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日不落

道士仗剑行

https://img.ppxs5.com/7e/3c/f6f18f03d3.jpg

首页 >> 美洲日不落 >> 美洲日不落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百四十章 空军和海外财政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当高真武讲起海军后续的内容时,其实底下的那些文官,听的已经没有那么在乎了,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没有在乎了。

毕竟说的再多,其实还是一个核心,那就是让他们打钱。

没看见在海军要求造四万吨以上战列舰时,齐成栋脸都褶了吗??

对于文官来说,他们一贯的愿望就是“削减军费”,将军费控制下来,但是除了龙武十年后有个几年控制下来,然后第二次美洲战争后几年控制了一下,但那也是因为打仗招了太多人,所谓的下降,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清退”。

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大汉的军队和大汉的文官,其实从一开始就是不对付的,所谓的合作,其实多数情况是一种“交锋”后的妥协。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军费上涨的空间弹性,其实已经被压缩到了极限,还想再涨,基本属于“准备打仗”的环节了。

但那又不算军费,而是属于战争费,文官们其实并不怕战争费,毕竟战争本身对于经济,是有促进作用的,而且依照大汉这些年的战绩,基本还保持完整的对外胜利记录。

在这样的一個情况下,控制军费比控制战争费更加重要。

因为战争费用是短期的,军费则是长期的。

…………

“接下来我来汇报一下我的本职,空军!!”

高真武说着又拿出了一张照片,照片上,一架鹏五运输机正在穿越高耸的落基山脉,在它的下方就是围绕在云雾里面的巨大到一眼看不到边巨大山体。

“这是一张鹏五执行训练任务的照片,这张照片是去年中旬拍摄的,这代表了我航空部队的运输机,已经有能力穿过高海拔,高障碍地区。”

“而这型运输机在空军中,大约是三百二十五架,是如今全世界,最大规模的运输机部队。”

“但是大家知道吗,我们的运输机对外部署,其实也是最少的,我们大量的运输机,都被放在了本土,虽然也能起一些运输,救灾的任务,但我认为,运输机和战斗机一样,都是属于进攻型兵种,刀只有放在敌人脖子上,才是最恰当的,放在自己家里,那只能是墙上挂的装饰品,毫无用处!!”

高真武的话不出意外,再次在文官眼里,留下了“好战成性”印象,甚至朱道都后悔当初让空军出来制衡海陆军了。

谁能想到,一个空军出来的人,比海军和陆军,还要具有攻击性。

这简直难以想象!!

而在大谈完所谓的“运输进攻”战略后,高真武话锋一转,又谈起了战斗机的问题:

“我们目前的战斗机,总计二十五个大队,一千二百架战机。”

(大队编制是四十八架)

“但这一千二百架中,有至少三百架是老式的雷电战机,这部分战机原定计划是在龙武三十八年底就被退役,但是现在呢,都龙武四十年了,竟然还有一批从中东战争时候生产出来的落后战机。”

“这是什么,这是赤裸裸的打压自己人,当我们战士看着一架架新式战机从他们身边掠过的时候,他们会不会想一想,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可能在座的各位不会想这个问题,但他们会想,我也会想!!”

高真武的声音洪亮,带着强烈的雷霆,席卷了整个会议室。

而底下人的反应,大多数都是装着没有听到,还有少时和军方不对付的文官,已经差点站起来破口大骂了。

就连“稳定”最好的齐成栋心里都在大骂空军的贪婪,要知道虽然空军有三百架旧式战机,但不要忘了,前面那九百架,可都是近些年生产出来的新机。

就因为后面三百架拨款换代慢了,就要在这样隆重的场合下指着他们文官鼻子骂,这是一种什么行为??

而台上的高真武可不管这么多,或者说站在军方的立场上看这件事,那就是文官的错,如果不是他们拨款“扣扣搜搜”,空军也不至于多用了一年多的旧式战机。

这一切,都是文官的错!!

而在台上的高真武,依旧在大谈空军的重要性,以及后续战略:

“我们未来计划在非洲,在中东,在我大汉与世界岛靠近的热点地区,至少部署十到十五个航空大队,而这就需要对空军的规模进行扩张。”

“我们计划用五年的时间,重新打造十个新的航空大队,与本土经验丰富的航空大队,进行置换,将我们最锋利的矛头,放在敌人最咽喉的位置,其中首要扩张的,就是轰炸机部队。”

“大轰炸,才是未来空军的底色,也是我们实行战略空军的根本核心,这一点,是不容动摇的!!”

说到这里,高真武表情严肃的正视前方高呼:

“空军的战略,绝不是所谓的三百架战机可以相比,相比于还在地面的海陆两军,我们已经将战争从二维平面提高到了三维……”

“空军,一定能够成为未来战争中的主导力量,我们有信心打赢任何一场,发生在全球各地的战争,进攻才是我们的底色,本土防御本身就是耻辱!!”

“我在这里呼吁,给空军拨款,让我们的雄鹰,永远统治天空!!”

当这句话说完后,迎接他的是“稀稀疏疏”的掌声,和之前那些结束开始就掌声雷动的文官,大不相同。

因为高真武的那些话,确确实实让很大一部分文官“恼羞成怒”,尤其是其不断表达的增加军费欲望,更是给文官一种“欲壑难填”的感觉。

这种感觉非常强烈,而且这里面还表达了一个想法,那就是海陆空三军还打算发动战争。

对于战争,文官其实从未反感过,但他们最反对妨碍自己战略的战争。

在如今“大基建”“大金融”的背景下,和平发展才是主流。

要是动不动就要打仗,就要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战争这个无底洞上,那经济战略还怎么搞啊!!

而在高真武下去后,其实包括齐成栋在内的大批文官,其实已经在考虑如何压制军队那些“燥热”的想法了。

……………

看着台上一个个汇报的声音,从开始到下去,中间间隔有长有短,齐成栋叹气的看了一眼自己秘书手里的公文包。

他很清楚,这些部门所谓的汇报,其实更多的还是在向自己这个掌握帝国财政的人开口要钱。

所谓的汇报规模,数据,其实也是一种“要钱”的过程,只不过相比于直接要钱,看起来更文明,吃相更好看罢了。

但是无论怎么说,都掩盖不了“要钱”的本质。

其实对于给钱,齐成栋,或者说历任财长,都没有任何抵触,因为这本身就是他们这个部门要干的事情。

但他们反对无节制的挥霍,尤其是拿着一些“假大空”的项目要钱,那简直就是在侮辱他们这些人的智商。

事后在得知没有通过后,还要恼羞成怒的骂他们这些管钱的人是“守财奴”,是典型的地主思维。

当所有部门都讲完之后,作为最后一个部门主官,未来宰相的齐成栋,脚步坚实的走上了台。

“啪啪啪!!”

与其他不同的时候,当他从位子上站起来的时候,掌声就响了,甚至给人一种“泛滥”的感觉,好似到处都是齐成栋的支持者。

但只有此刻站在台前的齐成栋自己明白,这些掌声,不是给他的,而是给他背后钱的!!

看在钱的份上,而不是看在他的份上,这才是核心!!

他齐成栋是谁不重要,帝国的钱在谁手上,才最重要。

当掌声缓缓降下后,齐成栋没有准备任何稿子,也没有所谓的“公文包”,而是淡定的看着所有人:

“你们太能花了!!”

“哈哈……”

与其他人的开场白开玩笑不一样,这句话引起的,虽然也是笑声,但却是尴尬的笑声。

大多数人还是很给齐成栋面子,哪怕是“惺惺作态”,都会选择低头。

而只有高真武,昂首看向台上的齐成栋,一副“花钱又怎么”的大爷架势。

“你们这样搞下去,我们财政早晚关门!!”

最后抱怨一句,齐成脱稿说出财政数据:

“截止到龙武三十九年底,帝国财政总收入为一百一十亿华元,大约相当于总产值的百分之三十,这个征收比例,已经基本达到了世界一流国家水平,证明大汉的税收能力,已经日渐完善!!”

当齐成栋说出财政占帝国海内外总产值的百分之三十的时候,无论那些人是否高兴,但都给予了剧烈的掌声。

只不过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这一百一十多亿的税收,简直就是在他们的身上割肉啊!!

要知道在早期的时候,大汉的财政收入,其实还只占到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二十都算高额税收了。

但到了现在,因为税法的逐渐完善,以及增大了海外征收比例,硬生生从百分之二十天花板搞到了百分之三十。

要知道哪怕是英国,其实也才收百分之二十出头,甚至有些年份因为减税,还会降低。

但大汉这几年风调雨顺,除了少部分地区受灾,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和平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叠加大基建的放水热潮,这收入能不高吗??

要知道在这之前,哪怕经过税务改良,但因为时代限制,以及信息不流通,其实百分之二十二就是极限了,这几年因为大基建,大放水,都来源于官方,所以导致整个大汉帝国的财政收入跟着“水涨船高”,硬生生搞到了现在这种让人咋舌的地步。

齐成栋好似也知道其中一部分人的想法,跟着继续汇报:

“这部分钱,主要分为内阁以及地方,其中内阁占比百分之六十,约为六十六亿华元,地方占比百分之四十,约为四十四亿华元……”

“其中内阁支出七十六亿华元,地方支出八十六亿华元……”

“各位,光是去年一年,我们就搞出了三十二亿的债务!!”

齐成栋说到这些数字的时候,低头叹了叹气,而底下的那些文官也大多数惊讶一下,并未有什么反应,因为在他们看来,债务本身并没有多大的问题。

毕竟是几十年期的债务,谁会在乎几十年后的到期债务,现在还利息不就行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这一代利用债务把成绩搞出来,后果又不是他们承担,那他们还担心什么??

他们只会担心借钱不好借,但从来不会担心借钱还不了。

就像大汉某个地方官吏所说的一句话:

“今朝债,今日绩,后世债,后世还……”

看看,连一个小官都明白这个道理,这些高居庙堂之上的“人精”会不明白??

而在台上的齐成栋,则是在反复叹气声中继续开口:

“我们的财政目前依旧是老的六四分成,即内阁六成,地方四成,这一模式,已经实行了几十年了。”

“有人和我说,内阁拿了太多了,地方太少了,说什么,为了公平,最好五五分成!!”

“我知道,你们中的一部分,也是这么想的……”

齐成栋的目光不断的扫向所有人,被他扫到的人都不自觉的低下了头。

“但是作为内阁部门官员的你们,不能像那些地方官那样想。”

“因为你们就是靠内阁财政活的人!!”

“假设没有六成的划分,真搞所谓的五五分,你们知道会发生什么吗,军费会下降,部门奖金会减低,定向的补贴,也会收缩……”

“这些都是六成带来的好处,而在未来,可能会降低到五成五,甚至是五成,但绝不是现在,现在我们,你们的任为,就是让这个比例一直保持下去……”

“保持住帝国内阁的权威,让敌方那些宵小之辈明白,我们的底线是清晰的,我们也是不会妥协的!!”

“轰隆!!”

此言一出,台下直接炸了,鼓掌声差点掀掉了会议室的房顶。

而处于漩涡中心的齐成栋则是在声音降下来的时候,从自己内袋中拿出了一份用钢笔写满的白纸:

“这是海外的建设要求,我挑出了一些重点,讲给大家听。”

一听是海外的要求,不少人都翻了翻白眼,因为海外那帮总督行署,根本就是没有脑子,动不动拨款就是几个亿,搞的像帝国大钱是大风刮来的。

内阁上百个部门,除了少数部门可以拿到上亿的资金,大部分其实都只有几千万,甚至最低的“电影监察部”只有区区九百万。

(电影监察部可以从上映电影中抽百分之一点五的维护费)

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海外说要钱,不亚于从他们这帮本土派的兜里抢钱,别看大汉帝国表面上说什么“内外一体”,但其实真正有脑子的人都知道,本土这帮人从未把海外那些人看做是自己人,反而是一种威胁。

“东非总督区要求拨款五个亿,修建非洲大动脉铁路,贯通整个东非,这还是前期的基建,后续他们还要求拨款四个亿开拓殖民地的水电,道路,学校等基础设施……”

还没等齐成栋说下一个,光是第一个就把所有人搞炸锅了,别说九个亿了,就是先头的五个亿,那不就是相当于他们把好不容易借来的债,给海外那帮人花吗??

只要他们脑子稍微正常,都不可能答应这样的条件。

但是台上的齐成栋却说:

“我认为他们的要求,虽然有些过了,但这依旧属于内部合理范畴,毕竟每年海外上缴的税金就高达十五亿华元,交了这么多年了,怎么也得返还一部分……”

“而且当初制定大基建计划的时候,本来就计划海内外一视同仁,一道建设,总不能本土连十五万公里的高速公路都修了,人家要一条铁路,都不给吧??”

齐成栋的反问让一部分不知道如何回答,但大多数人依旧反对他的“以内补外”的想法。

甚至包括齐成栋的铁杆支持者,都认为他这个想法很危险。

海外可以投资,但每年拿出固定几个亿返还不就行了。

真要大规模投资,不就是要他们这些本土派的老命吗??

归根结底,很多人还是“殖民地思维”,只想收益,不想付出!!

而齐成栋也明白这其中的观点,所以在说完兰芳的高速公路要求后,果断的提出了:

“既然我们地方可以负债,我认为海外也是可以负债,没有道理,有的钱本土借得,海外借不得。”

“我提议,将海外的债务阀门打开,让他们用自己的资源,用自己的收入,借自己的债,发展自己的家乡,最后还自己的钱!!”

齐成栋的这句话,不亚于向人群中扔了颗榴弹,甚至很多人都傻眼了。

毕竟在多数人的概念中,借债其实也属于权利的一部分,而这个权利一直属于他们这些本土派。

海外,他们有什么权利??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