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贯急着向官家报告这个好消息,因此,并未与童妙真做过多的解释。
注视着祖父远去的背影,童妙真的内心倍感纠结。
她知道,一定是辛永宗在前线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才会让祖父这般称赞。
童妙真既为辛永宗立功而欣喜,也不禁为他担忧。
诗里说过,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如果可以的话,童妙真当然不希望辛永宗出生入死,但一想到当日他在自己母亲面前言之凿凿,说是功名利禄得是自己挣来的,才是真体面,童妙真就知道,自己不可能拦得住他。
北宋的皇宫,仿照的是洛阳宫殿紫薇城的模式,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旧宫的基础上建造而成。
宫城周廻五里,正殿名为大庆殿,正殿西北,则为文德殿,是官家上朝前与上朝后的休息场所。
今日,赵佶便是在文德殿里作画。
赵佶的名字,后人或许陌生,但他的谥号宋徽宗,则是如雷贯耳。
金国留学生嘛。
此时的赵佶,时年三十九岁,正值壮年,他是宋神宗赵顼第十一子,皇位本没有他的份,奈何其皇兄宋哲宗赵煦无后,在嫡母向太后的坚持下,大宋官家的身份也就落到了赵佶的头上。
赵佶早已不是当年青涩的藩王,他御极二十年,尽管将国家治理得一塌糊涂,尤其是花石纲的运输,更是惹得民怨沸腾,但不得不说,在朝臣面前,也算积威深重。
挥毫泼墨,一幅水墨画就在赵佶的诞生。
显然,赵佶自己很得意这幅画,为它盖上了‘宣和主人’的印章。
如今是宣和年号,宣和主人也只能是他赵佶。
这位精通书法绘画,博学多才的宣和主人正欣赏着自己的佳作,未经通传,童贯便带着辛永宗的捷书走进了文德殿。
相较于外臣,皇帝与宦官的关系明显要亲密得多。
“官家!老奴给您报喜的来了!”
童贯走得并不快,尽管已经年老体衰,但他的步伐依旧沉稳有力。
赵佶终于移开了视线,他问童贯:
“媪相是带来了哪里的好消息?”
赵佶此时挂心的可不是宋江等人,而是联金灭辽一事,否则也不会从江南抽调禁军前往平叛。
童贯恭恭敬敬地递上捷书,又简短地为他介绍了几句。
赵佶闻言,皱起了眉头,甚至没有仔细去看捷书,只是扫了一眼,便将捷书合上,赵佶语重心长的对童贯说道:
“媪相,朕知道你是想要提拔姻亲,但也不能这般肆无忌惮。”
赵佶对童贯的信任,满朝文武,无人能出其右,这不仅是因为童贯是一名宦官,更因为他能办事。
当年童贯担任监军,与王厚一同领兵十万,收复湟州,彼时,正遇上皇城失火,赵佶以为这是凶兆,于是勒令童贯督促退兵。
而身为监军的童贯却将赵佶的手令藏了起来,甚至矫诏,催促王厚用兵,才能一战收取河湟谷地。
事后,童贯不仅没有被治罪,反而平步青云,就连当初举荐他前往关西监军的蔡京都得避其锋芒。
赵佶不反对童贯提拔姻亲。
说到底,童贯都只是一个宦官,他依附于皇权,对皇权产生不了危险,毕竟宋朝的宦官可不是唐朝的宦官。
赵佶能够放任童贯执掌西军十余年,自然也不会因为童贯想要为孙女婿铺路而动怒。
只不过,冒领功劳也不能吹嘘得这般夸张。
辛永宗仅凭百骑,便解了新泰之围,迫使宋江等人归附。
这吃相实在太难看了,就连赵佶也看不下去。
童贯知道赵佶不信,说实话,如果不是清楚辛永宗、魏充不敢欺骗自己,童贯也不敢相信这种事情,他辩解道:
“老奴岂敢欺君罔上,此事确凿无疑,还望官家明察。”
赵佶注视着童贯,确认他不是在说笑,赶忙再度摊开了捷书,逐字逐句的看了一遍后,赵佶不由夸赞道:
“初生牛犊不怕虎!此子胆气之壮,实在令人钦羡!”
说着,赵佶打趣道:
“媪相,你可算是找到一个好孙婿。”
童贯赔着笑道:
“老奴今日入宫,一是为官家报捷,二是为他请赏,辛永宗为老奴涨了脸面,老奴可不能让他寒心。”
童贯的坦诚并没有惹得赵佶不快,只见赵佶大笑道:
“你呀!一心为了门户计,也不知道背着人。”
童贯收起了笑容,正色道:
“官家,这可不是老奴为了自家孙婿在计较得失,如今伐辽在即,若是重赏辛永宗,必能激励将士奋战。”
赵佶闻言,忍不住的颔首,他如今最大的愿望便是联金灭辽,一举收复燕地,而后在宗庙里向祖先夸功。
而童贯,则是伐辽的核心人物,且不提童贯在西军中的威信,也只有让童贯担任伐辽的主将,才不必担心在收复燕地后,功高震主的问题。
说到底,童贯毕竟是个宦官,虽然他在关西时,收了一名遗孤作为义子,取名童师闵,但毕竟不是亲骨肉,而亲儿子童师礼又只留下了一个女儿,童贯可不会为了义子、孙婿去干诛九族的事情。
辛永宗在伐辽前夕,以百骑平定叛乱,立下奇功,本就应该重赏,以激励将士,更何况他还是童贯的孙婿。
就算是看在童贯的情面上,赵佶也不会亏待了辛永宗。
至于辛永宗之所以不给曾孝蕴分功劳的机会,其一是因为他们本就不是同路人,而且,曾孝蕴太老了,他的感激,对于背靠童贯这株大树的辛永宗来说意义不大。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曾孝蕴才是平叛的主将,他如果参与进来,就不是吃些残羹剩饭,不管他出力多少,只要是出了力,最大的蛋糕还得是曾孝蕴来享用。
辛永宗忙前忙后,图的是什么,难道是图一个明年就将因老病而死之人的感激。
当然,朝廷自有法度。
关于辛永宗的赏赐,以及宋江等人如何处置,不可能是由赵佶与童贯在文德殿内商量过后,便发出诏令。
需得召集重臣,让他们共同参议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