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时(17:00)回到福宁殿后,赵祯一边用晚膳一边命人准备热水,晚膳后,赵祯前往福宁殿偏殿的汤池沐浴。
赵祯的身体整个泡在加了羊奶的汤池里,身心放松,闭目养神。
“官家,尚娘子和杨娘子在福宁殿外求见。”门外值守的张茂则向赵祯报告道。
“哦?她们来做什么?让她们进来。”赵祯懒散的坐起上身说道。
不久,门外传来询问。
“官家,奴等可以进去吗?”这是杨夭灼的声音。
“进来。”
片刻后,殿内走进来两个人。
只见水雾缭绕,烛光摇曳之中,赵祯精壮的上身慵懒的靠在汤池边缘。
“二位娘子,伤好些了?”赵祯睁开双眼,语气促狭的调笑道。
杨夭灼利落的脱去衣裙,语气俏皮的回道:“官家,奴身上的伤好没好,您试试不就知道了?”说罢,莲步轻移,绕着汤池走到赵祯身后,轻轻为他按摩肩颈。
“回官家,奴身上的伤已经好全了,可以服侍官家。”
尚菁菁小脸泛红,她只脱去了外衣,身上还有一层似有若无的细纱罩体。
“都下来,陪朕一起沐浴。”赵祯笑着道。
尚菁菁挪到池边,弓起脚背,伸脚小心翼翼的轻点水面,宛若蜻蜓点水一般收回。
相比于杨夭灼的大胆,尚菁菁则含蓄的多。
杨夭灼如同一条水蛇,贴上了赵祯便不松开。
尚菁菁则是灵活入水,像条鱼儿一般,‘游’到了赵祯身边,在他身前露出水面。
“这些个小技巧都是从哪儿学来的,你们二人真是一天给朕一个惊喜。”赵祯伸手摸了摸尚菁菁细白滑嫩的脸蛋。
“官家不喜欢?”尚菁菁眨着眼,仰头问道。
“喜欢,怎会不喜欢,你们肯为朕费心就好。”
赵祯享受着杨夭灼的按摩,而尚菁菁则再次隐入水下,只见他微微闭眼,口中轻轻呢喃着:“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
戌时整(19:00),在汤池之中‘泡’了将近一个时辰,赵祯神清气爽的走了出来,而后命宫女入内,给两位站不起身,走不动路的娘子擦拭身子,穿系衣裙。
赵祯则来到福宁殿御书房中,借着烛光阅览奏札。
明天是四月十四日,也是赵祯的生辰,在宋朝,君主的生辰叫‘乾元节’,百官要上表祝寿,但显然,赵祯此时并没有心思搞这些。
“去翰林学士院,把知制诰韩琦叫来。”
侍立一旁的张茂则领命,走到门口跟小黄门说了一声,而后返回赵祯身边静立。
似这等传话叫人之类的差遣,除非是赵祯特命,否则用不上张茂则亲自去传话。
很快,一身绿袍的韩琦匆匆而来。
“臣,翰林学士院知制诰韩琦,参见官家。”韩琦进门行礼。
赵祯摆了摆手道:“免礼,韩学士,朕要下一道诏书,你来制词。”
“是。”说完,韩琦走向提前备好的书案旁。
“诏书内容很简单,只有废罢明日乾元节祝寿一事。”
“臣遵命。”韩琦听完,很快便写好了制词,起身捧给赵祯。
赵祯扫了一眼,随手递给张茂则,让他拿去加盖玺印。
“韩学士,朕今日下诏设立内阁,除授三位辅弼之臣,你有何看法?”赵祯坐在龙椅上问道。
韩琦双手藏在袖中,垂在身前,开口道:“臣认为,这内阁……将来恐有窃取国柄之嫌。”
赵祯眼中闪过惊讶:“何以见得?韩学士不妨细说。”
“官家,敢问何谓奏札?”韩琦拱手行礼道。
“奏札?不就是给朕上的劄子。”
“官家所言不错,奏札是臣子上给官家阅览批示的文书,而不是上给臣子阅览批示的文书,哪怕是宰相,也用不上‘奏’字。而今设内阁,命辅弼之臣代帝批答百司奏札,已有侵占皇权之实。”
韩琦沉声说道:“官家,请恕臣斗胆,臣担心,若对内阁不加以钳制,将来内阁恐会以下犯上,窃取国柄。”
这一番话可谓极其大胆,但也指出了内阁初设所存在的一些隐患。
赵祯想了想,问道:“那依韩学士所言,这内阁之制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
韩琦摇了摇头道:“回官家,臣觉得内阁之制最大的好处,便是打破了百司之间的壁垒,使得朝廷只有一個核心,令出一口,则可避免相互推诿之弊。”
“臣认为,若官家想以内阁为媒,统摄百司,不妨设立另一个可以时刻监视内阁施政的机构。”
“我朝谏院自设立之初便是谏诤君主施政错漏的机构,如今官家将内阁推上前来,可适当提高谏院地位,以制衡内阁,不至于内阁失控。”
赵祯想到了明朝的‘六科给事中’制度,似乎还真是用来监视制衡内阁的机构。
他过去只想尽快集中权利,而内阁制度刚好可以帮助君主控制朝廷,因此设之。
但他从没想过内阁有一天可能会失控,如今被韩琦一提醒,立刻想到了,明朝也曾出过‘明摄宗张居正’这种牛人。
他的那句名言:吾非相,乃摄也!
便是内阁彻底失控的具体表现。
赵祯沉思了片刻,决定从谏如流:“既如此,韩学士就再拟两道诏书。”
“臣遵命。”韩琦行礼后走回书案处,静候赵祯的口谕。
“第一份诏书:新设六部司谏,由朕亲掌,凡内阁所拟黄票,按六部分类,交各部司谏审核签押,若有异议,可面圣奏对,决议后再送翰林学士院拟旨,下二府三司执行。”
“第二份诏书:凡内阁黄票,无朕批红,无辅弼大臣签署,无各部司谏押印,翰林学士院一律不得拟旨,且需第一时间上奏朕知。”
韩琦稍稍松了口气,赵祯的这两道诏命,加入了谏官势力,如此一来,凡是出阁执行的圣旨,均代表着皇帝、辅弼、言官三方势力的同意,若出了问题,大家会优先想着该如何尽快弥补,而不是事不关己,落井下石,鸡蛋里挑骨头,泼脏水。
赵祯开口道:“韩学士今日所言,让朕醍醐灌顶,如今内阁初步成立,所理事务不多,待试行几个月后,韩学士再来给朕谏言。”
韩琦拱手道:“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