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芳华

明扬四海

https://img.ppxs5.com/b5/81/16a499965f.jpg

首页 >> 大明芳华 >> 大明芳华最新章节(目录)

第四十九章一条鞭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翌日清晨,陆炳从床上坐起,想起昨日王玉的绝美容颜,不由得一阵心疼。那有什么一见钟情,都是见色起意。

王玉身材高挑,英气十足,与范星月这种柔弱的性子完全不同。

“唉。可惜了,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陆炳心中懊悔,连着摇头,这才将她的身影从脑海中挥去。

起床洗漱一番后,陆炳径直来到南镇抚司。刚一入内,就有人与陆炳行礼:“陆千户。”

陆炳笑着摆手:“副的,副的。”不过,他脸上表情出卖了他,同时腰杆子也不由得挺直了几分。

走了约莫十分钟,陆炳赶到自己新的办公地点。这比起此前大了一半,屋内的装饰也豪华了些,最关键的是,这里的位置好,比起之前方便不少。

这天刚过了当值时分,韩成,王虎,沈炼等人便一起涌入陆炳的官署。此刻,这几人脸上笑得灿烂。

陆炳冲着几人恭贺道:“恭喜三位了,韩百户,王百户,沈百户。”

三人连忙对着陆炳拱手道:“多谢大人提拔。”

陆炳连连摆手:“这都是你们该得的,”

紧接着,又与沈炼露出歉意,道:“沈炼,你那两个兄弟,这次名额有限,所以我就...,不过你放心,我会从其他方面补偿。

你去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沈炼赶忙说道:“我大哥和三弟知道大人已经尽力,况且他们也从小旗升到总旗,不算大人食言。”

陆炳摇摇头,道:“我说的百户那就是百户,我先给他们一人拿五十两银子。等日后有了空位,我再将他们的名字报上去。”

交代三人几句后,陆炳出了南镇抚司衙门,直接往王家奔去。那天与王守仁彻夜长谈后,王守仁对陆炳来了兴趣,因此让陆炳回京后,务必再去找他一次。

一路走,一路问,跌跌撞撞总算来到了王守仁府邸。陆炳打量了一下,随后对着守门的守卫拱手道:“二位,还请通报一声,陆炳来拜访新建伯了。”

守卫回道:“您就是陆公子?我们老爷打过招呼,您来了直接进去就行。”

陆炳点点头,随后那家丁带着陆炳来到一个管家打扮的人面前,管家领着陆炳往王守仁的书房走去。

管家冲着里面喊了一句:“老爷,陆公子到了。”里面立即传出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陆公子,我就先下去了。”管家对着陆炳笑道。

“嗯,多谢。”

说罢,陆炳走到门前,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入门后,只见王守仁身穿白色长衫坐于桌前,仿佛天上仙人一般。

王守仁见陆炳进来,笑着挥挥手,道:“坐吧。”陆炳对他行了一礼,与他对立而坐。

二人对视一眼,陆炳感受到莫大的压力,很快便败下阵来,将目光移向别处。

王守仁轻笑一声,随后缓缓开口:“你上次说的税法改革,是何意?今天再与我说说。”

陆炳思考一番,道:“新建伯,你可知道如今大明有多少种税?”

王守仁在脑海中搜寻,眉头紧锁,最后摇摇头:“这个我倒是不记得了。”

“我也不记得。”陆炳笑着说道。“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就是大明的税异常的繁琐,种类繁多。不仅加大了官员的工作量,也加大了百姓的负担。”

王守仁一脸疑惑,道:“这为何还能加大百姓负担?这税不都是固定的吗?”

陆炳抛出一个例子,道:“假如一个打渔的人,朝廷规定他每年需要上交一百条咸鱼。

到最后,他上交的咸鱼肯定不止一百条。

因为官员们会借口成色不好,让他再拿些咸鱼来,至于多的东西,自然就进了官员口袋。”

王守仁一拍手掌:“对,这些官员压榨百姓,无所不用其极。”

陆炳跟着点头:“所以,若是都统一用银两折算,既能避免了粮食堆在府库糜烂。朝廷也能多些银两整顿边防。大明的百姓少些负担。”

这就是“一条鞭”,历史上最早由桂萼于嘉靖九年提出,当时只在少部分地方实行,直到张居正时代这才推广到全国。

王守仁一脸震惊,陆炳见状又接着说了起来:“这改革好是好,不过阻力太大,牵扯到无数人的利益,稍有不慎就会跌入万丈深渊。”

“自古改革必会触及到权贵们的利益。”王守仁沉声道。“你怕了?”

陆炳正色道:“怕!”

顿时,整个空间都安静了,二人四目相对,场面异常尴尬。

良久之后,陆炳这才开口:“新建伯,我在老家的时候,看着官吏们粗暴征收课税,这才有此想法。

我位卑职低,这种事情,自然有阁老们去操心。”

“砰!”王守仁重重地一拍桌子,面色通红地怒吼道:“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陆炳回击:“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咳咳......”王守仁差点没被口水呛死,他现在有些看不透陆炳。你说他贪生怕死吧,他亲冒箭矢,身先士卒。

说他不怕死吧,现在又畏畏缩缩不敢向前。

陆炳表示,这种政治斗争可比打仗恐怖多了,打仗最多不过就是战死,政治斗争一旦败了,全家就得遭殃。王守仁是天才绝顶,但是这做人的学问就差了些。

王守仁的人缘一直不好,不然按照他的资历,早就入阁了。关于王守仁未曾入阁有很多种说法,一说他的功劳大多是战功,不像是文官。

其实,历史上嘉靖三年,吏部荐杨一清、彭泽、王守仁。嘉靖念在杨一清支持他有功,因此对他颇为信赖。让杨一清领了左都御史,还兼任兵部尚书,提督陕西三边军务。

杨一清因为担心王守仁的才华威胁到他的地位,处处利用权力打击报复王守仁。王守仁一直被阻挡在内阁之外,实在可叹。

王守仁见陆炳畏缩不前,对着他苦口婆心地劝解:“此事若成,你流芳百世,后世都会铭记你的功德。”

陆炳回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王守仁来了脾气,一把抓起陆炳,道:“今日你若不答应我,就别想出去。”在王守仁的“友好交流”下,陆炳勉强答应。

出了王守仁府,陆炳摇头一笑,心中开始盘算,如何让杨一清松口,把王守仁送入内阁,这样自己也好多一分助力。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