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北伐朝鲜,朱元璋心服口服

蓝玛苔原

https://img.ppxs5.com/be/dd/70e7337558.jpg

首页 >> 大明:北伐朝鲜,朱元璋心服口服 >> 大明:北伐朝鲜,朱元璋心服口服最新章节(目录)

第27章 朱文正版东江镇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民族的兴衰存亡,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

朱文正是汉人,自然要站在汉人的立场上,来考虑未来发展。

纵观大明一朝,北方前有蒙古人作乱,后有建州女真兴起,就一直没有消停过,即便明成祖朱棣时期,也未能完全的消除草原民族对中原的威胁。

尤其是建州女真,也就是奴尔哈赤为首野猪皮,更是把大明、把汉人推向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作为一个穿越者,朱文正心里,早就把女真人划入绝不可信任的一个群体,自然也不可能,采纳姚广孝的上策,去什么合兰府、双城总管府休养生息。

道衍对朱文正坚定的拒绝前往合兰府、双城,颇是不解,不过,让他更疑惑的是,朱文正对红巾入高丽的前途抱有悲观态度,这一点,和关铎、潘诚等人大不一样。

“将军也以为,红巾入高丽败亡的可能性大,那为何不劝阻关平章等人?”

道衍问道。

在他看来,红巾军是一群草寇,乌合之众,要不是朱文正从牢狱里面将他解救了出来,他这会儿已经远走高飞,回转中原了。

“法师明知故问,我若是看好关平章他们,又怎么会跑到这里来,前些日,关平章已有檄文,准备举兵南下高丽,我来这里,其实是为红巾军的将来留条后路。”

“关平章、潘平章等人,东征西讨一路转战,若是未得安定之地,或许将士还有争胜之心,怕只怕,到了高丽之后,被美色财帛所诱惑,一朝放浪,中了高丽人的计策。”

“我红巾将士二十余万,要是因为上层的决策失误而败亡,招致灭顶之灾,那不是我朱文正想要看到的,所以,我留在婆娑城这里,就是身为红巾一员的责任所在。”

朱文正叹了口气,说道。

从目前来说,朱文正还是北伐红巾军中的一部,关铎等人即便有意南下高丽,也不会先拿朱文正开刀。

历史上的红巾军第一次入朝作战,先是小胜了几仗,然后就在高丽军将领安培、金得培、李成桂等人的阻击下,吃了败仗不得不撤退。

朱文正希望,有他这个变数的参与,关铎、潘诚等红巾将士的处境,会有不同。

“将军是想趁着红巾败亡之时,挽狂澜于既倒,这谈何容易,若是元军、高丽军两面夹击,将军又当何去何从?”

道衍问道。

他听朱文正这么一说,心中不由得高看了一眼,本来,他以为朱文正守着婆娑城,只是一个目光短浅的普通将领。

现在来看,朱文正的格局,比他想象的要更大。

“法师你来看,这鸭绿江口,有数个大岛,若我将这些岛屿经营成堡垒,敌军就算陆上厉害,没有舟师的话,也奈何我不了。”

“我红巾军中,有数名南方出身的将校,他们善于操舟,惯于行船,若是能提前准备,采伐长白山中大木,打制海船,则我军有舟师傍身,元军和高丽军再多,也不能拿我们怎么样?”

“再有,婆娑城往东,直走是辽东路,东南方向是山东路,两处皆有我红巾友军接应,有海路可通,我等不用担心后路被断,粮秣军械也自有供给,这一点,比去双城总管府要更加的稳妥。”

“就算山东路的红巾军失利,我们的海船也可以继续向南,直抵长江口,法师一定知道,我叔父已经占领了集庆路,也就是应天府,他的麾下,有一支强劲的水军,大小战船不下百余艘,我有后方增援,还担心什么?”

朱文正慨慨而谈,把经营海西根据地的想法合盘托出。

历史上,毛文龙在明朝支援时断时续的情况下,以鸭绿江口外的皮岛为中心,建立了东江镇。

势力最盛之时,辽东半岛金州复州盖州、宽甸、义州等地,都是东江镇的人马,毛系各部最多时,达到十万余人,正是因为东江镇的存在,建虏才不敢全力进攻辽西。

可惜的是,袁都督擅杀毛文龙,自毁东江镇,真是令人叹惜。

朱文正现在,有山东毛贵、田丰、王士诚的红巾军和朱元璋两路援兵,不用担心被敌包围,无处可去。

“大海广阔无边,将军天马行空,以海路为后援,这个设想,着实让人想不到,但我仍以为,海路凶险,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万一要是遇上大风大浪,补给无着,就只能坐以待毙。”

“所以,为长远考虑,将军还需找寻几个备用的存粮存械之所,作为急需。据我所知,在婆娑城以南,有一座大岛,名为耽罗,元朝军队曾在此牧马,要是将军能未雨绸缪,出兵将其拿下,此岛既可以操练马军,又能作为来往之中转,在战事不利时,还可以乘船退守此处。”

“另外,辽东路的金州、复州、盖州一带,有千山阻挡,地势易守难攻,将军可派出一支得力偏师,前往此处驻扎,和婆娑城以为犄角之势。”

道衍被朱文正的战略构想说得心动之后,开始在舆图上推演起来。

朱文正之前,对在鸭绿江口经营根据地,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想法。

在道衍的完善下,他的这一东江镇根据地计划,渐渐有了眉目形状。

”法师,你既在我军中,再用道衍之名,怕会给佛门和道门带来灾祸,不如我给你另取一名,如何?“

朱文正与道衍谈得融洽,这等智士唯有长留身边,当作诸葛亮,才是上上之策。

”将军敢问,要取何名?”

道衍一愣,问道。

朱文正之话,倒正合他的心意,他虽然自己不怕什么,但在长洲有家人,恩师席应真也就是弘道法师,还在常熟白鹤观修行,要是因为他的缘故,累及到席应真,那就万死不赎了。

”广孝两字如何?《礼记·坊记》:於父之执,可以乘其车,不可衣其衣,君子以广孝也。”

“相传晋国大夫郤克在妻子去世后,一直孝顺父母,尤其是对母亲非常关心。每日亲自照料母亲的饮食起居,他的孝顺行为广泛传播,被时人称之为广孝。

朱文正想了想,终于说出道衍和尚在历史上的响亮名字:姚广孝。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