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大汉,冠军兵圣

老告

https://img.ppxs5.com/04/4e/6b6d12916d.jpg

首页 >> 神话大汉,冠军兵圣 >> 神话大汉,冠军兵圣最新章节(目录)

第三百四十七章 国战,嘎嘎乱杀!【求票】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哀牢往西,是身毒以北,曾盛极一时的孔雀王朝区域,也就是摩揭陀国的东北角。

这里是佛陀在世时的身毒四大古国之一。

孔雀王朝则是第一个身毒近乎大一统的王朝。

此时王朝崩溃不久,各国分裂,但作为核心的摩揭陀国仍相对强盛。

霍去病全力催动行军策,隐匿行踪,神不知鬼不觉的越过了摩揭陀国的边防。

他的行军意图明确,击敌要害!

若能达成最终作战目标,将对身毒形成无可逆转的凶狠打击。

第一阶段的目标,有三座城池要攻陷。

到午夜时分,前方出现第一个目标,摩揭陀国的边城重镇,比丘城。

午夜。

比丘城内的民众忽然被一声巨响震醒。

感觉中,整个城池都在摇晃。

城门处,霍去病亲自汇聚兵势,融合六千军伍的力量,在半空显化出一个巨大的青铜柱虚影。

铜柱聚千军之力而成,盘绕着无数的兵家阵纹,气息凝练。

霍去病又将军阵放开,和比丘城祭刻的佛家经文防御体系,产生交锋,碰撞。

那兵势汇聚的铜柱上,则滋生出一道道秘纹。

这是霍去病第一次尝试引导兵势,推动秦时秘纹军的攻城兵术。

此术曾让秦军战无不胜,功克六国城池无数。

秘纹兵术盘绕的青铜柱,缓缓旋动,长度近三十丈,直径之粗,宛若数千年的古木。

它彷如一柄战戈,又像是一支巨箭,或一截粗大如山岭的……攻城木。

轰隆!

比丘城的城门,在秘纹铜柱的冲击下,砰然皲裂。

周边的城墙也被撞击坍塌!

神情坚定沉狠的汉军,蜂拥杀入城中。

激荡的兵锋,撕开了城内守军的防卫!

霍去病策骑在亲军追随下,直奔城内中央,一座佛光缭绕的宫殿!

轰轰轰!

蚩尤从他身后站起来,显化出十数丈的高大身躯,带着滔天的黑气,耸肩撞击在那殿宇上。

殿外的佛光浪涛般涌动,波澜四起。

再撞!

佛光出现裂痕。

……

犍陀罗城。

无相昧,无愿昧,灭谛,集谛,道谛齐聚。

还有刚赶来的苦谛。

新晋巨头苦谛生的肥头大耳,常人身形,偏胖,赤足。

他的瞳孔为褐色,四十三岁,是几大巨头最年轻的一个。

佛家最顶阶的修行是可以传承的,前任圆寂后会有果位传下来。那是区别于佛舍利,又有些相近的修行结晶。

苦谛得到的苦果业位,还没和他完全交融,悬在其身后,铺洒出无尽的佛光,若大日当空。

新任苦谛亦是修行天赋过人,是上一任苦谛的师弟,顺势继承其位。

此时几人共同聚力,六道佛光在面前汇聚成一尊佛陀在世身。

这尊佛身佛法无边,双眼能洞察千里,破穿虚空。

六人正在和汉以西,十二因缘中剩下的五人,以及刚赶过去的八正道僧众中的四人交谈。

八正道在佛家‘力’的修行上,也就是降魔方面的战斗能力,几乎不弱于七巨头。

他们修‘正’法,融合了婆罗门教(印|度教古称)的修行,很善于战斗,降魔,是佛家的护法金刚。

八正道常年守护身毒的佛家圣地,近乎寸步不离。

此时其中四人同出,来到汉地和十二因缘中剩下的五人汇合,是史无前例的事情。

“推动佛音入汉,对汉人传播教义,进展如何?”无相昧询问。

“已经按无相昧,无愿昧上座所说,推送念珠送入汉地。

我等几人正在洞察部分汉人的意识魄,掌握汉语,稍后会化身汉人,进入汉地传播教义。”

在汉以西的羌氐等族聚居地,一处小部落内,九个印地僧众,盘坐虚空。

他们九人时而摘下颈部悬挂的佛珠,加持神念烙印,而后屈指弹出。

这些念珠带着微光,化入虚空,一路前行,最终会进入汉地,藏匿埋入一些偏远村落的地下。

从此以后,该村落的民众,每逢入睡,梦境里就会有佛光显化,能聆听佛音,传授佛法,宣扬修佛是正道,通轮回,成正念,积累来生福报。

这种传播方式,防不胜防。

不过,汉目前已经在着手应对。

道尊传告各地道门弟子,在边境走访,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

但仍旧有人,有村落不断出现信佛,崇佛的百姓。

“可曾传告汉民,带来兵祸,掀起杀伐者即为入魔之人,不求和平,为诸般恶业之源。”

无相昧宝相庄严,背对众生的脸上,神色平和,沉声发问。

对面传来回应道:“已推送相关消息告知汉民。

但那汉将霍去病,民众多对其抱有善意,有些人甚至因为提及兵祸者为魔,引起他们的反感,而导致传播佛讯失败。”

无相昧不急不躁:“慢慢施加影响,终会有民众逐渐信服。”

不久之后,六巨头切断了和彼端的联系。

“汉人防范之心颇重,传佛讯入汉,进展缓慢。”

“至今还只能在汉地边缘活动。”

“汉占据东土神州,气运正隆,诸子百家,修行昌盛。想在汉传播我佛经意,让汉人生出向佛之心,自是不易。”

“汉人不识真佛,所修皆为小术,到头不过是一场空。

他们即便一时得势,终究难逃解脱……”

无相昧话音未落,殿外忽而传来急切的脚步声。

一个僧众快步进来:“乌秅来的消息,汉人大举兴兵,已破开我身毒边城。”

“汉人兴兵?”

无相昧等人亦知道霍去病已经撤回长安。

他们还曾聚众商榷过,认为霍去病是在知道身毒不弱于汉以后,暂时止了攻伐身毒的念头。

不过霍去病离开后,汉人持续往西域增兵,似有动作,所以六巨头一直被牵绊在这里。

而他们已经与匈奴沟通,待明年开春,便会联合用兵。

想不到汉在这个时候,先一步打过来。

“汉人近期数次增兵,果然有再战的意图。”

“可是那霍去病秘密返回,统兵来攻?”

“应该不是,传来的消息,并未提及汉将霍去病。”汇报的僧众说。

“若无霍去病,汉军就是在自取败亡。”

“事情不会那么简单。霍去病虽然退走,但汉军在乌秅以北数次增兵。他们来攻,其实早有迹象,不足为怪。

汉军既然来了,我们同去看看。”

“霍去病若不在,我等联手,可灭杀汉军将领。”

六巨头气机相连,伸手一划,经文交织成莲叶,探入虚空。

此为佛家彼岸莲花经所化宝术,最善行路。

六巨头霎时来到犍陀罗城外,往北行去,很快就听到前方传出喊杀声。

夜色中,大汉军旗飘扬。

当头一员汉将策马飞驰,手提长刀,起落间连杀数名身毒兵众。

身毒的官方兵众,和佛修是两个不同体系。

他们也有城池,守军,只是身毒的神权高于王权。

他们的信仰一统,但各地王朝割据,分裂成军,导致的结果就是王权愈发被神权压制,为神权服务。

纵观身毒历史。

他们的国家始终分多聚少,很少有强盛的统一时期,所以会被各方吊打,建立殖民地,掠夺财富。

因此身毒人虽信佛,但被欺负后无处发泄,戾气非常重,就发泄到了自家低种姓的民众或女子身上,屡有耸人听闻的事情发生。

此时,张次公一刀劈出,强盛的刀浪,斩杀数名身毒兵。

但下一刻,他面前的虚空,迸发出一点净光。

一只金色的佛手探出。

经文的压力如山,让张次公避无可避。

半空,六巨头一字排开。

身毒部众发现六巨头到来,精神大振。

而压向张次公的攻势,却是被一道破空的青光击溃。

铜俑卫童晏从虚空走出,看向六巨头,脸上杀机闪烁。

随同童晏一起出来的,一个,两个,三个……竟有一共十二名铜俑卫。

倾巢而出。

皇帝亲自下的命令。

之前有一个俑卫死于集延城之役,童晏是当时幸存的俑卫。

他们是来复仇的。

俑卫本该有至少半数,绝不离皇帝左右,但俑卫被杀了一人,皇帝特许,让他们自己来把场子找回去。

宫廷俑卫,全员杀到西域。

他们一直隐在暗处,是为了配合霍去病的行军计划,直到现在才出现。

霍去病当时能安心回长安,这批铜俑卫到达,也是原因之一。

此刻,十二名俑卫齐出,对上身毒巨头。

单独的俑卫比身毒巨头要弱一些,但十二打六,二打一!

“杀!”

“为汉军者,不惜此身!为过往的袍泽,为大汉!”

战火全面点燃,汉军闷头杀敌,刀光四射!

“为大汉!”

“为大汉!”

十二名俑卫气机交织,竟演化出一座巨大的青铜山,从天空中下压。

俑卫秘术,传说是秦皇得仙秘而创造的禁术,能演化九山之铜,蕴神州山河之重。

铜山带着沉闷的雷音,从虚空坠落,砸向六巨头。

六巨头不明虚实,撑起的经文之光便留有余力,被铜山的重量碾压,倏然崩溃。

六巨头抽身避退,但身毒部众被压得筋断骨裂,死伤不在少数。

这天晚上,汉军和铜俑卫杀入身毒西北,与其守军,六巨头激烈交锋,嘎嘎乱杀!

汉军很快便击穿其西北防线,全面杀入身毒。

让人意外的是汉军过犍陀罗城而不入,直接往南杀去。

汉军的作战方略,是霍去病亲手制定。

身毒并无这方面的军事强人,一时尚无法看破汉军的意图。

到下半夜,犍陀罗城。

中央经殿。

虚空涟漪,金光划空,六巨头相继出现。

其中以苦谛,还有集谛两人最为狼狈。

苦谛的胸腔全是鲜血,腹部被轰出一个窟窿,隐然能看见脏器,伤势非常重。

集谛胸前像是被烈火灼烧,一片焦黑,肩膀,脑后都有深可见骨的伤势。

其体内,经文弥漫,若针线般在填充弥合这些伤势。

六巨头的脸色难看。

无相昧正要说话,又有徒众进来,神色惶急:

“北地摩揭陀国传来消息,汉军攻破比丘城,沿圣河往西直奔华氏城,兵锋隐然威胁王舍城!”

王舍城?

那是身毒圣地,佛陀生前居留的地方。

身毒最重要,不可挪动,佛陀传世的圣舍利等物,都在王舍城!

六巨头蓦然色变:“汉军近期在乌秅以北数次增兵,是迷惑我们的假象,将我们拖在这里,他们的真正目的是王圣城!

佛陀圣物若失,我身毒顷刻就要灾祸不断,各方争权。

婆罗门教被我们压制就是因为有圣舍利在,让他们不得不承认佛陀地位。

若圣舍利丢失,婆罗门教必重新兴起,出来与我等争夺圣教的地位。”

六巨头从未有过如此刻般的慌乱。

“我们立即动身去北地摩揭陀,护持圣城比什么都重要。”

他们现在才醒悟霍去病的目的,但已经来不及了。

“出来受死!”

铜俑卫的声音传来,十二人联袂追了过来。

“有圣徒等人在王舍城,那里佛力最盛,汉人不会得逞的。”六巨头异口同声。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