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你越狱了?”
说话的是张仪:“突然从牢房中消失,肯定会把李斯吓得半死。第一次使用传送符是不是很震惊?”
李斯才没吓得半死,不过吓倒是吓到了。
因为韩非触发特殊任务,而有了历史聊天群的公告提示声音,陆陆续续有二十多人上线。
但有些人发现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又下线去。
现在,还在线的只有十二人。十二人,有人说话,有人看热闹。
“韩非啊,千万别去嬴政那里。到大汉来,朕求贤若渴,定会重用你,朕与你共治天下!”
汉高祖刘邦对韩非说道。韩非距离他的时间也只有几十年,韩非的才能到了大汉,也能得到施展。
张良隐居了,只有一个萧何,刘邦觉得不够。而且萧何年纪不小了,以后用韩非来接班正合适。
更何况,韩非也在历史聊天群中,能获得万寿果,活得更长。要是能来大汉,以后顶替萧何,与刘邦会更加配合密切。
隋文帝杨坚邀请道:“大隋,随时欢迎韩非到来。”
杨坚没刘邦和嬴政热情,毕竟韩非的才华更适合他们,若是来到大隋,那就不一定了。
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女皇武则天,明太祖朱元璋等帝王也明白。韩非在历史上很有才能,不过那是在那个时代,并不一定使用与数百年,上千年后的朝代。
即使要运用,也必须变通,与各个朝代的需求相结合。
死搬硬套,肯定不行。
“多谢诸位好意。”
被众人看重,邀请,韩非心里感动,但他有自己的考虑:“韩非想先看看,以后再做打算。刚刚来到大秦,想走走看看。”
来到大秦的事情,韩非没有隐瞒。
“你来了大秦?”
秦始皇嬴政本来想说邀请韩非到咸阳宫,但觉得还是算了,韩非都说明白,不能勉强:“大秦,已不再是历史上的大秦。朕已经改变历史命运,大秦也一样,日新月异,万象更新,朝气蓬勃。你四处看看,定不会令你失望,相信会理解朕大一统的意义所在。”
虽然秦始皇嬴政如此说,但韩非没亲眼见过,他现在不会相信。
不过,看过华夏历史书后,韩非知道,秦始皇嬴政的大一统思想是有很远大的历史影响力的。
特别是废除分封制,采用郡县制,韩非十分赞同。
“韩非会认真去感受。”
韩非回道,然后准备下线:“正好遇见一个村落,准备去看看。诸位,韩非告辞。”
临了,汉高祖刘邦说道:“大汉比大秦强多了,韩非,可要多来大汉看看。”
“会的。”
韩非应了一句,然后就下线去。
嬴政和刘邦心里都叹气,他们有预感,要想留住韩非恐怕不容易。
“韩非,不是一般人,有自己的思量,不可勉强。”
隋文帝杨坚说着宽慰的话。
然后换个话题,说道:“大隋第一批耕种的玉米已经收获,只是玉米的产量似乎与粟谷差不多。不知,你们那里如何,还是说朕这里除了差错,不是说玉米产量比较高吗?
上次,在燧皇世界,朕了解过,燧皇种植的玉米产量可是粟谷的好几倍。为何到了朕这里,就如此差?”
本来满怀期待的,结果种出来的玉米产量却和粟谷差不多,亩产两百斤(现代的斤)左右,令杨坚大失所望。
玉米产量和粟谷差不多?
张仪微微诧异,他从朱元璋那里换来的玉米已经种下,心里可是很期待玉米高产的……现在心里拔凉拔凉的。
玉米,粟谷,水稻等的耕种时间都在一起,扩大玉米的种植,就会减少其他的耕种面积。
玉米产量与粟谷一样,玉米是粗粮……怎么感觉都得不偿失啊!
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女皇武则天,明太祖朱元璋都是种植过玉米的,应该很清楚。
“真的如此?……那还有必要种植玉米吗?”
宋太祖赵匡胤有些庆幸,好在大宋还没有开始种玉米。将来是否种植,都是个大问号。
燧皇开口说道:“我种植的玉米种子,来自于群主,玉米产量是粟谷的数倍之多。至于你们为何产量低,我不知道。”
燧皇的玉米,水稻,粟谷等种子都是群主王宇提供的,条件是燧皇需要把富余的粮食便宜交换给群主王宇。
在原界,农作物的种子也是由群主王宇提供的,而且还提供了一些有机肥料。
原界的粮食产量,那是最高的。
“难道是种子的问题?”
隋文帝杨坚疑惑,已经在怀疑是不是朱元璋在玉米种子上动了手脚。
明太祖朱元璋不得不站出来解释:“杨坚,玉米产量和粟谷差不多,实属正常,嬴政,刘邦,李渊,武则天他们都一样。而且,朕已经向他们解释过。只是,忘了提醒你。”
他哪是忘了啊!
卖种子的时候,朱元璋可是故意不提的,不然恐怕会卖不出去。
其实朱元璋也很无奈,当初第一批玉米种子是群主王宇提供的,数量有限,后来的种子就是从第一批种出来的玉米种选出来的。
加上古代肥料有限,品质低,导致玉米产量越来越低,最后稳定下来产量就和粟谷差不多。
朱元璋也想找群主王宇继续换玉米种子,可是需求量太大,群主王宇拒绝了。
无奈之下,只好用种植出来的玉米作为下一次的种子,种子品质也就越来越差。
“朕这里一样,玉米产量与粟谷相差不大。”
秦始皇嬴政说道:“不过,这不能否定玉米的巨大运用。玉米耐旱耐涝,许多不适合耕种粟谷的田地,便可种玉米。
如此,便能大量增加耕地。适合种粟谷的田地就种粟谷,毕竟是主粮。其他旱涝多的地方,就多种玉米。
而且,适合玉米耕种的土地远远多于粟谷。大量种植玉米,耕地便能大量增加,自然就会是粮食大量增加。”
玉米种子品质低,产量与粟谷差不多,还是粗粮。但是,玉米耐旱耐涝,了耕种的土地有许多,不必取代粟谷的耕种面积,就能增加许多耕种玉米的土地,从而使耕地面积总体大幅度上升,也就使得粮食总量大幅度增加。
所以,在温饱都满足不了的时代,即使玉米产量与粟谷一般,但推广玉米耕种是很有必要的。
“正是此理!”
唐高祖李渊说道:“种玉米,在于可以扩大耕地。除了玉米,红薯和土豆的产量是很高的,尤其是红薯产量是粟谷的五六倍之多。”
红薯产量如此之高?
隋文帝杨坚,张仪,宋太祖赵匡胤等人惊讶。
群主王宇也在线,这时解释道:“燧皇那里因为玉米种子需求不大,我能提供。但是,量太大就没办法。在华夏帝国,玉米产量也和粟谷一般。
粮食种子都可以改良的,诸位可以试试。”
想想,大秦,大唐,大宋,大明……都是一个庞大的王朝,每一个需求的玉米种子那是巨大的。
王宇可没办法从现代世界弄这么多种子给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