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秋蝶

西城的风

https://img.ppxs5.com/fa/da/b72b45f52b.jpg

首页 >> 汉秋蝶 >> 汉秋蝶最新章节(目录)

第39章 墨凡顿悟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墨凡倒吸了一口冷气,他从来不曾想过教授墨家学说有可能引起当政者的恐慌进而采取极端措施,真到了那一步将是墨家不能承受的损失。想到前天自己才和墨曲定下了墨学为根,实用技术为枝叶的教学理念,从未想过这种理念存在的政治风险。但是放弃教授墨学,等于放弃把墨学发扬光大的梦想,包括自己在内的墨家子弟能接受吗?尤其是那些把墨学说视为生命的墨家文道子弟。

墨霏知道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毕竟牵涉墨家后世发展的大问题,自己也得犹豫再三。过了十几分钟,墨凡才长出了一口气,又叹了口气说道:“你的这番话不但让我明白学堂该怎么办,也让我找到了墨家学说不受朝廷待见的原因,立场不同的两个人无法真正的站在一起,就像君王不可能接受墨家学说”。

“其实不用那么悲观”,墨霏笑了笑。墨凡的话已表明了态度,知道可能的风险还要强求非智者行为,作为领导墨家数十年的人肯定要考虑墨家的未来。于是墨霏接着说道:“我们只是不在学堂里教授墨学,并非放弃墨学,或者说给墨家学说换一种活法,就像法家那样,寻找一种适合墨家学说生存发展的道路”。

“像法家一样的道路?”墨凡疑惑的看着墨霏。

“没错”,墨霏笑了笑说道:“你已经知道我们其实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时代,自然知道一些你们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也不想因为自己而把历史改得面目全非,所以发展一种学说并非只有一条路可走,如果这条路走不通,走下去可能是死路一条,墨家还要坚持吗?”

墨凡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你们不属于这个时代,才相信教育是改变这个世界最有效的方法,如果没有墨学作为根基,如何才能开智?”

“有时候做比说更有说服力,精通墨家百工的人,不一定非得精通墨家学说。墨家学说的本质是给人一种认识自然与社会的观点与方法,属于意识的范畴。这种意识必须通过行为才能起到认识并改造自然与社会的作用。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是因为统治者不愿看到被其统治的百姓拥有与其相左的意识,所以这种方法存在巨大的风险。思想可以改变一个人,行为同样可以,行为带来的利益甚至能够改变统治者的认识。就像造纸,一个人学会浸沤原料,打浆和匀纸等工艺就能造出一张纸,与这个人懂不懂兼爱与非攻的思想没有直接关系,却对社会有益。一个人信仰墨家思想,不一定非要站在大街上告诉别人他信仰的学说是多么伟大。把耕种技术传至天下,让天下人都有饭吃;把纺织技术传至天下,让天下人都有衣穿,甚至让匈奴等异族不再为生存担忧。这样做不是放弃了墨家思想而是换了一种方法传播墨家思想。只要我们的老师用行动去教授思想,比如在墨子学院,让学子感受到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个体,只是承担的责任不同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种基于行为上的认知会在学子心里扎根,相信他们用学到的知识谋生的时候,会把这种认识自觉的传播下去。你还担心墨家思想没有市场吗?”

墨霏没有说话默默的思考墨霏的话。墨霏想趁热打铁,喝了口茶接着说道:“我想区别你肯定能想清楚其中的不同,当然你也可以考虑教授农耕百工和墨家倡导的兼爱与非攻有什么不同?”

墨凡没有作声,墨霏站起身说道:“你先考虑,刚才听到你和墨曲谈论水车动力不足的问题,我过去看看”。

墨凡点了点头。墨霏来到水车工地找到了墨曲,看着渭河岸边缓慢转动的水车,心里有了主意,影响水车转速和扭力的因素只有水流的速度,这段河道的水流速度太低,水车无法产生足够的扭力,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提高水位,通过水流的落差产生的力量推动水车,从而获得足够的扭力”。

“提高水位?”,墨曲的眼睛一亮,旋即又摇了摇头说道:“雍城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地势虽然西高东低,但是相对平坦,渭河水流平缓,即使筑坝也很难提高水位”。

“用不着筑坝”墨霏笑了笑。学堂在雍城西南三十多里的地方,向西二十多里应该就是古陈仓,山地居多。墨霏指着西边目力可见的大山问道:“渭河是不是从前面的大山而出?”

“没错”,墨曲说道:“大山距此处有二十多里,你想把水车架设在那里,那里水流倒是比较急”。

“不用,我先去看看”,墨霏让人牵马过来,上马向西而去,沿渭河有一条宽约数百米的盐碱滩,土地比较平整,地势向西逐渐抬高,过了第一道起伏的山坡,往西全是连绵的大山,渭河沿山间谷地向东而去,学堂附近的巨大水车已看不见影子。墨霏感觉从这里到学堂附近有明显的落差,从这里引水可以事半功倍,只要把水引到渭河北岸的盐碱滩,就能把无法垦种的盐碱滩改造成良田。回去的时候墨霏下马仔细的看了看盐碱滩下面的土质,心里有了主意。回到架设水车的地方,墨曲还在一脸期待的等着她。看她回来急切的问她可有办法?

“有办法”,墨霏指着渭河北岸的盐碱滩问墨曲这些土地是否有主?

墨曲摇了摇头说道:“别院向西沿渭河北岸都是盐碱地,渭河北岸地势较高,洪水来临的时候只能漫过南岸,把南岸盐碱滩上的盐碱冲走,所以有人在南岸开垦出一些土地,但是有时候会受到洪水的威胁,加上盐碱的影响产量较低。河面离北岸河堤有三丈多的落差,洪水无法漫过河堤无法冲走地表的盐碱,一直无人垦种至今还是无主之地”。

“这就好办了”,墨霏指着远处的大山说道:“我有办法一举两得,但是工程量比较大,一旦完成不仅可以得到上万亩有水浇的良田,还能解决水车动力不足的问题。可以在渭河出山的地方开凿一条水渠把水引到这里,一方面可以用水改造盐碱地,另一方面水流回渭河可以产生巨大的动力,可以推动水车带动纸浆机工作。开凿一条水渠解决两个问题,岂不一举两得”。

墨曲大喜过望,不过马上又一脸奇怪的看着墨霏,他犹豫了一会说道:“以前有人用过水冲掉盐碱的办法,效果不是很好,雨季一过地里又会返碱,没几年到这里垦荒的人都走了”。

墨霏笑了笑。现代社会的永州墨家寨是一个农业村寨,墨霏自小受到农耕熏陶,加上掌握的现代知识,这些问题对她而言没有任何难度,墨家寨就曾经改造过盐碱地。于是墨霏说道:“用水把表面的盐碱冲掉当然不行,盐碱地通常需要三到五年才能改造成良田,为此需要双管齐下,一是持续的灌溉与排水,二是通过多种方式增肥改变土地的盐碱性质”。

“哦”,墨曲一听来了兴趣问具体怎么做?

墨霏将盐碱地的改造方法告诉了墨曲。操作起来并不难,第一次浅耕一尺五大水漫灌,排水后等土壤表面干透返碱,进行第二次深耕二尺五再次大水漫灌,排水后等表土干透返碱,进行第三次深耕三尺以上大水漫灌,排水后等土地自然干燥。这个过程差不多需要一年时间。第二年开春再一次深耕大水漫灌以后种植豆类作物,施用农家肥,不等到豆熟就把豆秧通过深耕埋进土里。第三年也是如此。普通盐碱地经过这样改造,第四年就可以种植粮食作物,也可以继续种植豆类保肥,保肥时间越长,对粮食产量影响越小,当然也可一直种植豆类作物,甚至可以种植牧草。

墨霏讲完,墨曲长出了一口气,说道:“从方法上看,这种方法并不难,但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却是不可承受之重,别说三五年没有收成,哪怕是第一年颗粒无收,许多人也会倾家荡产,难以为继,这就是许多人看着渭河丰沛的水资源和平整的土地却浅尝辄止的原因”。

墨霏点了点头说道:“盐碱地的改造不是一家一户所能承担的工作,可以把这项工作当作学堂为造纸开渠的副业,也是一种尝试。你先考虑如何开渠,有了水渠才有可能,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这个不难”,墨曲点了点头,“这里的土质松软,开渠并不困难,我马上安排下去,尽快落实”。

“好”,墨霏想了想提醒道:“开渠的时候要考虑渠首的引水堰和渠尾的水车架设。墨凡说你想用墨家机关常用的齿轮传动,建议你考虑一下软性传动方式,比如用牛皮制作皮带套在水车和打浆机的圆轮上进行传动,制造的难度和成本低很多”,墨霏说着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示意图,一大一小两个圆轮被一条皮带连起来,先确定打浆机受力轮的大小,再根据水车动力的大小决定水车传动轮的大小,两个圆轮直径比值越大,打浆机的转速会越高,打浆的效果和效率也会越好。

墨曲想了想,拿着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边画边说道:“这样一来,打浆机的罐体就不能是这个样子,而必须是这样”。墨曲在地上画了一个横置的罐体,画出了水车和一根长轴,这样一改似乎更加合理。墨霏心中不由赞叹,不愧是墨家工坊的掌门人,对于机械的理解和领悟能力果然一流。相信他在建造世界上第一条造纸生产线的时候,一定会推陈出新。

帮助墨曲梳理了思路,墨霏回到了跨院,看到房门依然紧闭,墨凡还在沉思。她不想打扰墨凡,打算离开的时候听到房门吱呀一声,墨凡一言不发的走了出来,仰头看着把大地染成一片金色的夕阳,喃喃说道:“欲普照万民,就要有阳光一般只愿付出而不计回报的精神,无论墨家、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没有这种精神,心中所想不过是一种自我欺骗的说辞”。他看着墨霏接着说道:“你留给我的问题我想清楚了,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答案?”

“不是我想要一个答案,而是你需要这个答案”,墨霏知道墨凡应该做出了选择,也想知道墨凡因为无奈选择了妥协,还是真正领悟到什么。于是让墨凡说下去。

墨凡没有直接说出结果,抬头看着即将落山的太阳说道:“生存是第一需要,如果生存的需要都不能满足,暴力是比道德更有效的避免自相残杀的手段”。

墨凡的回答好像和这个问题毫无关联,但是墨霏知道没有比这个更好的答案了。能认识到这一点说明墨凡想通了,一语道破了残酷的现实,盛世的真相不过是危如累卵的歌舞升平,如果超过一成的大汉子民为生存发愁,大汉拿什么支撑盛世门面,如果超过三成的大汉子民为生存发愁,秦末那样的乱世就能一触即发。想到这里,墨霏不得不佩服那个被冠以雄才大略的汉武大帝,他一定洞穿了问题的真相,但是却没有办法彻底解决大汉所有子民的生存问题,于是炮制了阳儒阴法为目的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惊天骗局,正好解释了暴力是比道德更有效的避免自相残杀的手段的观点。

这个发现让墨霏唏嘘,同时意识到我们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只是她没有想到,自从了解到中行月向匈奴转运生活物资,我的目的就从说服汉武帝放弃阳儒阴法的策略变成以自己掌握的知识影响和改变大汉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彻底解决大汉百姓的生存问题。虽然我不知道这种改变对历史的影响,但是没有暴力手段如何才能避免自相残杀,我们的选择其实是唯一的。

墨凡放下了以墨学为根的教学思想,剩下的事情就不用操心了,相信以墨凡的智慧和阅历知道该怎么做。第二天一早墨霏赶回雍城墨家。让墨雨把墨凡的观点转达给墨家文道的各级代表,以巨子身份强调了墨家自即日起韬光养晦。这些文道子弟显然无法理解年轻巨子的决定,墨雨搬出了墨凡的话:“生存是第一需要,如果生存的需要都不能满足,暴力是比道德更有效的避免自相残杀的手段。”

墨雨说完环顾众人一眼说道,“这不是墨凡一时兴起而是经过长期思考得出的观点,诸位都是墨家文道的翘楚,应该清楚其中所含的深刻道理。远的不说,就说创办墨家农工学堂,大家都认为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但是生存同样是墨家的第一要务。韬光养晦不是要放弃墨学,而是换一种方式发展墨家学说,尤其是工学方面。改变数百年来墨家试图让统治集团接受并以墨家学说管理国家的想法,走一条通过农耕和百工的发展提升华夏民族生存能力的道路。如果你们明白这样做的意义,就会明白墨凡的良苦用心,只有解决了生存这个第一需要,墨家学说才能迎来春天”。

看着眼前十几位一脸倔强的墨家文道代表,墨霏终于理解墨凡不愿意回墨家总堂的决定,这些人用一生研究和发展墨学有他们的骄傲,他们想不到半年以后他们引以为傲的墨家学说将成为大汉王朝首先取缔的对象,墨家也将不可避免的走上衰落之路。创办墨家农工学堂,对外声称不再发展墨学,可能是唯一能够拯救墨家学说让墨家学说有机会发展并传承下去的机会。作为墨家子弟,墨霏也有身为墨家人的骄傲,但是如果这种骄傲有可能彻底毁掉墨家学说,她会毫不犹豫的放弃这种骄傲。看着眼前这些迂腐的墨家文道弟子,墨霏真想告诉他们正是他们的骄傲使得他们引以为傲的墨家在以后的历史岁月中失去了墨学的支持,成为彻头彻尾的游侠组织,后来的文道只能简单的重复先祖墨翟的思想,墨家学说并没有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突破。

文道宗师不同意这个决定,他向前一步说道:“墨翟创建墨家学说至今已有数百年,墨家学说虽为百姓代言,未曾受到君王的青睐,但是也没有受到针对性的打压。如今大汉正逢盛世,社会安定,朝廷有什么理由打压墨家,况且墨家为广大百姓,为国家的基础群体代言,朝庭更没有打压的理由,我们觉得巨子和墨凡多虑了,相反我们认为应该抓住正逢盛世的时机,大力发展墨家学说,若取代黄老和儒家成为大汉朝堂的正统思想岂不圆了先祖墨翟的夙愿”。

文道宗师说完,一众文道齐声附合:“宗师说的对,请巨子收回成命,墨家应该借创办农工学堂,大汉百姓共享墨家百工技艺的契机,趁机扩大墨家学说的影响力,创造取代黄老和儒家思想的群众基础”。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