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陈代明

岁月如梦

https://img.ppxs5.com/cb/68/0a475db7db.jpg

首页 >> 西陈代明 >> 西陈代明最新章节(目录)

第73章 三代人的拼搏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送走陆韶英和潘敏。

陈府似乎也冷清了不少。

当然,那是相对丧礼时的盛景而言。

永泰镇常驻人口正在翻倍,务工人员正在翻两倍。

而这。

随着凉州上的风暴平定,陈府也正式的派大管事徐冰前往武威,名义上是赈灾,实际上,却是奉陈武强密令搜寻袁家遗孤,秘密接回陈府。

这是九大家族之间的秘密,知晓者不超过三十人。

无论哪一家遭难,都会在府中密室中留下遗孤,其余八家会将遗孤搜寻回府中养育至成人。

这件事就连陈文强都不知晓。

“我不干,凭什么啊,那个朱玉嫣还没有青楼妓女一半漂亮,我不娶!”

可是,陈府之中又掀起了一个不小的风波。

陈文强只是简单的在陈文志的跟前打个前站,也好让陈文志心里有个准备。

可没想到,陈文志当场就蹦子跳的八丈高,不干了。

陈文志是去过肃王府的,是见过郡主朱玉嫣的,却也是十岁就进青楼的主。

一听到要自己娶,就不愿意了。

“只要你娶了郡主,一个月十两银子。”

“另外,驸马都尉还有月银三两。”

“肃王府没有驸马,世子还小,你花肃王府的钱那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粗略估算一下,一个月至少二十两银子。”

“你要不想要,那我去,这么好的事情,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陈文强三言两语就刺激到陈文志。

“你说的是真的,一个月至少有二十两银子?”话音未落,陈文志当场就改口:

“我干,不就是娶郡主嘛,我娶!”

“郡主其实就是有点胖,但也不是很胖,胖嘟嘟的样子,还是很可爱的!”

“呵!”陈文强笑了笑,只是这么一说,让陈文志可以接受,免得肃王妃真把邓辉给搞定,陈文志来个打死不从,就尴尬了。

这门亲事不做便罢了,做了,那必须是夫唱妇随,相敬如宾的结局。

容不得陈文志不从,更容不得郡主朱玉嫣违抗。

除了这一件小插曲之外。

陈府暂时很安逸。

无人闹事,大兴土木,砖窑遍地,有条不紊。

知县不在,典史盖章,成千上万两的欠条从永泰镇府衙打出去。

从这些欠条被打出去的那一刻,就没有想过要拿到这些钱。

陈家有足够的底气压下这些讨债的百姓。

就是不知道,新上任的永泰镇假知县何宗,有没有这个底气。

只要闲下来,陈文强就读书,如今他也是在陈府中单独有一座宅院,虽然连卧室都还没有修建,但有一个书房和卧榻,不用像以前那样和爹娘挤在一起。

“小七,我爹来来信了,二伯叫你。”

正读书中,陈文德火急火燎的前来找陈文强。

听到是大伯来信,陈文强也顾不得收拾,放下了手中的《陆九渊传》。

上面记录着陆九渊的很多为政举措和言论。

而最闻名的便是鹅湖之会,南康之会,无极太极之争,

究竟是尊德性,还是道问学。

朱熹认为应该通过博览群书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

陆九渊认为应该先发明人之本心然后使之博览。

一次一次的争论。

理学在大明王朝迎来巅峰,八股文的问世!

破题,乘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

这就是现如今,想要参加科举考试,想要登上金銮宝殿,必须要学会的文章形式。

题目一律源于五经四书。

八股文必须要以孔孟口气说话,排比对偶,平仄对仗。

读起来朗朗上口,句不能长。

甚至一篇绝佳的八股文,连声调的高低都要慷慨激昂。

不过。

对于一封家书而言。

不需要太多的要求。

唯一的要求是,有人要是在家书中看到辱骂皇帝的话,随手举报,就又是一个举族流放的下场。

所以。

大伯在家书中,没有说一句圣上,陛下的坏话,反而歌颂朱棣小儿的恩赐和赏识,留值京中,重用于此,让大伯做了金吾卫左参将。

一个将军级的在皇宫大门口巡视皇宫大门安全的将领。

不单单是大伯,大明王朝所有受封的将领,名头都很响亮。

陈文强从仅有的文字中看到了大伯骂朱棣娘的苗头,却又转锋歌颂,然后提及几句京中朝议之事。

反反复复,终是将来龙去脉讲述了清楚。

情况和他们了解的差不多。

人无忧,奈何无法返家,取中折,奈何人微言轻。

“二伯,我想去应天!”

陈文德犹豫了很久,还是说出了自己心中犹豫许久的心里话。

大伯母怀陈文德是在永泰镇上。

陈文德降生的地方是在洛阳的冬天。

在十岁的时候被大伯送回了永泰镇。

如今十八岁。

如今陈府,亲六伯身死,祖母也死,对陈文德来说,打击很大。

虽然,陈家从来没有有要分家的意思。

家中子女一视同仁。

陈武强沉默了。

陈武广当场就骂了陈文德一顿。

陈武思,陈武良也眉头紧皱了起来。

“你已成人,心智成熟,考虑清楚了?”

陈武强还是在一番犹豫之后问道。

“二伯,这些天我想了很多,来时年幼,不知京中凶险,只知玩乐,从未想过父亲竟在如此困局之中。”

“我想去看看,父亲母亲在京中,是好,是坏!”

陈文的坚定的回道。

“那便去吧,带足盘缠,也代我们,向大哥问好!”

陈武强闭上了双眼,还是同意了陈文德的请求。

不是他留不住人,是留不住心。

不知什么时候起,身后的这些后辈已经渐渐长大懂事了。

这样的分别,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

“去北平!”

“去北平大伯的封地,将大伯的封田拿回来。”

却是陈文强,起身阻止陈文德前往应天。

“北平?”

书房内的众人疑惑的看向了陈文强。

“北平和金陵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去北平做什么?”

陈文德也是不解。

“朝廷迁都的心思的已久,北平建城已久,距离北平宫殿修建已经有四年之久,也该修建完工了。”

“大明宫修成之时,便是陛下迁都之日。”

陈文强一本正经的开始胡说八道。

因为永乐十八年,朱棣正式迁都北京,从此大明王朝实行两京制度,以应天城为南京,北平为北京,各有六部。

但毫无疑问,大明王朝的军事政治中心转移在了北京。

“现在去应天,没有用,大伯隶属于后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的行在在北平留守行后军都督府,也就是说,不管陛下在应天留下谁,大伯一定会跟着迁都前往北京。”

“但是大伯这些年远在应天,对于县伯封地基本交给都督府代为打理,可倘若大伯真的去了应天,一无落脚根基,二无田亩,定然困苦!”

“倘若大哥前去北平,能够将大伯封地打理出一番模样,届时,大伯在京师日子定能好过许多。”

“再者,我们终究是要去京师的,大哥可携带些许银两,在北平打下一些基础,今后我们前去也能有落脚之地。”

陈文强强行解释,若是陈文德前往应天,他是坚决反对的,没有用。

“若是大明宫已经建成,迁都之事要么在今年五月要么在七月,在临冬前朱棣是一定会完成迁都的。

七月黄河大汛,那么就会在五月着手,在大汛前度过黄河。”

“五军都督府是要前迁的,至少要提前一个月开始前往北京城。”

“现在是一月临末,此去半月,最多待两个月,就得前往北京。”

陈文强继续强行解释。

不要说陈文德窒息了。

就连几个长辈都窒息在了原地。

一个个都眉头紧锁了起来。

迁都之事,从永乐元年就有风开始吹了,这些年断断续续迁都之风从南吹到北,又从北吹到南,从南吹到西,可谓是大江南北都吹着迁都之风。

这里面涉及到很多很多的问题。

要是迁都,早就迁了,毕竟北平就是元大都,当年北伐之时元顺帝不战而逃,元大都保存完好。

基本就可以直接迁都。

但朱棣登基之后,可谓是什么流言都有,有人吵开封为龙兴之地,有人吵西安为龙兴之地,还有流言说洛阳是潜龙升天,四海皆可平之地。

“在永乐元年北平就被更名为北京,其意不言而喻。”

“在永乐四年,陛下就在燕王府的基础上开始营建皇宫。”

“五年停,五年秋又开工,冬停工。”

“反反复复,就连陛下的寿陵,也在这些年断了两次。”

“这里面是江南士族和北方士族之争,是淮西功勋和靖难功勋之争,是天下南北文臣武将的南北之争,这里面种种问题,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轻易摆平的。”

陈武强眉头紧皱的说道。

说迁都便迁都,不是说说而已。

尤其是,这种消息,若不是六部内阁有人,一般人根本得不到这种要迁都的消息。

他不知道陈文强又是如何判断的。

“如何证实?”

“如何判断?”

“如何确信?”

这已经不是陈文德了,陈武强的心思也浮动了起来。

迁都是大事,普天之下最大的事情。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