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汉人,居然要跟着蒙古西征

海棠春睡暖

https://img.ppxs5.com/25/b0/91869b07d6.jpg

首页 >> 身为汉人,居然要跟着蒙古西征 >> 身为汉人,居然要跟着蒙古西征最新章节(目录)

第17章 汉臣与汉人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说起这个史嵩之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他的叔叔就是理宗朝鼎鼎大名的权臣史弥远。换言之这个史嵩之前期是借了史弥远的权势才上位的。

但这个史嵩之和他的叔叔史弥远不同,这个人在历史上的争议比较大。

他还是有些才干的。嘉定13年他就考中了进士;得到这个消息的史弥远就高兴的问这个侄子,想去哪里做官,他都给安排了。

但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史嵩之没有选择在临安或者一些繁华的城市做官,而是选了个让人意料之外的地方。那就是军事重镇,

襄阳。

打开地图你就会知道,襄阳和樊城作为长江中游的要地,在南宋偏安一隅的时候是多么重要。

可见史嵩之眼光之毒辣。

史弥远在仔细考量过后,同意的侄子的请求,把他派到了襄阳。

精明的史嵩之早就明白襄阳在宋朝未来战争中的地位。故他到了襄阳后,开始积极的整军备战,修建城池。把襄阳城打造的如同铜墙铁壁。这也让今后宋蒙战争中,宋朝因此持续受益。

另外这个史嵩之还在襄阳周边干了件大事,屯田。

他召集流民百姓,把襄阳附近的一些沼泽地,盐碱地,整顿一番;该培土培土,该灌溉灌溉。然后在这些荒地上种上粮食。几年持续不断的努力下,襄樊之地这个军事重镇居然让他搞成了一个大粮仓。

颇有我军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的景象。到了现在,襄樊之地的粮食收入,不仅能就地解决自身所需,还能支援其他相邻的军队。就连宋蒙蔡州之战,章邯他们携带的30万石军粮,就是史嵩之这里提供的。不得不说其确实是位能臣干吏。

他把襄樊之地搞得红红火火还不算,这人还善于钻营。不仅和朝中的官员打成一片,更是借助史弥远的关系,几年之中不停升官。

从最先的襄阳府通判到京西转运判官,再右迁刑部侍郎,再到现在的荆襄战区的制置使。到了端平元年的时候,他就已经成为了南宋整个长江中游地区的军事统帅和行政长官。名副其实的军政一把手,其中的分量不言而喻。

之所以我们这么着重讲述这个史嵩之,因为其是这次赵呁实施“端平入洛”计划的关键人物。有了他的配合事半功倍,他如果不配合就只是能事倍功半了。

为什么这么人如此重要呢?

我们打开地图,就不难发现。南宋此时距离洛阳,开封最近的就是荆襄地区。而两淮地区,川蜀地区则要离中原远的多。

再加之襄樊地区在史嵩之的经营下兵精粮足。故,从荆襄地区出兵,无论是器械运输,还是粮草供给都能极大地节省运输成本。而其他地区则要远的多,无论是发兵或者运量无疑都会非常苦难。

只要史嵩之的京湖战区全力配合,这件事情必然就能按照赵呁的想法顺利实施。

事情真的会这么顺利的发展下去吗?

答案是“不!”

在解决了朝廷之中的反对声音后,赵呁言辞恳切的给史嵩之写了一封亲笔信。

在信中;先是肯定了史嵩之在荆湖地区的优秀表现,接着对他的生活和家人表示了一番关心,最后更是把计划的内容详细的给对方阐述下,问对方的意见。

整封信件赵呁足足亲自书写了32页,他本以为自己这个皇帝为了大局,亲自和手下的臣子这么套近乎,对方应该明明白的自己的意图,全力配合才对。

不料,事情的发展却是事与愿违!

更令赵呁感到愤怒和寒心的是;史嵩之的回执的信件开头,就立场坚定的反对他端平入洛的计划。在其后更是写了一大堆理由。

内容的大概意思主要有两点;其一,哭穷。说的是荆襄地区连年饥谨,没有能力承担如此大的军事行动。其二,中原地区连年战火,在当地实现补给也不现实。综上两点;他史嵩之宁愿抗旨,也不愿意拿国家的命运前途开玩笑!

老实说,史嵩之的说的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还有一点他没有在信里说出来。那就是这次的端平入洛的计划是丞相郑清之一系提出来的。他就算全力支持,事成后论功行赏主角也不会是他。他自己费劲巴拉出钱出力却只能当个配角,他能满意才怪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史嵩之是一个聪明干臣,但却是一个缺乏大局观的人,对自身的利益得失太过看重。

赵呁见史嵩之的这幅态度,当然是十分恼火,感觉这厮是在扶他的面子。在摔了一通东西后,发热的脑袋也渐渐冷静下来。

他现在算是明白了一个道理,涉及到这些官员自身的利益,别说国家大事,就是他自己这个皇帝的身份,那都一点不好使。

怎么办?赵呁冷静下来问自己。

准备了这么久,不能这么半途而废吧?但史嵩之又是一个怎么也绕不过去的人。

赵呁无奈之下,只得再次做起了史嵩之的工作。但是几次过后没丝毫效果。甚至到了最后,不惜用兵部尚书的高位来封他,希望他能回心转意。但史嵩之就像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跟赵呁唱反调。

实在没有办法,赵呁只能放弃,准备等大事办完再腾出手收拾这个跋扈之辈。

史嵩之这边是没有办法了,怎么办?没有张屠户还吃不不了带毛的猪么!赵呁接着让两淮军做主力,史嵩之的荆襄地区的做后盾不急粮草,而且是明发谕令,要求必须执行。

在南宋赵呁这里积极备战,准备光复三京的时候。让我们把视线再次投向漠北草原,看看我们的章邯驸马忙什么呢!

说实话,章邯这段时间日子过的那是相当充实,没有生活的压力。白天和士兵们执勤,训练。晚上读书,陪新婚的小娇妻做游戏。这是他算上前世过的最舒心的日子了。

没有996.007的奔波忙碌,也没有战场上的刀枪火雨。小日子过的相当巴适。偶尔抽个空还能和兀良哈台他们打打猎,和也立可敦看看日出日落......

这天,下午没有执勤的任务。章邯带着李小虎,王大年和兀良哈台打了一下午猎,正收货满满的准备回去处理了猎物,喝酒消遣呢。

因为章邯从后世带来的烧烤技术,让兀良哈台等怯薛军将官们赞不绝口,每次打猎回来都要他亲自烹饪。

“小姨夫,这次又算是捞着了!自从吃了你烧烤的食物,在吃自己弄的简直就无法下咽!回去都别给我抢,我肯定要吃个痛快。”兀良哈台高亢的笑声在呼呼的风中传进众人的耳朵。

“驾!兀良哈台,要想得偿所愿,先过俺贵由这一关!跑的过我再说吧。”贵由说完,挑衅的看了无量哈台一眼,马鞭狠狠抽打马臀,他胯下的汗血马顿时像一阵旋风拉开了和众人的距离。

“哈哈......你快追上来啊......!”听到贵由这小子肆意的嘲笑声,兀良哈台狠狠的朝着对方的背影啐了口;

“看他那得意的样子,不就是新得了匹好马么?跟谁家没有似的。”

他这话倒是没有说错,不过他说的马是他老子速不台的坐骑-追风!一匹纯血的阿拉伯战马,身体高大,动如闪电。是上万马匹的头马。

章邯看看身下的蒙古矮马,不由叹口气!望着远方的贵由身下的红色旋风,眼底不自觉闪过一丝羡慕。

这就和后世男人们热衷于各种跑车一样,在这个时代男人们则是以拥有一匹好的战马为荣。虽说他胯下的蒙古马在同类中还算高大,且有耐力好,易照料的优点。

但是卖相和贵由胯下的汗血马来简直就惨不忍睹了。光个头汗血马就高出自己坐骑一头的高度;和速不台的阿拉伯头马相比,更是差了一头半。

章邯作为一个正常的男人,能不羡慕?自从贵由这小子频频吹嘘他的坐骑后,不仅仅引来的众人的怒视,更多的则是众人眼底的羡慕。

故最近蒙古上层年轻人掀起了一段淘马热。章邯也是其中一份子,但是僧多粥少,现在他还没有遇到一匹自己满意的。

骑着马,想事情正出神,就被身边的李小虎打断了思考;

“千户,快看那边,好像是一个汉人!”

“汉人?”

章邯被李小虎从思考中惊醒,叫出声来。

李小虎赶忙朝着西边一指,“在哪里!北边。”

章邯放缓马速,顺着李小虎手指朝着北方一看。视线中就出现一个好像穿着汉人服饰的汉子跌跌撞撞的朝着自己这边跑来。

“走,过去看看怎么回事!”章邯也不犹豫,打马朝着这个汉人男子的方向奔去。李小虎和王大年见状也赶忙跟上。

“踢踏...踢踏......”马蹄隆隆,双方的距离迅速接近,章邯也看清了不远处的汉人模样。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