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竟然成了安禄山?

晴天下起大雨

https://img.ppxs5.com/95/37/5a2b83c507.jpg

首页 >> 大唐:我竟然成了安禄山? >> 大唐:我竟然成了安禄山?最新章节(目录)

第107章 欺压太甚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河南道,深州,饶阳郡。

此时的博陵郡城,一队朝廷而来的御史声势浩大的步入了城中。

这些御史并未前往郡守府,而是径直朝着城东而去。

博陵崔氏,作为五姓七望之首,其府邸自然非同凡响。御史们穿过了繁华的街道,来到了城东一处幽静的区域。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与城中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崔氏府邸的大门高耸,门楣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彰显着家族的尊贵。

御史们在门前停下脚步,只见门楣上方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书“博陵崔氏”四个大字,笔力遒劲,气势磅礴。

门两侧,两尊石狮威严地守护着,它们的眼睛炯炯有神,如同要活过来一般。

御史的仪仗停在了府门前,随后便是有随从官员前去叩响府门。

随着随从官员的叩门声,崔府的大门缓缓打开,一位管家迎了出来,他的目光在御史仪仗身上扫过,脸上露出了一丝惊讶。

“不知诸位是...?”管家问道,语气中充斥着疑惑。

一个声音从轿中传来:“本官乃是朝廷所派遣的御史。”

说完,轿夫将轿子缓缓放下,随即帘子拉起,一个身影走出来。

从轿中走出的身影,正是此次御史队伍的领头人,赵秉文。他身着官袍,头戴乌纱帽,面容严肃,步履沉稳。

管家听后,他的态度变得更加恭敬,“原来是赵御史,小人失礼了。只是不知...赵御史前来是所为何事?”

赵秉文目光如炬,直视管家,声音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权威。

“本官奉杨大夫之命,特来见博陵崔氏的家主,还请通报一声。”

管家此时脸色一抽,面对着赵御史的强势却是不敢如何言语,只得点头回应道。

“小的这便去通知家主,还请赵御史去前厅稍作片刻。”

随即,这管家便是招呼了两名家仆前来将赵御史引入前厅,而他则是快速朝着府内而去。

管家匆匆穿过庭院,直奔崔家家主崔明远的书房。他来到书房门前,轻敲房门,得到允许后,他推门而入,见到崔明远正坐在书桌前,手中拿着一卷书,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家主,朝廷派来的赵御史已经到了府上,他的态度颇为傲慢,直接要求见您。”管家上前,低声禀报,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

崔明远放下手中的书卷,抬起头来,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赵御史?他是如何表现的傲慢?”

管家将赵御史的话语和态度详细地描述了一遍,崔明远的脸色逐渐沉了下来。

“哼!”崔明远闻言一甩衣袖,随即冷哼一声:“什么时候我崔家也是一个区区御史能够妄议的了。”

管家此时小声的说道:“家主,那人说乃是杨国忠派遣而来的。”

崔明远闻言微愣,随即脸上的愠色被压制下去,然后摆摆手对着管家说道。

“先请他前厅等候,你且去好生招待。”

管家躬身领命,随即转身离去。

而在他走后,崔明远此时眼眸深邃,透过窗户看出去,崔家虽然落寞,但是消息渠道依旧是存在的。

因此关于南诏战败的消息,圣人命令杨国忠征集青壮、钱粮准备伐南诏的事情他都是知晓的。

如今御史前来他崔家,除了这件事还能是什么?

崔明远喃喃道:“先当初我博陵崔家为天下世家之首,如今倒是畏惧区区一个杨国忠了。”

收拾好心情,崔明远推门而去,然后朝着前厅而去。

崔明远步入前厅,赵御史已在厅中等候。崔明远见状,面带微笑,步履从容地走到赵御史面前,拱手行礼道。

“赵御史远道而来,崔某未能远迎,失礼失礼。”

赵御史见崔明远到来,也起身回礼,语气中带着几分客气。

“崔家主不必多礼,本官此次前来,实有要事相商。”

崔明远示意赵御史坐下,自己也落座于主位,随即问道。

“不知赵御史此次前来,有何要事?”

赵御史正色道:“崔家主,本官奉杨大夫之命,特来告知河南各大家族,因南诏战事紧急,朝廷需要征集青壮、粮草以备军需。博陵崔氏作为天下望族,自然应当率先响应,为国分忧。”

崔明远闻言,心中虽有不悦,但面上却未显露,只是淡淡回应。

“崔家自当为国尽忠,但不知杨大夫具体有何要求?”

赵御史从袖中取出一卷文书,递给崔明远。

“这是杨国忠大人所定的征集令,崔家主请过目。”

崔明远接过文书,展开细看,只见上面详细列出了所需青壮人数、粮草数量以及征集的时间限制。他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思量:这杨国忠分明是在借机削弱各大家族的力量,此令若从,崔家的势力必将受损。

因为这上面的数目都不在小数,尤其是田地还有佃户,这就是他崔家的命根,如今杨国忠竟然是染指上了。

并且数目还不低,这如何能够使得?

崔明远放下文书,沉声道。

“赵御史,这数目恐有些多了吧?我崔家虽有些家资,但是恐也是出不起这些资产的。”

其实对于这些個五姓七王而言,他们所拥有的家产是无法估计的,因为有很多东西都是未曾露在明面上的。

赵御史闻言,放下手中的茶盏,然后淡淡的看向崔明远,随即说道。

“崔家主,您也是知道的,南诏一战大唐战死六万大军,南诏人还凭借此筑京观耀武。此乃大唐的耻辱,更是让圣人颜面尽失。杨大夫也是奉命行事,若是筹集不到足够青壮与粮草,到时候恐圣人震怒。”

说到这里,赵秉文顿了一下,随即再说道。

“若是到了那个时候,圣人追究起来,恐......”

崔家好歹是曾经的五姓七望之首,即使是自高宗便开始打压这些五姓七望了,如今的他们虽然势力大损,但是若是要收拾他一个御史还是足够的。

但是赵秉文也是不虚的,因为他毕竟是投靠了杨国忠的,如今加之贵妃有孕,若是诞下皇子。

那到时候.....

崔明远此时闻言紧皱眉头,脸色沉了下来,心情很是不好。

崔明远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赵御史的话中含义,若是不从,恐怕会招致更大的麻烦。他必须先稳住局面,再图后计。

“赵御史,此事重大,涉及我崔家根本,我需要与家族长老商议。可否请赵御史宽限几日,待我们商议后再给朝廷一个答复?”崔明远语气平和,但态度坚决。

赵秉文见崔明远态度坚决,也不愿太过得罪于崔家,于是伸出三根手指来。

“三日,崔家主,最多三日。”

崔明远闻言看向赵秉文,他的目光深邃,脸色肉眼可见的不好看。

但是赵秉文此时仿佛是没有看见一般,只是自顾自的品茶。

崔明远的手在衣袍中握紧,脸色很是不好看,他死死的盯着赵秉文,心中却在怒吼。

他怎么敢的?!区区一个御史罢了,怎么敢如此对某说话。

若是之前,区区一个御史,他家的下人都是不放在眼中,更别说他这个崔家家主了。

就算是杨国忠亲自前来,他崔家都是不放在眼中。

赵秉文好像是感受到了什么,但是他并在意,而是缓缓说道。

“对了,崔家主可是知道贵妃有孕了吗?”

崔明远的脸色瞬间变得更加阴沉,他当然知道贵妃有孕的消息,这在朝中早已不是秘密。

贵妃若生下皇子,那么杨国忠作为其亲族,势力必将更加膨胀,这对任何世家大族而言,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因为杨国忠与李林甫一般,都是会打压自己等五姓七望的。

赵秉文见崔明远的脸色变化,知道自己的话已经起了作用,便继续说道。

“崔家主,贵妃有孕,这是天大的喜事,若是能诞下皇子,那更是社稷之福。杨大夫作为贵妃的兄长,自然也会受到更多的倚重。”

崔明远心中冷笑,他自然明白赵秉文话中的意思,这是在暗示崔家应该识时务,顺应杨国忠的意愿。

“赵御史,我崔家自问对朝廷一向忠心耿耿,为国家出钱出力,从不落于人后。但此次征集的数目过于庞大,且时间紧迫,我崔家即便是有心,也难以在短时间内筹措齐全。”崔明远沉声回应,语气中透露出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决。

赵秉文见崔明远如此坚决,知道自己再多说无益,便起身告辞。

“崔家主,赵某理解你的难处,但还请崔家主能够仔细考虑,三日之后,赵某再来听取崔家的答复。”

崔明远亲自将赵秉文送至府门外,目送御史队伍离去,他的脸色愈发难看。

他回头看向亲近的家仆,随即冷声说道。

“去请钱家、孙家几家家主前来府上议事。”

崔明远的命令迅速传达下去,不久,钱家、孙家等几家家主纷纷来到博陵崔氏的府邸。

他们各自心中都明白,此行必然与杨国忠的征集令有关,因此个个面色凝重。

在崔氏府邸的议事厅中,几位家主围坐在一起,崔明远作为东道主,首先打破了沉默。

“诸位,今日召集大家前来,想必原因大家心中都有数。杨国忠的征集令,对我们各家而言,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崔明远沉声说道,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家主。

钱家的家主钱通首先开口:“崔家主,此事确实棘手。杨国忠此举,明面上是为了南诏战事,实则是在削弱我们世家的力量。我们若应了他的要求,恐怕家族的根基都会动摇。”

孙家的家主孙忠也紧接着发言:“钱家主所言极是。我们孙家也收到了同样的征集令,数目之大,时间之紧,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分明是杨国忠在借机打压我们。”

其他几家家主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不满,气氛一时变得紧张起来。

崔明远见状,知道必须要拿出一个对策来,他缓缓说道。

“诸位,我们世家大族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根基深厚,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动摇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小觑了杨国忠的势力,尤其是现在贵妃有孕,一旦生下皇子,杨国忠的地位将更加稳固。”

“崔家主的意思是?”钱通试探性地问道。

崔明远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说道:“我们不能直接反抗,那样只会招致更大的灾难。但诸位,你们是否想过,杨国忠此举背后,或许并非他个人之意,而是...的旨意?”

崔明远并未直接说出来,而是用手指了指屋顶,其意义不言而喻。

钱通和孙忠等人顿时面色一变,他们都是精明之人,自然能够领会崔明远的意思。

“崔家主,我等如今势力已经大减,圣人为何...?”孙忠沉声问道,语气中透露出一丝焦虑。

钱通此时闻言也是说道:“圣人自登基以来便是打压我等,如今还是不愿放过我等吗?”

“两位何故如此?难道不是自高宗以来我等便是开始被打压了吗?”崔明远回道。

孙忠和钱通相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与忧虑。

崔明远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个不争的事实:自高宗时期起,五姓七望的世家大族便一直是朝廷打压的对象,如今看来,这场打压不仅没有结束,反而随着杨国忠的崛起而变得更加激烈。

孙忠问道:“如今可如何是好?莫不是任杨国忠予取予求?”

钱通与孙忠两人相视一眼,随即看向崔明远,等待着他的想法。

崔明远沉吟片刻,心中已有定计。他知道,面对朝廷的压力,他们必须寻找新的出路,毕竟他们世家虽然落寞了,但是聚拢起来力量依旧是巨大的。

“诸位,我们虽然不能直接反抗朝廷,但我们可以寻找盟友。崔明远缓缓说道,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坚定。

钱通疑惑地问:“盟友?在这种情况下,谁还敢与我们站在同一阵线?”

崔明远目光如炬,沉声道:“河北。”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