“贼兵十数万,晋军万余,幼发拉底河岸,四时而破,贼军溃散,流与乡野——”

短短的一句话,却将当时真实的惨烈情况掩盖!!

真实情况是,当天凌晨四点,借着照明弹,晋军发起了一场教科书般的装甲穿插,仅仅一个小时不到,就打散这支号称了三十万,实际只有十四万的各部族联军。

当时的场面甚至用荒诞来形容,一辆晋军装甲车就敢追击数百名当地的部落士兵,甚至还敢抵近射击

而那些在拂晓中打的士气全无的伊拉克人,就像是落败的鸟群,看到戴着钢盔,穿着沙漠色军装的晋军就跑,很多人被俘虏的时候,甚至步枪的保险都没有打开。

用当时指挥的晋军陆军司令何作仪后来回忆:

“这绝对是一场我这辈子指挥的,最轻松的战争,伊拉克人就像是草原上的羊群,看起来数量多,但却被十几只狼的狼群,赶的到处都是,狼和羊,文明与原始,就算这帮家伙从英国人那里弄到了枪炮,但最终的结局是不会变的,战争已经过了单靠给点轻武器,就能够胜利的时代了!!”

而在这场风波过后,不仅仅改名顺利进行,当地推行一年受到阻力的国语普及也得到了很大的进展,以至于当时站在晋王宫的刘玄感叹:

“古人云,蛮夷畏威而不怀德,今日方得始终!!”

“啪——”

晋王宫的书房内,刘玄站在巨大的水晶吊灯下,看着手中韩安丰的奏报,眼神犀利的不断的用奏报拍打自己的手心,脚步不断在书房内打转。

“传罗相——”

刘玄对着门外喊了一声,很快就陆陆续续传来急速的脚步声。

“吱——”

书房的门被打开,露出了一个头发虚秃,额头饱满的中年男人,男人名叫罗清林,出身于龙武元年,和所谓的勋贵一点都不搭,而是个地地道道的文臣。

走的也是正统的“汉式科举”,考上进士后,老老实实的按照分配在地方乡镇任职,任劳任怨,一干就是七年。

真正让他走运的是当地发生洪灾,因为抗洪保家有利,被调到了省城文化馆专门修地方史,因为没有靠山,这个工作听起来厉害,修历史,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养老场所。

真正让他转运的是几年前晋国成立,当时地处海外的晋国,因为国情特殊,不得不到本土征召人才。

哪怕把条件开到了,官升两级,也依旧没有人愿意来,而作为在地方和文化馆做了十来年冷板凳的罗清林则是在反复挣扎,差点和妻子离婚的情况下,毅然决然选择前往晋国。

而到了晋国之后,他的才能终于得到释放,在地方缓解当地“华土矛盾”,重整经济,硬生生将当地干到了远近闻名的模仿区,引起了当时求贤若渴的晋王刘玄注意。

最终在考核几次后,顺利走马上任,成为了第一任晋国国相。

【原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刘玄自己兼任】

“殿下,可是卫城之事??”

一进来,罗清林就问到了重点。

“这是韩安丰的奏报,你看看。”

从刘玄手中接过奏报,罗清林看着上面的内容,先是好奇,最后化为“忧愁”,放下手中的奏报,罗清林咬了咬嘴唇,随后开口;

“韩将军的意思是发兵阿曼苏丹国和沿途休战诸部,想法是好,做起来难,阿曼是英国人的传统势力范围,休战诸部也是和卫城当地部落一样,都是沙漠里的游牧部落,这种部落多携带大量骆驼,阿拉伯马,行动迅速,若是发兵慢了,早就是人去楼空,若是快了,却又要担心后续英国人介入,这些都不是晋国能够完全搞得定的!!”

【休战其实就是后世的卡塔尔,巴林,阿联酋那那一块】

“臣的建议是逼迫阿曼和我们瓜分休战,我们拿小海角,他们拿大的,用好处捆绑他们,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封锁沙漠里的那些食古不化的野人!!”

【海角就是半岛突起的小部分,小的就是后世卡塔尔所在的位置,大的就是阿联酋,目前属于一群部落统治。】

刘玄听后,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紧接着又问:

“沙漠四周国家有五个,去掉我们就是四个,搞定一个阿曼都如此困难,何况其他酋长国??”

罗清林缓和一下又回答:

“四国者,阿曼只需要施压利诱即可,也门酋长国素来和我们不对付,这些年又靠上了西罗马人,态度嚣张,对付这种家伙,需得一次打疼,让他们知道,不要以为法国人在背后,就觉得自己行了,和我晋国比,依旧是个蕞尔小国-——”

“至于剩下的麦加埃米尔酋长国,此等之国地处红海,靠近大汉东非总督区和法国佬的北非,说好搞也好搞,说不好搞也不好搞——”

“重要是看晋王您和本土的商议的结果,以及最后法国人的态度,但我如果料的不错,只要我们不占领这个小国,法国人还是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毕竟卫城之事,铁证如山,法国人再蠢,也不可能为这等事包庇,毕竟要是真的如此了,以后西罗马殖民地出现同样的问题,到底是剿还是不剿,周边其他国家殖民地,是配合还是不配合??”

说到这里,罗清林顿挫了一下,随后继续开口:

“至于最后的一个黎凡特王国,这个国家原是昔年奥斯曼帝国的遗腹子,其国和东罗马有大仇,若是在这上面做文章,准行!!”

刘玄听后,忍不住拍手叫好:

“好,罗相果然是一代能臣,就按你说的来!!”

“还请罗相辛苦一阵,为孤出使四国!!”

“臣敢不从命!!”

罗清林俯身而拜。

长安城新内阁,一座传统的东方建筑,与之前新汉式的西京内阁相比,目前这座新内阁,则更加回归到了传统之中。

甚至在很多人看来,这个新内阁建筑,有些过于守旧了,甚至给人一种“历史倒退”的感觉。

毕竟在新汉式建筑成为主流的今天,搞出一个复古的传统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是时代的倒退。

但是对于长安内阁的一众官员来说,他们却式不在乎所谓的“新与旧”,甚至在他们看来,越是旧,越能体现这座新内阁的气势和历史厚重感,虽然这个感觉,其实基本上没有,但却很好的满足了他们内心当中对于“历史”的感觉。

当然,虽然整体的建筑式古建筑形势,但是内部的构造却和古代根本不搭,完全就是借古代的皮,盖住新汉式的肉体。

电报,广播,电话线,空调,基本能够想到的电力产品,在这里都有,甚至里面还有一个类似舞厅的内部会议室,说是会议室,其实就式内部过节联谊用的。

平时看不出什么名堂,但在必要的时候,又是一个合理的交际舞台,上面那位也不好说什么。

这也算是文官群体当中的一个小心机。

“晋王在搞什么,他这次玩这么大,有没有考虑过大汉??”

“我看晋国是彻底失控了,前些年让他们在中东保持冷静,等候命令,现在呢,人家自己跑出来了,还一次要封锁整个半岛,这不是疯了吗,还要威胁阿曼,真以为英国人是好骗的??”

“早知道当年就不该把晋王分在中东,他在那里,准没有什么好事-——”

听着耳边对文官的抱怨,齐成栋手上的扇子不断的扇着,实在忍不住的“啪”的一下将折扇打在桌上:

“现在不是指责推诿的时候,我现在就想知道,怎么解决红海的那个什么酋长国,还有和法国人沟通??”

“齐相,我看还是您亲自和法国人交涉,这件事说起来可大可小,您亲自出马,法国人就算不想,也得给个面子。”

主管外交的周言奇紧跟着又说:

“至于阿曼的事情,我看不如这样,调集非洲舰队进入波斯湾威慑,英国人自从上一次战争就被我们打怕了,不敢有什么动作的!!”

齐成栋沉吟了一会后开口:

“电令晋国,允许他们的计划!!”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