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北伐朝鲜,朱元璋心服口服

蓝玛苔原

https://img.ppxs5.com/be/dd/70e7337558.jpg

首页 >> 大明:北伐朝鲜,朱元璋心服口服 >> 大明:北伐朝鲜,朱元璋心服口服最新章节(目录)

第30章 游说敌将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西京东门。

邓玉龙率五百精兵先登,与守城的高丽军副千户安承祐战作一团。

就在两边撕杀激烈时,朴惜英派出的潜入队伍,已经趁着城中混乱的功夫,集结隐伏在了东城门四周。

这一支潜伏军为首之人,乃朴惜英在婆娑城时的旧识,也就是关押姚广孝的狱典,此人姓洪,名大智,这名字取得甚是厉害,但实际上,此人的智力也就一般般,要不然,也不会只当一个狱典。

本来,洪大智没想着要入军,只想安安稳稳的当一小吏,过完这辈子。

但姚广孝这个假和尚,突然得了朱文正重用,并成为军中的智囊,朱文正对他器重有加,言听计从,这让洪大智很是失落。

在他看来,姚广孝除了一张嘴之外,没有别的本事。

既然朴惜英、姚广孝都能发迹,洪大智觉得,自己豁出去搏一把,立下功劳,也能得到朱文正的重用。

“走!”

洪大智眼睛盯着城楼的上空,当三枚礼花一样的信号弹升起时,他的心里热血沸腾。

两百敢死勇士穿着与守城军一样的铠甲,拿着一模一样的武器,跟着洪大智从隐藏的地方出来。

他们刚一出现,正被邓玉龙杀得连连后退的安承祐眼睛一亮,立时冲着洪大智叫嚷下令,让这一支生力军替自己挡一挡兵锋。

洪大智正愁接近不了守城将校,听到命令,立时带着几个亲信部众快步凑近跟前。

狱典之职,察颜观色比杀人更重要。

洪大智一向自诩能识人,唯一一次的失误,就是在朱文正面前,说了姚广孝的坏话,这也让他自责不已。

为了一击必中,洪大智这次也是选了麾下最为勇悍之人。

婆娑城的牢狱中,自有持勇斗狠的囚禁犯人。

其中最凶狠的是一个叫鲁五六的光头壮汉,此人倒是个汉人,早先跟着父辈从山东路逃亡到千山,算是世代猎户。

入狱的原因,是因为到婆娑城是售卖猎得的虎皮,结果被闲逛的鞑子狗官看中,想要强抢强卖,鲁五六也是愣头青,拿起一支铁棒,就砸翻了几人。

要不是朱文正恰好来到,鲁五六这会儿已经人头落地了。

既是猎户,杀戮也是常事。

鲁五六平时猎杀熊豹虎等大物,多用陷阱,危急之时,也是近身肉搏,大棒翻飞砸中对手的身体,如庖丁解牛,颇有心得。

所以,当他靠近疏忽大意的安承祐的一瞬,就立即举棒砸落,当砸到对方脑门时,临了还不忘用力下压了下。

就这一下,要了错愕中的安承祐性命。

鲁五六一棒砸翻安承祐,杀性冲天,胸中沸腾的战意已是再也控制不住。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

“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红巾战歌声中,鲁五六提棒在手,冲着高丽守卒的队伍中间直扑过去,他这一下子以一敌十,敌百,犹如鲁智深再世。

仅一瞬间,鲁五六又连杀三人,杀得性起时,更是长啸数声,犹如天上杀神下凡。

鲁五六在前,洪大智领二百敢死勇卒随后一拥而上,与正在攻城的邓玉龙前后夹击,将东门的高丽军杀得哭爹喊娘。

朱文正、姚广孝见夺城成功,立即下令全军压上,进入东门之后,主力由朱文正率领直接杀向北门,另分出一部,由姚广孝率领,前往西京城中的府库和粮仓等重要地方。

东门失守。

庆千兴还不知晓。

等他从败卒口中得知,安承祐被杀,城中已经涌入大批红巾军时,庆千兴眼前天昏地黑,险些跌倒在台阶上。

“快,快撤退。”

等庆千兴醒来,他已全无斗志,赶紧下令身边的士卒保护自己出逃。

“元帅,跑,往哪里跑?”

四周俱是喊杀之声,高丽军士卒胆气俱丧,一时间如无头苍蝇一般,带着庆千兴在城里乱窜。

好巧不巧,他们选择的方向,正是姚广孝这一路人马占据的地方,两军在西京城内的街道上迎面遭遇,庆千兴余部是一触即溃。

姚广孝一袭黑衣,骑着黑马,如同一尊地狱来的瘟神,指挥朴惜英、洪大智等人喊着高丽语,对庆千兴残部围攻。

不一会儿,已无斗志的高丽军士卒纷纷弃了兵械投降,只有庆千兴还直挺挺的站着。

“庆元帅,你已无路可走,还不束手早降?”

姚广孝哈哈一笑,于黑马上冲着庆千兴喊道。

高丽语,他在婆娑城时,也有说起,简单的沟通起来,完全不成问题。

“红巾贼,我庆千兴是高丽都元帅,岂能降你们这些乱贼?”

庆千兴脸色惨白,两股战战,但嘴巴依旧强硬。

“哈哈,庆元帅原来是条好汉,某倒是看错了人,清川江畔一战,不知望风而逃者,又是何人?”

“西京如今已被我军拿下,府尹李春富已死,这失城之罪,除了你庆元帅承担之外,还有何人能当此责?”

“以姚某来看,庆元帅要是逃回开京,等待你的除了一个失城问责等死的下场之外,不会有其他的可能,所以,庆元帅要想活下去,除了投降之外,别无出路。”

姚广孝习阴阳之术,观人的眼光厉害,早就看出庆千兴只不过色厉内荏,当下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劝降起来。

“我,我庆家世代是高丽大族,岂能不顾脸面,降于你们南蛮?”

庆千兴心中动摇,嘴上犹自强硬。

“庆元帅此言差矣,你们庆家是西京人氏,西京在汉代时,属于大汉的乐浪郡,在大唐时,属于安东都护府辖地。”

“有此两个佐证,庆元帅的先祖,必是我大汉大唐留守在乐浪、安乐的守边将士,庆元帅你毫无疑问,是我大汉大唐的子民,怎么会是世代高丽大族?”

姚广孝旁征博引,借西京之名,将汉唐疆域辽阔的事实陈列说出,听得庆千兴一愣一愣,不知说什么才好。

好一阵后,庆千兴才回悟过来,照姚广孝的说法,他们庆家,还真可能是汉唐的边将之后。

这么一揣磨,他放下兵器投降,不仅不是背叛家族,反而还是认祖归宗,以后庆家的家族史上,他庆千兴也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