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峥嵘岁月

墨落皇朝

https://img.ppxs5.com/e2/25/2d58be5114.jpg

首页 >> 四合院之峥嵘岁月 >> 四合院之峥嵘岁月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百三十章 红星小爆款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轧钢厂首批生产的手扶拖拉机,都是带着蜗壳水泵的。

轮胎、传动轴这些配件,还都是从机械厂弄的。

首批的价格也不低,新的驯化型柴油机,目前正在统筹配件,还不到组装上线的程度。

万人大厂的效率,也在轧钢厂这边第一次展现。

首批一百多辆手扶拖拉机,全部被弄到了口外的几个公社。

如今正是秋收之后,浇头茬水的时候,而口外赶巧今年天旱。

一百多辆带着蜗壳水泵的手扶车到场,显然是解了那几个公社的燃眉之急。

相对于口外的土地数量,一百多辆手扶车,显的有点杯水车薪。

轧钢厂的操作,不仅将自家的产品销了出去。

连带着机械厂这边,也开始了加班加点的增产之旅。

市场有需求,产量受限制,许多急于用水的公社,就走了上层路线。

一机部这边得了反馈,还对轧钢厂的新生产线做了调研。

机械厂的人员太少基础不成,轧钢厂这个万人大厂,有基础又有技术。

扩产,也就成了轧钢厂目前面对的难题。

因为之前只是试生产,让工人熟悉一下流程。

出完了老款的配件之后,轧钢厂这边已经开始了新配件的制造。

新老交替,难免有衔接不到位的地方。

一机部增产的命令下来,轧钢厂这边却无米下锅。

场面自然就比较尴尬了。

现场的办公会议,因此而开,望着凌乱的生产线,陈冀生问了一下原委。

“手扶车怎么还卖到口外了?”

站在生产车间,陈冀生问着身边的李怀德。

按照计划,轧钢厂的手扶车不应该自己卖的,而是应该先给农机部门。

轧钢厂自己卖货,这是属于计划外的调配,不怎么合规矩。

“杨厂长有个同学在口外,他们吃饭的时候说起了咱们的手扶车。

两边一拍即合,就全都弄到口外了。

谁曾想,到了那边,还给解决了大麻烦。

其他公社也想要,可市场上没有,这不反映了情况之后,就找到咱们了。”

苦笑了一下之后,李怀德也说出了原因。

本来想着是悄默声的动作,谁知道带着水泵的手扶车在口外的需求量这么大。

买不到的就告状告到了四九城,正处于换代期的轧钢厂,也就成了众矢之的。

“哪个环节掉了链子?”

望着清冷、凌乱的生产线,陈冀生这边皱起了眉头。

农忙是不等人的,既然轧钢厂赶上了,只能帮着那边解决问题。

化肥不足的前提之下,水是保证来年丰收的最主要因素。

轧钢厂每多生产一台手扶车,粮食的产量就能增加一点。

聚沙成塔的道理,不仅是陈冀生清楚,上面的领导也是一样。

“弹簧钢板还要测试一下。

新车桥的流水线,还在调试。

发动机倒是可以生产,但李工那边不让。”

听到李怀德的原因,陈冀生笑了。

这有什么问题?

如果是发动机那边不能生产,才是真正的大问题。

“咱们只生产车头就好,带蜗壳水泵的车头。

给李工、老杨说一下,扩产。”

只生产车头,听了陈冀生的说法,李怀德有些不敢置信的看了看他。

哪有卖半成品的?

“组长,半成品卖了,咱们后续会有麻烦。”

现在坑农害农可不是经济纠纷那么简单,影响了粮食生产。

坐牢判刑那都是轻的,被打上门,可没人会护着轧钢厂。

卖半截产品这事儿,李怀德是不敢干的。

“现在要的只是水泵,只要车头在,水泵就能用。

咱们将车头车斗分开卖。

愿意要车头的就要车头,愿意要整车的就等着。”

保密区陈冀生说了算,有了他的命令。

这边李怀德就去找李工沟通了,对此李工倒是没什么意见。

轧钢厂新的生产线,很快就忙碌了起来。

“再上三条一样的,生产零配件的车间也要加班。”

下午开工之后,陈冀生扫了几眼生产线,又给李怀德下了命令。

这个在李工那边就遭到了抵制。

如今流水线还在摸索之中,陈冀生这么重复上生产线,对于流水线的改进,没有一点好处。

增加生产效率,不是这么来的。

上生产线,在李工看来,那应该是系统的上。

哪里产量不够,就重复的上一样的生产线,是莽夫的行为。

李工跟着李怀德过来找陈冀生,却发现他跟几个工人聊在了一起。

出于礼节,李工没有打断陈冀生的聊天。

扫了几眼正在增加的人手,李工也有些无奈。

“老李,你这个后勤不好干呐。”

想着马上就要被撤掉的新生产线,李工有些同情做后勤的李怀德。

“李工,这话说的早了。

陈组长的眼光有多长远,是验证过的。

他做事不会无的放矢,你这一趟恐怕是白来了。”

对于陈冀生,李怀德相信他的眼光,也惧怕他的手段。

自己这个副厂兼着保卫处长,他那边还在保卫处掺沙子。

二十多岁的小孩,手段却是老辣异常。

自从陈冀生来了轧钢厂,李怀德还没见过他吃瘪呢。

“李工,弹簧钢测试要加快速度,不行就一边测试一边生产。老李,找一批技术员随车北上,有问题现场解决。”

聊了一会儿之后,陈冀生也发现了李工。

过来督促了一句之后,又给李怀德这边下了命令。

“陈工,这是不符合规律的。”

一听陈冀生想把测试环节也给省略,李工当即就不高兴了。

这是严谨的科学,不是小孩过家家。

“我刚刚问了一下,除了秋收之后的浇灌,后边还有一场冬灌。

现在不仅是口外干旱,北方的许多地方都一样。

咱们的产量必须要提上去,工人三班倒来干。

出了问题不要紧,咱们边改进边生产。

在问题之中解决问题,靠测试,也不一定能解决所有问题。”

对于农业,陈冀生一直觉得有些帮不上忙,这次赶上了机会,他也不想错过。

至于产品的质量问题,现在不是后世,出了问题只要能修,那就不是问题。

一边生产,一边解决问题,是速度最快的。

刚刚找了几个农村出来的工人问了一下,充足的浇灌,对粮食增产还是很有作用的。

机会来了就要把握,如果出了问题,维修就是了。

“在问题之中解决问题,说的好。

陈工,解决问题也不用重复的上生产线吧?”

看着忙乱成一团的车间,李工皱眉看着,提出了自己认为不妥的地方。

“时间就是效率,管不了那么多了。

先把数量做上去再说其他。

三条生产线,各自做各自的,各自改进各自的。

然后将三条生产线出现的问题汇总,咱们再一起解决。”

时间就是效率,这话李工听着合理,看了看忙碌的生产线之后。

跟李怀德说的一样,他被陈冀生的两句话就说服了。

“这样也会增加人工跟维修的损耗。”

想了一下会出现的问题,李工也给出了中肯的建议。

“老李,这事儿就在销售上了。

告诉部里,咱的销售,以一百台为一个批次,每一批都要带上相应的技术人员。

直接到田间地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技术小组下去之后,问一下农业生产的其他步骤。

咱们的手扶拖拉机,不仅可以驱动水泵。

加了车斗可以拉粮食,加了犁耙可以耘地。

按照车头的动力,设计合适的犁耙,也是咱们要做的。

李工,太拖拉的技术人员,也可以跟着下去。”

陈冀生说着,李怀德记着,李工惊讶的听着。

事情还能这么做,是他没想到的。

不管轧钢厂出的车头有没有问题,技术人员都跟着下乡。

从一线获取车头的具体信息,这不是最好的试车方法吗?

“陈工,你的办法真是很完善了,太拖拉的技术员必须跟着下去,掌握第一手的资料。”

李工的马屁,拍的发自真心,但陈冀生不吃这一套。

“现在不要说没用的,咱们的的主要目标就是产量!产量!还是产量!

一天三十台的数量不够,以一天三百台为目标。”

三十台柴油机的数量,已经算是不错了。

但对陈冀生而言这不够,刚刚聊天的时候,陈冀生想到后世许多国企的沦落。

想想他们是被谁干死的,都是起步于小作坊的企业。

根本的原因就是大厂不管市场,只管生产。

这是计划的弊端,如今轧钢厂有了一个初次打破这种弊端的机会。

带水泵的手扶拖拉机,正好遇上北方的干旱。

只要机器能到位,出现再大的质量问题,也是小问题。

陈冀生要靠着不断的增产,来玩一出席卷大江南北的大戏。

从带水泵到带船舶,从旱地到水田,立好了轧钢厂这个实例。

不怕别人照抄,市场是有限的,手扶车的市场饱和的速度,恐怕会很快。

但有了轧钢厂的案例,许多明白人就会有样学样。

生产、销售的模式,大同小异,转移到其他行业,稍作改变也是能用的。

“陈工……”

“不要多说什么,看结果咱们再细谈。”

轧钢厂的步子这次迈的很大也很快,出问题的几率也大。

但相比于结果,这些问题应该都是好解决的。

质量问题不怕摊上官司,无疑是陈冀生目前最大的底气。

有了陈冀生在幕后策划,轧钢厂这边生产线的提速是很快的。

一天三百台的说法是有些夸张了,但一百台的数量,只是受困于零部件的生产速度。

三班倒,轧钢厂几乎没有过的生产制度,也被拿了起来。

十几个技术小组下到田间地头,许多第一线的资料,也就回馈到了轧钢厂这边。

陈冀生的运气也不错,手扶车的柴油机,算是粗糙的工业产品。

只要钢材的质量过关,想要损坏,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儿。

轧钢厂放下去的这批手扶车头,没有出现大的质量问题,虽说小问题不断,但也不影响使用。

轧钢厂的小水泵拖拉机,也成了底下公社抢着要的爆款产品。

平原地带,对于水泵的需求,跟山地还是有区别的。

立式水泵的功率大,浇灌的面积多,不缺水的平原地区,对于手扶车水泵的需求不高。

但对山区、丘陵,或是没有水井的地方而言。

能自己走的水泵,节省的人力太多。

需求自然也是刚性的。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