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中山和张世平苏双分开了,张苏二人在家中待一段时日再北上,而刘备要回涿县了,现在他要回去谋划下一步的发展。
有了充足的钱粮,刘备要在郡中看情况招兵买马,最重要一件事是对于上次缴获土匪的马匹进行处理。
他是一定要打造一支骑兵的,骑兵在古代的地位之重,无论是重骑还是轻骑,在战争中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古代没有坦克,骑兵那就是古代坦克,陆地猛虎啊。
回到了营地,刘备一路奔波也属实有些劳累了,他留下杨义在营地中负责各项事务。
杨义见他回来便拿着一堆附近县里的拜帖去找刘备,并向刘备表达了这些豪强想要前来拜访刘备,刘备将这些拜帖一一放下,先准备倒头睡一觉,别的事明天再说。
第二天起来,刘备看着桌案上摞的整齐的拜帖,他突然想到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就是东汉末年的世家豪强自己该怎么处理,以后势必会面对这个问题。
尤其是面对这些豪强,现在自己势力尚弱,这些豪强都与自己交好,先拉拢获得好感,但若一旦自己发家起来了,这些豪强是一定要谋取好处的。
这些豪强可是现实的很,一旦捞不到好处就背后捅刀子,他们眼中只有家族的利益,可不会关心谁是主,天子可以换,家族永流传,地方势力盘根错节,这可真是个大问题。
不过现在操心这个倒没什么用,自己这三百来人,还不够看的,还没人家豪强的家仆多呢。
刘备向这些人一一回信,对豪强表示欢迎,处理完拜帖之后,刘备决定先去县里招募人马。
到了县里,刘备张榜贴告示,刘备的名声在县里已经传开了,许多青壮慕名前来应征,刘备和杨义大致的筛了一下。
对于一些单纯来混口饭的这种无赖,进了刘备的部曲只能成为祸害,变成害群之马,绝对不能招进去,刘备是想把自己的这一批人当做亲兵培养,可不能有乱七八糟的货色。
只两日,刘备就带了两百人回去,刘备担心人太多一时管理不过来,便及时撤场带人回去,搞得一些没有应征到的青壮十分遗憾。
回到营中,刘备和几个屯长商量如何将这些新招募的青壮并入部曲,最后商量决定将这两百人,平均的分配到这三百人什伍中去,让自己训练成的士兵去带这些新招募的士兵,这样能迅速的将这些人融入进去。
五百余人聚在场中,刘备看着这变多的人马,心里十分高兴,这次扩充人马,整体稳中有序,将人员全部编入了部曲进去。
等几个月就能被队伍成功消化,这是自己部曲扩大的第一步,他向新招募的乡勇发表了一通激励式的言语,同时专门抽出一天的时间让这些人学习军纪,也说明了他们的奖励制度和钱粮,将所有事项都向他们说明。
而对于刘备日思夜想的骑兵,几人商定下组建一支精骑,选出五十能骑善射之人。
刘备在营里放出消息要组建骑兵,仅有五十个名额,纯粹的十里挑一,等人再多了就百里挑一。
营中顿时骚动起来,组建骑兵,这可是天大的消息,骑兵历来就是军队的佼佼者。
步卒成为骑兵就是最大的骄傲,刘备想到了自己的骑术师父,让杨义把自己的师父老卒钱广寻来,刘备要让自己的师父担任自己骑兵的教练。
两日后,刘备的营地热闹起来了,组织的一场骑射竞赛,由于当地多是青壮百姓参军,没有多少会骑马的,为了公平起见,刘备只比拼了射术,选拔出射术精湛之人,选拔出身形矫捷的人,凑了凑足足有七八十人,其中包含了不会骑马的人。
对于没有选拔成为骑兵的人,刘备也对他们进行了鼓励,声称自己的骑兵不会仅仅只有这么些,以后会随着发展越来越多,那时的机会更多。
让军士不能只专注于射箭,对于搏杀格斗之术一样不能荒废,自己日后还会组建一支精锐的步卒,像大秦锐士和魏武卒一般的强悍士兵。
士兵听到这都充满了兴趣,纷纷让刘备具体讲解一下,刘备便向他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打造一支锐利无匹的步卒,全副甲胄,携一口阔身短剑,一把精铁匕首,一支长矛,一面盾牌,一张硬弓和二十支长箭,携带三天军粮能够连续疾行一百里,还能投入激战当中,如此高的标准,令众人都惊叹不已,经刘备这么一说,众人都有了目标,也有了干劲,深受鼓舞。部曲里也有了更进一步强度的训练。
附近县的豪强听说刘备回来了,都专门前去拜访,基本都带着钱粮来慰问资助刘备。
刘备对于这些资助,也是来者不拒照单全收,用自己那灵敏的头脑应付着,豪强对刘备除寇一事表示感谢。
山贼盘踞在范阳许久,官府一直没有解决,现在让刘备带人平定,当地治安好了,豪强自然也满意,起码自己不会被抢。
看到了刘备那充满锐气的士卒,豪强纷纷赞赏不已,心想果然自己的家丁没法比,这么一比家丁就像是些狗腿子一样,怪不得刘备的人马能把彪悍的土匪灭掉。
涿县的豪强,甚至有人提出要依附刘备,刘备没有直接答应,委婉的说自己现在地位低微,无法让这些人依附。
等着自己做大做强之后定然少不了他们的相助,届时再互帮互助,豪强十分满意,有的甚至将一些仆人送到军营里进行打杂做饭等事务。
对于这些仆人,刘备可不是这些万恶的剥削阶级,以高于普通仆人的待遇对待他们。
那些仆人们也是十分感动,比在豪强家里为奴为仆待遇好的没边,何况刘备给他们发月饷,是能够赶上他们在家种田的收入,种田还要交赋税,月饷确是刘备实在发到他们手里的,平民百姓中口口相传,刘备仁德之名逐渐在县里百姓中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