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成了剑门关

九宫格夫妻

https://img.ppxs5.com/2d/a9/fe08dc9cdb.jpg

首页 >> 三国:我成了剑门关 >> 三国:我成了剑门关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十二章 君主立宪?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另一边,诸葛亮和那个“疑似鲜卑”的网红坐上了观光车,一边天天说地,一边看着山上美景,一时间也是怡然自得。

这个网红是有点水平的那种,时间虽然短,跟诸葛亮也讲不了太多,甚至大多都很缩略。

但诸葛亮毕竟智力奇高,又身居高位,每天脑子里想的都是政治这些事。

因此从极简的信息之中抽丝剥茧,倒是也能做到举一反三收获颇丰。

他也知道机会难得,历史大势这东西,简单知道一下就好,反倒是有些历史细节很是让他在意。

而此时他最在意的,除了未来疑似会发生的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之外,最重要的就只剩下魏延之叛了。

这毕竟是军中的第一人,此人一旦反叛,影响还是很大的,甚至直接颠覆了整个蜀汉政权也不是不可能。

那他自然没有不仔细问明白的道理。

“魏延叛乱啊,嗨,怎么说呢,性格使然吧,说白了,你这个诸葛丞相死后群龙无首,文武各有各自想法么,也是很正常的,说到底,这事儿跟你诸葛孔明也脱不开责任。”

“哦?我也脱不开责任?我如何脱不开责任呢?”

“蜀汉啊,名义上首府是在成都,实则首府早就是汉中了,这般宫府一体制在我看来其实隐隐已经有了君主立宪的雏形了,这个先进性是不可否认的。”

“君主立宪?”

“对,就是君主立宪,诸葛孔明就是刘禅的活宪法,可惜啊,诸葛亮的身后事安排的还是不够好,受到了时代局限的影响,虽有君主立宪之实,却无君主立宪之名,须知,名不正,则言不顺啊。”

诸葛亮闻言,若有所思。

“你们蜀汉的情况和其他朝代都不同,你们最大的特点就是,你们虽然有皇帝,可皇帝说了不算啊!诸葛亮虽然威望高,但那是基于他的人品,才能,名义上却仍是臣子,他的遗命,不具备任何法力效应啊。”

另一边,魏延找到的这个网红也同样在跟他侃侃而谈。

也真是巧了,俩人的观点居然基本是一致的,却是都把矛头给指向诸葛亮了。

“诸葛亮是千古奇相,他虽然忠心耿耿并未有什么僭越之处,我也不信他想过篡权夺位,但确实不可否认的是,蜀汉百官和兵士是只知相令而不知君命的。”

“他活着,他是刘禅的相父,这对君臣父子只要两人之间不生嫌隙,则宫府一体自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诸葛亮死了之后呢?”

“这诸葛亮还因为自命清高,守那君臣之节,假模假样的还想要在表面上尊重刘禅,让刘禅亲自安排他的身后事,他这是大错特错啊。”

魏延听了之后也是若有所悟,问道:“你的意思是,丞相给皇帝表面上的尊重,反而错了?他……篡位就对了?陛下对丞相莫非也是心有微词么?”

网红道:“那谁知道了,网上倒是有营销号分析,说是刘禅对诸葛亮早有怨恨,分析的还有鼻子有眼的,不过也都是瞎扯淡,这个问题扔三国论坛上保证网友能掐起来。”

“这种事,除非咱们能穿越回去问刘禅本人,刘禅还必须得说实话,否则没人知道他到底是敬是怨,不过他敬也好,怨也好,这都不是重点。”

魏延忍不住好奇问:“那什么是重点?”

“重点是,不管刘禅怎么想的,诸葛亮刚死的时候,蜀汉的那些重臣,谁会真拿刘禅当回事儿?

蜀汉多年来的政治军事中心早就在汉中了,有些个重臣可能压根就没去过成都,也没见过刘禅。

现在诸葛亮死了,刘禅他难道可以简单直接的仅靠一纸诏书,就将蜀汉的军政大权全都收回自己所用么?

难不成这汉中的上上下下,无论文武,都和他诸葛亮一样是守节知礼,谦退忠诚之人么?怎么可能呢?”

“难道诸葛丞相以为,蒋琬费祎,杨仪魏延之流,其才能,尤其是德行,真的和丞相本人一样值得信赖么?一份建立在执政者的高洁人品之上的君主立宪,焉有不败亡的道理?”

观光车上,诸葛亮面对慕容哲彦的诘问,一时之间,居然无言以对。

“诸葛亮要是真想做好交接,不是不行,那就需要在他临死之前,别去搞什么北伐了,而是直接带着他的十万大军,回到成都。”

“然后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将丞相府解散,将权柄依次还给刘禅,让刘禅早一点亲政,这样的话,等到诸葛亮死后,这份权力刘禅才接得住,蜀汉的政权也才能稳固住。”

诸葛亮闻言有些无语,道:“那就错过最后的北伐良机了,况且若是军政归于成都,恐怕大汉再也没有北伐的机会,如此岂不是背弃先帝遗志?这般愚忠,难道就是对的么?”

慕容哲彦闻言哈哈大笑,道:“看来兄弟你跟我的所见略同啊,我也认为,诸葛亮肯定没那么忠,他本质上就是个权臣么。”

诸葛亮:“…………”

“这就是诸葛亮的错处了,”

“三国时期,乃至于此前的两汉时期,历来都是以军权为重,从来都是大司马,大将军辅政,西汉时候的丞相,如周勃陈平之流,也都是军功立世,诸葛亮既死,凭什么不许人家魏延生出什么非分之想呢?”

“诸葛亮的所谓遗命,含糊不清,也没给蒋琬作为继承人铺路,蒋琬的资历不如杨仪,兵权军功不如魏延,刘禅虽是一国君主,但当了十几年的吉祥物还远离权力中心,这蜀汉没有发生一次大规模的内斗,只死了一个魏延,简直都是奇迹。”

诸葛:“…………”

“如果诸葛亮晚年死之前,真的明确了继承人,而且提前做好培养,最重要的是,将蜀汉的丞相任免,谁来当丞相,如果能够形成一套法度,让蜀汉拥有一套真正凌驾于刘禅之上的宪法,那自然就大不相同。”

“让我家丞相立下一个内部选拔丞相的规矩?”

魏延听这网红哥们这么唠,一时间也愣了。

“这不就是欺君了么?”

“欺君怎么了?不是说好了令出相府,祭由宫中么?又没人造反,你魏延要是当上了丞相,你会造反么?”

魏延摇头:“陛下远在成都,又并无掣肘大军之举,为何要反?”

“这不就是了,谁知道所谓的诸葛遗命是真的还是假的,蒋琬费祎拜相,资历上确实是有点不够格么,刘禅这个皇帝实际上是命令不动汉中的人的,这才以丞相遗命为借口,就坡下驴而已,况且当时魏延和杨仪应该已经都火并完了。”

“如果诸葛亮死之前能定下一个制度,说明了,哪种条件下,谁能当丞相,只要定的这个法子公平公正,你魏延,他杨仪,包括蒋琬、费祎、董允、姜维之流都没有异议,互相之间对这个法子认可,这魏延和杨仪又怎么会打起来?”

“事实上蜀汉自诸葛亮死后内部斗争一直挺激烈的,尤其是到了后期,成都与汉中的矛盾都公开化了,如果不是诸葛亮心软没有彻底限制死刘禅的权力,又怎会如此呢?”

魏延闻言,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原来万般不是,都是丞相的错,怪就怪他太愚忠了,对自己的身后事安排的不行啊。”

“原来如此,这么说来,我大汉最终亡于内斗,倒是本相的错了,慕容先生,是不是若是本相在临死之前真的立下这样一个,连天子都无法干涉更改的规矩来选丞相,这是不是就是你说的,宪法呢?如此,岂不是乱臣贼子?难道本相,唯有当个乱臣贼子,才是对的?”

“可这就是政治的进步,是文明的标志啊,哎~每次一想到如此,吾就不禁扼腕叹息,咱们中华文明,明明是有着早一千多年就先走上君主立宪之路的啊。”

诸葛亮闻言,默然不语,面色上却是不怎么好看了。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