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朱由榔所料,他旁敲侧击地问了半天,才明白了二人的经历。
二人一个叫德波尔,一个叫范迪克。如果学过荷兰语的话,就会知道前者的意思是农民,后者的意思是河堤,猜都猜得出来他们的出身。
不过好歹是有手艺在身,他们二人来自同一个地区,本是好友,看见周围的人都跑到东方来发财,就携手而来,想要搏一把富贵。
然后就倒了两年马桶。
要知道现在的望远镜和钟表几乎都是从欧洲进口的,没有谁在远东地区建设工厂制造这玩意儿。原因一是需求太少,二是当地的工匠技术也不够。
万历年利玛窦入华,倒是给当朝高官比如徐光启等人送了望远镜,但是也没有证据说这个是他们来了大明才自己造的,大概率也是直接从欧洲带来当做礼品。
说白了大明这里既缺乏技术,也没有市场,两个马桶老哥悔不当初,又没有回去的路费,只能在澳门这地方下点苦力,勉勉强强混口饭吃。
朱由榔这时候也明白了耶稣会的盘算。招徕这种“人才”要不了几个钱,而且还能甩锅:那是异教徒的荷兰人,跟咱们耶稣会有什么关系?就算被市政会攻讦,也能找个理由全身而退。
不过那些事情都不重要,关键是二人的实力到底如何。
“你会磨镜片,还会造望远镜?”
“尊敬的陛下,是的。我的手艺在壕镜澳人人称道”,德波尔丝毫没有谦虚。
朱由榔可不管那么多,直接问道:“倍率多少?”
德波尔显然有些觉得突然,能直接问仪器参数的甲方,起码也是个有所了解的,至少随便糊弄肯定不行,于是一点不敢怠慢,谨慎地说道:“两倍到三倍左右。”
两三倍的倍率,算是最基础版的伽利略望远镜,放朱由榔前世也就是个小孩子的玩具而已。但是在现在,说是军国重器可能有点夸张,但对于行军打仗来说,那绝对称得上有帮助。
“你们荷兰人已经申请了专利了吧?”
德波尔更是吃惊,这种事情出了欧洲既没人知道,也不可能有人关心,当即解释说不用管这些事情,陛下让咱们造咱们就造。
“只会造这个吗?牛顿式望远镜会造吗?”
这个荷兰人有点迷惘:“牛顿是谁?”
这也不怪他,现在的艾萨克爵士才五岁,离他进剑桥大学还有十三年,离那本旷世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还有近四十年。
“看来是指望不上了”,朱由榔想道,什么蒸汽机,什么反射式望远镜,什么三大定律,等以后再说吧。
“唔,只要能造就好”,他打了个哈哈,换了个问题:“一支望远镜在壕镜澳市价多少?”
“换算成明国的计量方式,大概三五十两银子的样子。”
还好,不算特别贵,朱由榔的计划是第一期装备一百支,每个游击或者参将级别的都要配备一套。这样算下来也就几千两银子的成本,而且因为是自己加工制造,所耗应该还会更低。
“那你呢,范迪克,你会做什么?”皇帝转头问向另一个荷兰人。
“尊贵的陛下,我能用双手造出一只怀表的所有零件!”范迪克挺起胸膛骄傲地说道:“从发条到齿轮,除了玻璃表面都能造!”
“那造一只需要多久?”
“每两个月就能造一只!”
朱由榔差点晕倒:你这也太慢了吧?于是赶紧问对方,有没有熟悉的朋友也会制表的,或者能不能联系到帮手。不然按这个效率,等到杀进紫禁城、夺了那狗皇帝的鸟位都造不了几只出来。
范迪克当即表示能联系耶稣会,能再派几名同僚过来,到时候价格好商量。
“再找三个人吧,其余的杂活朕可以安排学徒工给你们帮忙。”
当然这个学徒工显然是高科技国产化的第一步,朱由榔也不藏着掖着,直说凡是培养出一名独当一面的技师,便给对方加百分之二十的薪水;培养出的团队达到二十人以上,直接授予大明的官位。
两个破落户刷马桶刷得要吐,哪里还顾得上什么“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一脸的喜笑颜开,当即答应。
送走两个荷兰人,便想安排工部立刻开展研制工作。但是现在大事小事都要找宋应星,实在是耽搁他的研究。下面虽然有个郑安,也只是负责营造这一块,其他事情就没有个抓总的人。
没办法,这种事情不能皇帝一个人头疼,于是吏部尚书这个组织部老大又被叫到了宫中。
“陛下可是对耶稣会来人不甚满意?”瞿式耜小心翼翼地问道。
“没有!很满意!”朱由榔并没有提及荷兰人的事情,反而问了个不相干的话题:“瞿爱卿得帮朕找个人。”
“陛下要找何人?”
“如今朝中,有没有如此一人,他喜穷理极物,又学识渊博,同时还不排斥泰西之物?最好是天文地理、律数物理、医技药学都有涉及,作学问又能兼容并蓄、视野开阔,能有独立见解,又能不耻下问、海纳百川?”
话一说出来朱由榔就想扇自己嘴巴子,这不跟三体里罗辑找老婆的条件一样吗?又要白,又要瘦,又要本科以上,又要博士以下,要高知家庭,要父母和睦,要喜欢穿素色衣服,衣服上还带白色花边儿,就像垃圾堆里长出了一朵百合花,最后还tm只要身高一米六。这能找得到?
“算了算了,等一下,朕改改条件,这样子找怕是找不......”
“有的。”
......
此刻朱由榔看瞿式耜的表情,应该跟南迦帕尔巴特峰的奢豪山庄里,罗辑看史强的表情一模一样。
“这样也行?”
瞿式耜点点头:“据臣所知,礼部侍郎方以智倒是符合。”
“礼部?”
朱由榔这个纯血理工男,一开始就没把礼部放在眼里,除了跟吴炳讨论过纪念碑祭祀的事情之外,基本上就没有关注过礼部有哪些人才。
“都是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这就是理工科出身的皇帝所固有的偏执,一开始对礼部的印象就没有很好。
人家方以智可是跟丁魁楚等人一样有从龙之功的功臣,身为翰林院侍讲学士、东阁大学士的他不仅涉足自然科学,诗词歌赋也是信手拈来,出过诗集,写过剧本,甚至还会教伶人唱戏!
这下朱由榔想起来了,之前被吕大器科普阳门大阵的时候,就提到过方以智的《物理小识》。
“礼部侍郎啊......改成去工部任职吧!”
结果到最后这个礼部还是没有入得皇帝的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