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娘昨日薨逝,朕上午昏厥,中午清醒,茂则,朕很好奇,这么短的时间,是哪些人把消息传出了宫外。”赵祯摩挲着手指,随口问道。
“自官家昏厥起,臣只叫了皇后娘娘和许医官,此后便一刻也不曾离开,一直在您身边照看。”张茂则第一时间把自己摘了出去。
赵祯闻言笑了笑道:“朕不是怀疑你,朕只是觉得,这宫内发生点什么,宫外都知道的一清二楚,正所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这宫里的蛛网不清理是不会自己消失的。茂则,你说呢?”
张茂则欲言又止,话到嘴边又斟酌了片刻,回答道:“官家身系天下,官家的一言一行,皆被天下人所关注,自然便会有人好奇宫中之事。”
“官家仁慈,从不因小错而惩罚宫人,久而久之,这宫中有些眼皮子浅的便经不住诱惑,贪图小利,将宫中消息泄露了出去。”
“臣以为,可仿照前朝旧法,在宫中四处设置黑箱,让宫女内侍们相互检举,无论是谁,只要发现其他人有不当、不法之举,都可以写纸条塞进黑箱举报,如此一来,人人都不敢再做坏事,只能规规矩矩的办差。”
赵祯越听眼睛越亮,继续补充道:“此法甚好,入内内侍省有定额一百四十人,内侍省亦有定额一百四十人,但此外还有几十名祗候黄门等待补阙,两省编制有定数,外面的人想进来,已经进来的还想再往上爬,此法一出,人人自危,毕竟做坏事不一定成功,而告密却一定能立功,茂则不愧是读书人,此法甚好!”
张茂则颔首躬身道:“官家命臣勾当内东门司,臣自然要为禁中安全谋划,这是臣的本分。”
赵祯赞赏道:“不错,朕再给你一条建议,这宫中消息若是一条都出不去,宫外的人只怕会花更大的代价去收买,到时定会出现利令智昏,铤而走险者,若将来真将什么重要消息泄露了出去,反而不好。”
“所以茂则不妨放一些无伤大雅的真消息出去,偶尔再掺上几条假消息,如此一来,购买消息的人花了大代价,得到的消息却是真真假假,时间一长,便无人再愿意花大代价来打听宫中之事了。”
张茂则沉思片刻,一本正经的恭维道:“官家睿哲天成,洞悉人心,臣受教。”
赵祯笑着摆了摆手,继续谈事。
“茂则,现在朕有两件事交给你去办。第一,尽快查明往宫外通风报信的人都有谁;第二,宣宰相吕夷简入宫觐见。”
“臣遵旨。”张茂则领命而去,赵祯移步,身后跟着两排宫女内侍,去了垂拱殿。
……
垂拱殿是宋朝皇帝处理政务、召见群臣的场所,位于福宁殿南侧。
宋朝的皇宫,是历朝历代以来,占地面积最小的,但其建筑密度却是极高,可称得上‘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功能各异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的矗立在宫墙之内,雕梁画柱,富丽堂皇,朱漆大木,数不胜数,赵祯一路走来,可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皇家气派!
吕夷简的官名为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差遣为平章事。
宋朝实行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即“官、职、差遣”制度。
‘官’即官名,如尚书,侍郎之类,只是一种虚衔,作为定级、定俸之用,比如一二三品穿紫色官服,四五品穿红色官服,六七品穿绿色官服,八九品穿青色官服;
‘职’亦称贴职,是授予一部分文官的荣誉头衔,并无实际职掌,如某某学士、直某某阁之类;
‘差遣’才是官员所担任的实际职务,故亦称为职事官,如同平章事、枢密使、三司使等,就属于此类。
差遣为同平章事者,便是真宰相,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乃是整个大宋官僚体系的执牛耳者。
现在,坐在这个位子上的,是吕夷简。
“官家圣躬安否?”吕夷简早已等候多时,见赵祯出现,他连忙行礼问安,眼中带着关切。
赵祯打量着这位大宋宰相,只见他一身紫色官服,腰佩金鱼袋,头戴长翅乌纱帽,双目英华内敛,面容不怒自威,一举一动,让人挑不出任何错处。
赵祯一边走向台阶上的龙椅,一边笑着摆手说道:“朕躬安,来人,给吕相赐座。”
赵祯话落,台下侍立的两名内侍黄门合力搬来一把太师椅,放在了赵祯书案前方。
“谢官家赐座。”吕夷简道谢后,一丝不苟的坐在了太师椅上,等待赵祯问话。
殿内气氛一时间有些沉默。
“吕相,太后昨日薨逝,这天下的重担一下全落在了朕的肩上,朕很困惑,朕不知道要如何做,才能当好这个皇帝,吕相可有治国良策教朕?”
吕夷简闻言,神情微微恍惚了一霎,随后便从宽袖中摸出一封早已写好的奏章,内侍黄门双手接过奏疏,捧着传递给赵祯。
赵祯好奇的打开一览,只见奏章上写着八个短词:“正朝纲、塞斜径、禁贿赂、辨佞壬、绝女谒、疏近习、罢力役、节冗费。”
赵祯从上到下,从右至左,依次看完,头脑中检索了一下,出声说道:“唐朝宰相姚崇给唐玄宗上‘十事要说’,吕相这是自比姚崇,而把朕比作唐玄宗了?”
赵祯说完,轻描淡写的将奏章合上,面色平静的望向吕夷简。
“官家博闻强记,臣这‘为政八要’,却是以‘十事要说’为纲,臣为官家贺!”
吕夷简出了第一招,夸!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溜须拍马,迎合上意,乃是一个臣子的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项绝技,多少励精图治的明主,最终都在一句句夸赞吹捧中迷失自我,丢了江山,甚至丢了性命。
赵祯心道:“这是想捧杀我?”心中这么想着,赵祯看向吕夷简的眼神便越发的冷淡了。
吕夷简斡旋于太后和皇帝之间多年,察言观色的本事早已登峰造极,眼见赵祯眼神出现细微变化,立刻打出了第二张牌。
表忠心!
“臣上此疏,是想助官家建立一個吏治清明、勤俭节约的朝廷,而非为了自比,臣虽是百官之首,但仍要唯官家的意志马首是瞻。”
赵祯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算是接受了吕夷简的投靠。
那么,接下来,该谈正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