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派来的斥候自然逃不过十旅的耳目,毕竟十旅负责巡逻侦查的士兵手里都是配备着望远镜的,在视野上占据着绝对优势。
最近频繁出没的建奴斥候迅速引起了十旅士兵们的注意,并在第一时间将这种情况上报给了陈桦杉。
陈桦杉得知消息,自然也是十分重视,此前这周边的部落还与我军一样,都处于守势,双方都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对对方进行警戒性侦查。
而如今突然出现大量敌军斥候,如此频繁地突入我军势力范围之内,近距离来侦查我军情况,一般来说,这是发起进攻前的征兆。
陈桦杉当即下令,派出一支侦察连,扩大侦查范围,摸查周边部落的情况,查清楚这些敌军斥候到底是谁派出来的!
本来以十旅士兵的能力,要抓几个斥候回来也是不成问题的,但陈桦杉还是决定先不打草惊蛇,不如就利用这些斥候,顺藤摸瓜,查出他们身后的主子来!
陈桦杉倒是没想到这些斥候是皇太极派来的,也没想到建奴的主力部队竟然距离我军已经不足千里,他还猜测,是不是附近几个鞑靼部落不老实,悄悄联合了起来,打算对我军不利呢!
因而,陈桦杉感觉事情还在自己的掌控之内,区区几个鞑靼部落根本就掀不起什么浪花儿来,以自己十旅现有的兵力完全可以应付,他自然也就没有向李炼钢和朱兴明上报。
不过对敌军情况产生误判的可不仅仅是陈桦杉,皇太极也被他派出的那些斥候所带回来的情报给误导了。
这些斥候重点对木塔里山卫和台州所一带进行了侦查刺探,且因为十旅新修筑了不少堡垒和岗哨据点,防御网络大幅扩张,导致他们不敢轻易上前,无法近距离侦查木塔里山卫和台州所。
因此,这些斥候别说发现驻扎在安乐州南边的大军主力了,就连木塔里山卫和台州所里具体有多少兵力,也都是他们根据自身经验推测出来的。
所以皇太极最终得到的消息是,敌军驻扎于木塔里山卫和台州所,共计约有两万人!
皇太极自然也不会全然听信这些斥候探得的消息,他也是有自己的判断的,他推测,若是敌军在木塔里山卫和台州所的驻军就又两万的话,那么敌军的总兵力可能得有三四万上下。
毕竟敌军既然是从北山而来,如今打到了木塔里山卫和台州所一线,这沿途的卫所兵站自然都已经被敌军攻占,单从木里吉卫到木塔里山卫和台州所一线,沿途就有六七个卫所,每处卫所有敌军一两千人驻守的话,加到一起也得有大概四万人了!
如此一来,皇太极的心里就有底儿了,他现在手中的八旗军就还有五万余人,又有不少投降的明军和俘虏的汉人,少说也能再凑出一支万人部队来,这样自己的兵力就将达到六万!
六万对四万,优势在我!
想到这里,皇太极心神稍定,情绪也比起前几日来好得多了。
自打乌仆达把消息送到之后,他这心里就跟着了火一般,而且往回赶的这一路上,也不断接到从沈阳城派来的求援急报,这无疑更加剧了他内心的焦惧。
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管是乌仆达,还是从沈阳城发来的告急文书,都把敌军描绘得神乎其神,皇太极这心里可是一直都是没底儿的,甚至他也没有足够的信心,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战胜敌军,守住家国。
现在自己总算是能够亲手揭开敌军这神秘的面纱,一睹真容了,就目前斥候们探得的情报来看,不管是乌仆达,还是沈阳城方面,对于敌军都难免有些夸大其词了嘛,想必也是被来势汹汹的敌军吓破了胆,慌了神!
虽然两军还未交战,皇太极不清楚敌军的战力到底如何,但至少从兵力对比上来说,自己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
自己亲率六万大军来袭,而敌军的四万兵力却仍然分散各地,木塔里山卫和台州所两地的兵力最多只有两万人而已,就算敌军的士卒再厉害,再能打,他们还能以两万人,抵挡得了自己的六万大军不成?
心里有了底儿,皇太极自己不会再有什么犹豫,以皇太极多年征战的心得,要战胜敌军,首先就要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若是等敌军察觉到自己了,有了防备,反倒难办了!
因此,皇太极当即下令,全军开拔,急行军至台州所西侧科尔沁部右翼中旗一带,此地距离木塔里山卫和台州已经只有区区百里了。
这几天,皇太极一方面等候派出去的斥候们搜集情报,一方面徐徐进军,缓速前进,也让从出关之后就马不停蹄赶了上千里路的八旗军得到了休整,此时不论人马,都恢复了体力和精力,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在台州所西侧的科尔沁部右翼中旗一带安营扎寨之后,皇太极马上命人将那些投降的明军补充到各旗部队之中,同时从俘虏的汉人中挑选丁壮,发给兵器,按照八旗制度编成一支新军,并由满人担任军中将领。
与此同时,陈桦杉派出的侦察连也已经通过跟踪建奴斥候发现了皇太极的部队,派人将消息送回台州所的同时,还密切监视这皇太极部队的动向,并实时向台州所方面汇报。
陈桦杉听闻竟然是建奴的主力部队回援了,也是当即派人将消息送往了我军主力大营,同时也马上做好了抵御敌军进攻的作战准备。
说实话,陈桦杉现在还真有点儿紧张了,虽然这一路上遇上的建奴部队都是不堪一击的,但是敌首所率领的敌军主力,想必定然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而且,在兵力上,他也是处于绝对的劣势,现在这木塔里山卫和台州所只有他十旅这一个旅的兵力在驻守,满打满算一万来人,那敌军的兵力可是多达五六万啊,这差距未免也有点儿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