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日不落

道士仗剑行

https://img.ppxs5.com/7e/3c/f6f18f03d3.jpg

首页 >> 美洲日不落 >> 美洲日不落最新章节(目录)

第四百四十九章 日本军工的过往与坍塌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大阪海航,一座历史不是很长的军民两用造船厂,整个造船厂的历史,也才堪堪二十年出头。

但就是这么一家在历史短,技术积累慢的造船厂,却硬生生搞出了日本第一艘汉制标准的巡洋舰,第一艘铁甲舰。

而现在,甚至如果去五号船台,你甚至还可以看到一艘还在建造船体的重巡洋舰。

如果要追溯整个大阪海航造船厂,其实就要从当初日本早期的江户造船厂说起。

最初的日本,实际是有军用造船厂的,尤其是和汉国接触后,也曾造过千吨级的风帆战舰,甚至在铁甲舰时代来临前,当时的日本造船技术,甚至已经可以勉强造出三千吨级的一级风帆战舰。

甚至当时日本海军司令三岛纪夫还曾说过:

“日本海军的未来在于造船业,早晚有一天我们可以和汉国海军平起平坐!!”

是的,当时的日本还没有完全成为大汉的附属国,还处于屈服的状态,当时的日本人甚至还曾天真的幻想过成为一个和汉国比肩的强大国家。

甚至当时还处于幕府时代的日本当局,还曾用心搞出了一个二十年工业投资计划,计划在未来二十年代,拿出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补贴给包括造船,钢铁,铁路在内的数十家重要的工业企业。

只不过时代的玩笑总是在不经意间对日本人露出锋利的獠牙,就在日本的那艘一级风帆战舰正式打算建造的时候,大汉第一艘铁甲舰下水了。

当女娲号的消息从汉国传来的时候,日本造船业再次面临了一個巨大的问题,那就是继续造已经没有什么用的木制风帆船,还是加大投资跟随汉国搞铁甲舰??

最后的结果是江户造船厂的股东不干了,他们无法容忍投入这么多钱,却换不来一点回报。

最后的结果就是江户造船解体了,只不过解体归解体,最核心的部分还是保留了下来,这个部分,就是如今大阪海航的前身,大阪造船。

之所以后来改名成海航,而不是沿用造船厂这个一看就懂的名字,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日本造船业,如果单纯只靠造船,实际是很难养活自己的。

所以当时的日本造船业,是掀起过一阵海运浪潮的,而已经更名为大坂海航的大阪造船,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经过小二十年的发展,如今的大阪海航,已经基本拿下了整个日本航运业务中的四成,甚至就连就近朝鲜王国的海运业务都抢到了不少。

依靠海运业务带来的巨额资金,再加上日本王国当局大力的支持,整个日本海航于十年前重启了当年未曾完成的军工计划。

而这次有过一次惨痛失败经验的大阪海航管理层,在这次的研发建造过程中,没有一味的追求建造所谓的“战列舰”“重巡洋舰”。

而是很聪明的选择购买一艘汉国已经退役的铁甲舰,开始了铁甲舰的研制工作,而非很多人想象中的那种一上来就要造巡洋舰的架势。

在经过长达三年的研究,通过一步一个脚印这种“测绘研究”的迹象方法,硬生生搞出了全日本第一艘铁甲舰“富士号”。

而在完成富士号之后,整个大阪海航又立马投入到了对后续舰型的研制工作。

在随后的几年内,又先后完成了扫雷舰,驱逐舰,轻巡洋舰的建造工作,研发建造的速度,基本处于一年一个台阶的状态。

这背后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当时日本工业的整体进步。

众所周知,日本的工业化水平,其实在全世界都处于相当高的水平,尤其是他的纺织业和配套轻工业,一直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这背后固然有汉国转移工业产能的部分原因,但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还是因为这代号称“黄金时代”“家庆之虎”的日本人,确实肯吃苦。

就拿去汉国留学的日本人举例,往往他们的成绩虽然因为基础素质的原因,很难达到一流的水平,但是基本处于二流,三流的水平。

如果只是几个人也就算了,问题是日本每年的公费留学生名额是九百人,个别年份还曾过千。

这么多年累计下来,光是留学生就超过两万五千人,还不算自己本国内部培养的人才。

就算因为实力差距,培养出的人才也很难接触到世界最先进的科技和工业,从而提高自身的眼界和能力水平。

但是不要忘了,很多行业其实不需要这么高的眼界水平的,尤其是日本从汉国获得的纺织业,虽然在原材料上还受制于大汉,但整体棉纱纺织制造方面,其实在如今的世界上,仅次于大英帝国,甚至比西罗马的排名还要高。

而纺织业是第一次工业化的核心产业,是真正意义上弱国崛起的火力推动器。

在依靠纺织业的崛起后,日本其他工业,借助纺织业提供的庞大资金,迅速的完成了原始积累,慢慢的带领日本,走进了工业国的殿堂。

只不过这个所谓的工业化,其实也是跛脚的,最核心的就是日本的重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核心军工业。

日本军工业有多惨,用一个数据就知道了。

按照当时日本工业厅统计,全日本的军工企业大概只有六家,其中有至少三家还属于组装厂水平。

他们最大的工作就是从汉国的军工企业购买零配件,组装带有“日本制造”标志的步兵武器。

其中日本陆军广为使用的“野狼战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款战车其实就是汉国雄狮四战车的减配版,减轻了重量,削减了防护能力的一款轻型战车。

整个野狼战车的国产化率不足不足百分之三十,只有百分之二十七点六,而这个部分主要是座椅,档把等简单玩意。

就连给战车润滑的七号润滑油,也是从汉国采购的。

这还不算从汉国购买生产线的汉制步枪,整个日本的枪械产业,基本就属于汉国枪械的平替,而且是那种只有百分之五十国产化能力的低级平替。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六家竣工企业中,唯一一个可以自主建造巡洋舰,驱逐舰的造船企业,大阪海航这几年受到了支持,那是前所未有的。

甚至因为日本工业经济发展的好,还拿到了超过两亿日圆,约合一亿一千五百万华元免息贷款。

(日元兑华元比例依旧处于二比一,因为是挂钩货币的原因,华元贬值的时候,日元也跟着贬值)

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阪海航也正式开启了重巡洋舰,乃至战列舰的前期研发工作。

千万不要觉得日本造出战列舰是什么笑话,事实上按照汉国海军给出的评估,一旦完成万吨级重巡洋舰的建造,积累出足够的技术经验,再过两三年,造一艘一万五千吨以上,两万吨以下的战列舰,是完全可行的,毕竟这玩意大汉都造了超过上百艘了。

可以说到了门清的节奏。

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威胁”的角度上,大汉帝国露出自己最残暴阴险的一面,提前引爆了钢铁业造价这一涉及上百个行业,上千种工业制成品的大雷。

而作为和江户钢铁联系最深,还指望五号钢铁完成重巡洋舰“大阪号”的主体工作的大阪海航,不出意外的停工了。

而停工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高达两亿七千万华元的索赔。

几乎所有买了大阪海航所造商船的国内外企业,都一同向大阪海航索赔。

索赔的理由就是这些船只基本都使用了江户钢铁的钢材。

二十年代订单累计起来,就算一些船只已经老化,甚至过了索赔的期限,但问题是大阪海航卖的多啊,叠加起来的数字,很快便超过了两亿华元,来到了一个让所有人咋舌的数字上。

用大阪海航的总经理武秀夫的话说就是:

“我们距离破产,只差一个法院通知书!!”

曾经有多爽,占领的市场有多大,现在要赔钱的时候,就有多痛苦。

现在的大阪海航,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现实世界的残酷!!

……………

“纳尼,有汉国企业愿意收购我们??”

大阪海航萧瑟的总经理办公室内,武秀夫瞪大了眼睛,看着对面给他汇报“天大好消息”的秘书丸滕羽,整个人直接从椅子上爬了起来,看起来极为激动。

“是的,他们自称是来自西京造船的考察团,希望进入日本市场,听说我们最近的困难,希望并购我们,不过就是不愿意接受太多的负债。”

“纳尼,不愿意接受负债,开什么玩笑,我们要的就是他们来解决债务啊!!”

武秀夫听到不愿意解决负债以后,本来还开心的脸,瞬间又阴沉下来,语气也开始不善。

“不是的,他们说就可以解决部分债务,不是什么都不解决。”

可能是害怕这位总经理大人听错,丸滕羽紧跟着又解释了一遍。

“这样,先请他们见一面,见完之后再说。”

可能是意识到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武秀夫也顾不了这么多了,干脆直接将问题摆在了明面。

…………

“你好,我是大阪海航总经理武秀夫,请问您是??”

武秀夫的国语流利到没有带一点日本口音,让对面的陆明胜微微有些惊讶,要知道他这段时间见过的日本人,虽然都说国语,但很明显都带有一种日本的感觉,可能就像一些人调侃的,大海的味道。

(日本普遍使用国语,但却发展出了符合日本特色的国语,类似后世的新加坡英语)

“我叫陆明胜,是西京造船的一名董事,我这次来就是负责收购几家日本的造船企业的。”

“这是我的名片。”

陆明胜掏出一张印有“西京造船”开头的名片,递给了对面有些着急的武秀夫。

武秀夫接过之后,立马查看了起来,可能是害怕在如此重要的客人面前丢脸,武秀夫在看到时候,明显速度要快了很多,不到十秒钟又将名片递了回去。

只不过脑海里还依旧有些后悔没有多看几遍。

“原来是陆董事,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请……”

武秀夫将陆明胜请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这是我们日本的茶叶,还请不要嫌弃。”

接过武秀夫双手捧过来的茶杯,陆明胜呡了一口,随后直接开门见山:

“说吧,你们的心理预期是多少??”

武秀夫有些惊讶,又有些兴奋,惊讶是因为这么快就开始谈价格了,兴奋是因为只要是来谈价格的,那百分之就是真的。

“两亿华元,承担债务!!”

武秀夫直接狮子大开口的开了一个超出市场的价格。

对面的陆明胜也不恼火,而是淡定的喝茶,喝到一半突然伸手,露出了一个意字:

“一个亿,承接承接百分之三十的债务!!”

“什么,这绝对不可能,这个价格就是抢劫!!”

“陆先生,你知道这家造船企业,每年可以拿到多少补贴吗,平均算下来,有两千万华元,我们是一家真正的军民两用造船企业,我们不是造渔船的可怜虫!!”

“陆先生,你们只需要持有十年,就可以收回两亿,这完全是个不亏的买卖!!”

武秀夫有些气急败坏,在他看来,一亿加百分之三十的债务,完全就是个笑话。

而在对面的陆明胜听到这句话,直接笑出了声,语气不善的回怼:

“如果我没有看错,此时的日本已经是自身难保,总计十几亿的债务,你们竟然还有补贴,如果真是这样,那我只能说你们真是经济发达,地大物博啊!!”

武秀夫一下子被这句话卡住了,只能倔强的表示:

“这些都不是您该操心的,您只需要知道目前市场上的债务大多数都是私人债,私人债务和官府有什么关系??”

“是吗,可是现在的情况,不救市是不行了,你觉得伱们能够挺到救市的那一刻吗,还是说那艘重巡洋舰给你们的勇气??”

陆明胜一句话点破了他们大阪海航最核心的东西,让武秀夫本来还算勉强平静的心,彻底崩塌。

而这个时候陆明胜也顺势开口:

“最后一次报价,一亿华元加百分之五十债务,总计两亿三千五百万华元,这笔钱完全够你们还清大部分债务,没准还能省下一大笔钱养老,而代价就是你们需要完全转入整个大阪海航,包括你们的海外业务。”

“以及你们那艘看起来还行的重巡洋舰,虽然他只造了百分之三十,但我想,它一旦造出来,应该可以值不少钱,最起码对于日本来说!!”

陆明胜的话就像是挥打在武秀夫心头的重拳,他明白,一但接受了这个条款,他们几十年来的心血就全没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听对方的意思,收购后是打算进军日本军工产业,这意味着他们就算想要靠拉拢原来的技术人员,另起炉灶翻身的想法都已经完全破灭了。

日本军工最大的核心资产,就快落在汉国人手中了。

“怎么样,我提出的建议还不错吧,武秀夫先生,尽快起草交易合同吧,我还去下一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了!!”

陆明胜直接起身,看着坐在对面,失魂落魄的武秀夫,伸出了右手。

武秀夫看着摆在他面前的右手,绝望的抬起头问了一个很天真的问题:

“你们真的会造完大阪号吗??”

陆明胜咧嘴笑了笑:

“当然,没准它会更强大!!”

武秀夫与眼前的这个叫陆明胜的中年男人对视,对视了超过三十秒,最后无奈的点下了头。

而对面的陆明胜则是笑着说:

“一切都是完美的,你们解决了债务,我们获得了想要的一切,你看,多好的安排!!”

武秀夫垂头丧气的就像一只落败的公鸡,和意气风发的陆明胜形成了天然的对立。

……………

“我们真的要造完他吗??”

负责接手大阪号的西京造船副经理吴允程,望着眼前的这个巨大到,只造了龙骨,就能够感受到压力的船体。

“当然,我们当然要造完它,这么好的军舰,日本人自己造不了了,咱们得继续造下去,然后卖给他们,让他们心安理得的使用日本制造。”

“不,是汉制标准的日本军舰!!”

“哈哈……”

陆明胜毫不客气的大笑了出来,周遭的那些日本技术员因为距离原因,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只不过他们心里的庆幸的,庆幸大阪海航没有完蛋,找到了新老老板,他们不至于跟着完蛋。

要知道此刻的日本经济已经因为造假风波进入到了“恶化阶段”。

超过一千家企业破产,这其中连带倒霉的人数超过百万。

日本已经完全处于经济危机的前奏中了,如果再不制止,整个日本经济将倒退至少十年。

而最核心的工业,也将遭到重创。

与此同时,在汉国金山最著名的金山饭店内,数十位鼎鼎有名的银行大亨,正在召开一场决定日本命运的会议。

会议的主题就是如何分割战利品!!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