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九龙带着两百骑兵临城下,城门已关闭。
城楼上,王源大喜,指着赵九龙:
“他是赵三,范大人,快打开城门,抓住他,大金和梁大人定有重赏。”
范许功没王源高兴:
“赵将军,你来此何为?”
这称呼有戏,赵九龙装作一脸面善:
“范大人,我们奉太上皇之令,来此铲除奸臣。现张邦昌等大人已翻然悔悟,只剩下范大人了。”
“范大人别听他的,”王源并非普通将领,他是唐恪的侄女婿,对唐恪很是忠心:
“他早就和张邦昌勾结,陷害皇上。你要投过去,一定没好下场。”
赵九龙皱着眉头:
“我们除的是唐恪那些大奸,范大人这样的忠臣,太上皇也赞赏有加,岂会没好下场?”
“太上皇?”范许功更显紧张:
“太上皇在哪里?”
赵九龙拿出一封信:
“太上皇虽未来,这是太上皇写给范大人的信。”
王源大笑:
“太上皇会赞赏范大人,还亲自给范大人写信?范大人,你相信吗?”
范许功老脸一红,他更不相信。
范许功和一些宋官一样,被抓后,毫不犹豫投了伪楚,明哲保身。
他这样的小人物,就算赵构记得,也不会将他数上第几。
赵九龙正想着如何将信送给范许功,寇兴拿着一张弓:
“将军将信给我,我给他送去。”
寇兴将信绑在箭头上,在离城楼百多米开外张弓搭箭,一箭射上城楼。
虽没射中什么东西,这一手已经相当不错了,赢得阵阵喝彩声。
王源还带着鄙视之色,看过信的范许功惊喜道:
“真是太上皇的信,太上皇他肯原谅我了。快快打开城门,迎接赵将军。”
“且慢,”王源看着信:
“范大人别被他骗了,说不定,这封信是伪造。天下学太上皇字者甚多?”
范许功很有把握:
“我也在学太上皇的字,要是他的字迹都认不出,算是白学了。”
赵九龙大喜,赵宣和连张邦昌孟氏都能骗过,骗范许功小菜一碟。
最重要的是,范许功认得出赵佶的字体。
眼看吊桥就要放下,突然,城楼上的王源扑向范许功,一刀架在范许功颈间。
“都别乱动,否则,我杀了他。”
全呆住,范许功气得声音也在发抖:
“王源,你想作甚?”
王源的脸也有些扭曲:
“下令兵马出城,抓住赵三,换回皇上他们。到时你就是大大的功臣,远比投宋更好。”
赵九龙直想骂人,眼看就要成功,居然来这一出?
“范大人,万不可再当罪人。否则,太上皇再不会原谅你。”
赵九龙站着说话腰不疼。范许功要是不怕死,以前也不会投伪楚了。
被王源威胁,颈间划出一道伤口,再不敢装傻。
“打开城门。”
“不好,范许功被他威胁到了。”赵宣和调转马头:
“我们快跑。”
现在跑来得及,赵九龙非常不甘心。
都已成功,范许功那草包,居然被王源挟持住?
寇兴一脸无所谓:
“不用逃,就他们这些人?来多少死多少。”
赵宣和在马上急得直跺脚,一千余人兵马出城,将他们包围。
在城楼上的王源哈哈大笑:
“赵三,你也有今天?范大人,快下令攻击,抓住赵三。”
情况紧急,赵九龙将他的鬼爪武器也抄到手中:
“范大人,你现在还来得及。下令抓住王源,重投大宋。”
范许功郁闷道:
“赵将军,我也不想这样。我要下这命令,保证比王源先死,对不住了。”
范许功大手一抬,一道声音传来:
“老爷不可。”
“夫人,重儿,你们怎么来了?”
范许功的家人赶到,范夫人哭喊:
“老爷以前错过一次,难道还想错第二次?张邦昌也能放弃皇位,重投大宋,老爷为何放不下性命?你若死,我来陪你。”
“爹爹。”几个儿女跪下大哭,王源急了:
“范大人,别听她们的。这是好机会,抓住赵三,救出皇上,我保举大人为宰相。”
范许功已是泪流满面,惨然一笑:
“我范许功窝囊了一辈子,临死还能得到太上皇原谅,值了。大家不用管我,抓住王源,投大宋。”
王源还待威胁,范许功抓住他的刀,抹向自己的脖子。
一抹腥血,从范许功颈间流出。
“老爷(爹爹)……”
一群人冲上,将王源砍成肉泥。
赵九龙等人,被这一幕深深震憾到,没留意范夫人。
范夫人拿着王源的刀,刀上还沾着范许功的血。
“老爷,我来陪你。”
说完,范夫人一刀抹向自己的脖子,倒在范许功身上。
赵宣和叹道:
“真乃节妇,安定后,朝廷当大赏她们。”
赵九龙感触最深,这么一个怕死的人,居然也能死得如此轰轰烈烈?
范夫人虽一介女流,完全不输于男子。
赵九龙在她们尸体前跪下:
“范大人范夫人安息,你们的家人,我们会照顾。”
……
赵九龙又开始走下坡运,他收完许州的兵马,
陆续收了些小县的官兵,共得到近两千人。
还想去郑州,郑州是大城,兵马相对多些。
探子来报:“梁敬等人已到郑州城。现郑州的兵马,已有五六千人。”
赵九龙没敢去郑州送死,返回汴京,曹宏等人,已带着众雷公山的兵马赶到。
刘关张三人来访:
“大人。你才回来,他们都快打起来了。”
赵九龙懵住:“他们为何要打起来?”
刘祥荣三人以前想招揽赵九龙,现在已只能仰望,一心想巴结好他,说出一事。
收复汴京后,老大的位置空缺。
张邦昌的人,推荐张邦昌为老大。
“张大人才是汴京之首,要不是张大人,你们能进城?张大人最有资格带领大家。”
曹宏的人,推荐曹宏为首。
“曹将军以前就是禁军将领,天子亲信,又是功臣之后,当为汴京之首,带领大家除奸贼,抗击金军。”
两边为些争论不休,至于赵九龙?也有提到,只是将他当成二把手人选。
“我们三人拥护大人,只是官微言轻,争不过他们。”
赵九龙摇摇头,人多想法多,这帮人已在想着争夺胜利果实。
孟氏为此事大伤脑筋,将赵九龙叫去:
“赵大人,十一弟怎么说?”
赵九龙差点将那事忘了,很自然将赵佶当成背锅侠:
“太上皇说:如今汴京形势很不乐观,他暂时不愿进城。”
孟氏点点头,开始她还以为大局已定。现在就算赵佶想进城,她也会劝阻。
“将军能不能派人送太上皇去南边,没必要在这里冒险。”
这事赵九龙不愿意,他还想借赵佶的名义,随时给大家发号施令。
“太上皇说过,他虽不进城,心同大家在一起。他在外面,同样可以做些事。”
“十一弟终于懂事了,”孟氏很欣慰:
“现在张大人和曹将军的人吵个不停,你去问问十一弟的意思,省得他们再为这些事,影响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