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着个灵葫芦

影子狸花猫

https://img.ppxs5.com/7c/9a/a90f9f43f3.jpg

首页 >> 随身带着个灵葫芦 >> 随身带着个灵葫芦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十九章 猫来穷,狗来富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到了傍晚,那只龟居然还跟着杨枫回家,村民们见了,无不称奇。

谁说乌龟跑得慢?完全跟得上杨枫的脚步。志鹏还把这一幕直播下来,连那些观众都纷纷表示,这只石金钱龟有灵性,建议杨枫收养。

“养龟,很吉利的呀!”有观众发言道。

这年头,什么宠物都有,其中各种龟就是热门宠物之一。

“吉利是吉利,但一龟传好几代,人死了龟还在。”也有人调侃。

“要是有乌龟跟我回家,再穷我也养。”

“猫来财,狗来富!乌龟呢?有懂的吗?”

“错了,那句话原本是‘猫来穷,狗来富’,别以讹传讹。”

“猫来穷,狗来富”是一句流传于民间的老话,意思是如果家里来了猫,那家中可能会变得贫穷;而如果有狗自告奋勇地来到家里,则表示这家人的财运将会好运。

之所以有这句话,其实跟猫狗的习性有关。

在以前,人们发现了一个现象,流浪狗喜欢出现在有钱人家附近,而猫喜欢出现了穷苦人家。

主要的食物是老鼠,而穷人家通常是老鼠的聚集地,辛苦一年的粮食,稍有不慎就会被老鼠光顾。于是,猫就出现了。

有人可能会说,以前穷人家,老鼠进去都得饿着肚子出来,老鼠都懒得进去。

富人家的粮食更多,为什么老鼠不去?

没错!富人家的粮食多,但富人的家里防老鼠的手段更多,老鼠哪有那么容易得逞?相反,穷人家虽然粮食少,但没什么防护措施,更容易得手。

而狗的嗅觉很灵敏,一闻就知道这家是吃粥还是吃肉。流浪狗没有主人,肯定是哪家吃肉就往哪家靠近。

于是,古人就发现,流浪狗去的地方都是有钱人家。而野猫出现的地方,通常都是穷人家庭。

古话就这么传下来。

……

二叔家的白狗,看到那只石金钱龟,狂吠不止,拦着不让进门。

茵茵和金水则是围着那只龟,好奇地打量着,还拿他们奶奶刚摘回来的菜叶去喂。石金钱龟来者不拒,倒是很讨好小孩子的欢心。

“叫什么?滚回你狗窝去。”二婶拍了一下狗头。

家里的狸花猫仅仅是瞄了眼,然后继续睡觉,晚上还要捉老鼠呢!白天得尽快补觉。

狗子明显是感觉到“家庭地位”的下降威胁,所以对那只龟不欢迎。而狸花猫无所谓,这个家对它来说,只不过是个睡觉的地方。

家里的两个小孩,想要跟它玩,都得好好巴结它,地位稳得很。

它最看不起就是那条白狗,整天对着铲屎官摇尾巴,没有一点尊严。

大白狗夹着尾巴,灰溜溜回到屋角,趴在角落,委屈地呜呜起来。

二叔等人也感觉,龟代表福气,所以对这只龟不请自来非但没有恶感,反而心里高兴。

全村那么多人家,乌龟不去,反而来他们家,这说明他们家更好。

次日,杨枫看了眼桶里的黄鳝,昨晚也放了灵液进去。

今天一看,张大了不少,原本他做了记号的那条黄鳝,昨天只有手尾指大小,今天就差不多有中指大。

所有黄鳝生龙活虎。

看来,计划可行。

挖掘机来了。

村里的孩子们都跑来看热闹,不止男孩子,很多中年男人都抵挡不住挖掘机的魅力。男人似乎天生对机械就有一种热爱,不管年纪大小。

“陈师傅,抽个烟。”杨枫给挖机司机递了一包烟。

陈师傅一看,哟嚯!是华子?

“老板,怎么挖?保证帮你干妥当。”

没有那包华子,他肯定也会按照雇主的意思去办事,毕竟他是收钱做事的,要对得住人家出的钱。

但有了这包烟的人情世故,他更加用心了。

“从这里开始……”杨枫说了下自己的要求,顺便还将那片荒废的池塘也清一清。

陈志明等人则是将石头、水泥、沙子运过来。

今天终于不用挖泥,但得砌边。砌石头谈不上什么技术活,对农村人来说,基本上是有手就行。

那些挖出来的泥,都是肥沃的泥土,杨枫没有浪费,让人用斗车运到比较低的田地回填。

对此,那些田地的原主人也没意见。以后,真要拿回来自己耕种,也是他们占便宜了。毕竟那些塘泥肥沃,求都求不来呀!

磊叔他们终于派上了用场。

虽然已经四五十岁,但干起活来,丝毫不逊色于那些青壮年。更难得是,他们的耐力更好,干活基本上不怎么停下来休息,很有节奏。

杨枫今天没有监工,他开始育苗。

村支书不知何时来到了旁边。

“这次准备种什么?”

他听说,杨枫还指挥了一队人去砍竹子,用来搭架。

“青瓜,但没那么快,育苗估计要十天八天。”杨枫说了一个保守的天数。

他也不敢将灵液用得太猛,今天才开始育苗,明天就手指那么高,怎么解释?不得把人家吓坏?

“种子也是你那朋友提供的?”

杨枫点头:“嗯!”

他无中生有,一切的锅都甩给“朋友”就对了。

“这个时间种,要不要盖膜呀?”村支书又问。

他们这里的冬天也不太冷,即便是过年,也有十多度的样子,上一次冷到结冰,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

尽管如此,但想要庄稼长得快,还是盖膜会比较好。

“后面种草莓会盖膜,青瓜就不用啦!”

草莓盖地膜,一方面是为了防长草,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不让草莓跟泥土接触,防止草莓腐烂。

“啊!还种草莓?”村支书吃惊。

他们村没有人种过那玩意,甚至说他们镇都没有。但之前村支书在镇街道看到有人卖,十几块钱一斤。

“总得试一试。”

草莓是生长期最短的水果了,它从种植到收获,三个月左右就行。

比如现在种,大概过年的时候就能成熟。

此外,草莓的价格也不错,杨枫深思熟虑后才选定草莓的。应该也是种二三十亩左右,太少没意思,太多又怕影响价格和销路。

村支书再次感叹,年轻人就是有闯劲。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