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曹操

真相假面

https://img.ppxs5.com/1c/23/1dbae20e1f.jpg

首页 >> 谁是曹操 >> 谁是曹操最新章节(目录)

第十六章天下大乱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金城边章、韩遂叛乱,历任刺史奉命讨伐都大败而归,反而韩遂杀了边章及北宫伯玉等人并拥兵十余万,故中山相张纯与故泰山太守张举还有乌丸大人丘力居联盟叛乱,张举自称天子,张纯自称弥天将军,而长沙贼区星手下有万余人,暂时被孙坚率军镇压,但黄巾军残部在河西白波谷起兵,还有匈奴杀并州刺史,如今天下自平息黄巾之乱后反倒大乱。

有乱就要平乱,平乱需要军饷,朝廷开始售卖关内侯,即列侯之下最高爵位,大多只是代表身份地位的名号而不拥有实际的封地。不过我想不到父亲曹嵩也当了太尉,虽然后来发现仅是半年的体验,但我不知其中具体有什么图谋,毕竟家族高层会议还没有我一席之位,我只知道太尉的价钱很高,而且在战时太尉的油水应该是最多的。

我一向理解父亲这样的人在这世道的生存方式,但也一直敬而远之,毕竟是我父亲,违逆他不管对错其实结果都是我有错,我也只能做好自己,向天下表明自己的态度,只求一个问心无愧即可。万幸成年就已分家,不到逢年过节就无需见面,不然不是父亲被我气死,就是我被父亲打死,但世人当然还是把我和父亲联系在一起,每次我闹出事还是要父亲善后,所以我尽量不给家族添麻烦。

有趣的是后续接任太尉一职的永乐少府樊陵,只当了一个月的太尉就被免职,怕不是钱没给够才导致连业务都没熟悉就草草了事,甚至朝廷下发地方的告知文书还没到就结束任期了。后来我才知晓朝廷让九卿轮流出钱担任三公,因所出金额不同才分别有长有短的任期,看来上面的人也不好过,往日备受尊崇的三公却成了烫手山芋。不过令我遗憾且预料之中的是王芬和许攸等人的谋划终究败露,皇帝征召王芬回洛阳,王芬惧怕最后跑到平原郡选择自杀,听说王大人在当地的政绩不错,有“八厨”之名应该也是个和张邈一样慷慨豁达之人,而许攸等人不知所踪。

之后朝廷见形势严峻又任命了西园八校尉,我先被征为都尉,后又任命为典军校尉,原本寻思着能像上次一样在战场混些军功,拿个比如征西将军的名号也不枉此生了,没想到居然只能镇守京城。还好袁绍也被任命为中军校尉,他之前应何进大将军的征辟,一直在何进麾下,有熟识的人一起我自然开心许多,至少闲时有人可以聊天。话说当初卖官的时候人人自危,可到现在曹家、袁家这些大门大户,和宦官集团又有些关系的都势力依旧,反而清官及一些小家族被波及,丢官之后一落千丈,还有原本鸿都门学的寒门子弟好不容易有机会爬上去,现在大多也没什么好下场。官场终究是大人物的游戏,那些以为自己能在其中占到便宜的,最终连如何下场都无法选择,而能在夹缝中生存的自有他的本事。

然而西园八校尉中蹇硕为上军校尉,我们主要是由他指挥,以前我用五色大棒打死的就是他叔父,原先想着工作不会那么顺利,但似乎他根本不介怀我这个人,只顾自己耀武扬威,兴许是这叔父并不招他待见,所以才无动于衷,又或者早已忘了我这个人。

没多久青州、徐州的黄巾军又起兵叛乱,京城也是人人自危,而皇帝听信一个会望气的法师所说,居然想用法术来平息战事,调了各处的军队在平乐观举行阅兵仪式,我当然也在其列。起个大坛,上面建了十二层华盖,约莫十丈高,东北方向又起了个小坛,上面建九层华盖,略低大概九丈,各军排兵列阵,我也不知所图为何,又有什么实际功用,就跟着瞎转即可,心想这法术还挺管用,谁转谁迷糊,只是不知敌人愿不愿意跟着我们转。

可惜这职位不能像议郎一样来去自如,我也只好尽力操练士卒,让大家以后在转的时候稍微正规一些,并且不那么费力。不过所幸局势终于有进一步变化,凉州刺史的司马马腾和狄道人王国反叛,和韩遂联合共举王国为首领,开始进攻三辅之地,甚至围了陈仓。这其实并不是值得庆幸的事,只是形势紧张,此时朝廷终于做出比较明智的决定,重新拜皇甫嵩为左将军,统领前将军董卓,合兵四万人来抵抗王国军的推进,还命骑都尉公孙瓒讨伐劫掠青、徐、幽、冀四州的张纯和丘力居。

自从皇甫嵩奉命西征之后,一路上是势如破竹,韩遂等人顿时是自乱阵脚接着发生内乱,眼看着逐渐势微,幽州牧刘虞也稳定了边境,不过又和上次黄巾之乱一样,朝廷又开始争权夺势,只是这次倒没在前线胡作非为,而是内部权力纷争。话说袁绍还有袁术本来是投靠何进大将军,而何进应该是想拉拢袁家,又是皇后的哥哥,皇后最近又生了皇子,何大将军自然比较受天子的器重,袁家应该也想借机依靠何进。外戚和宦官的矛盾已经在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这次当然也不例外,宦官原先想把何进派出去讨伐,但何进拿袁绍当幌子,所以本来和我聊得好好的袁绍就被派出去收兵,只是我也不知具体细节,反正听袁绍说是这个意思。

宫中这些花花肠子本来就让人搞不清楚,我们在宫外的更看不清楚了,只是看袁绍的神情和近几日进出宫门之人的模样,大概可以猜出宫中肯定会出事,但这种事肯定不是我该打听的,也不是我能打听到的。宦官自天子上位后一直处于上风,打压着士族势力的同时并发展自己势力,外戚和士族的联手肯定不是他们想看到的,而何进和袁家等人的联盟所图也不可能太小,不然其中利益连分都不够分。

不消几日,听说有人见到何进大将军的马车在一路疾驰,之后何进率军驻守各郡国在京城的官邸,这下明眼人都知道要发生大事,不过我们应该只有看戏的份,只能等一切尘埃落定才能知晓一二。朝廷通过各郡国的官邸和地方互通有无,封锁官邸也就是意味着中央和地方的联络被断绝,除非天子亲自下令直达地方不然谁都没有办法,当然封锁的人也可以。

不日朝廷昭示天下,天子于嘉德殿驾崩,由皇子刘辩即帝位,年仅十四岁,尊皇后为太后,太后临朝,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光熹,任命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主持尚书事务。形势已经非常明显,皇帝尚年幼权力只能掌握在一方手里,宦官肯定和何进有过交手,自解除党锢之后何颙等党人又都在何进麾下,双方必然不能善了,只是不知会是单纯的权力让渡还是又掀起一波腥风血雨。

按我和袁绍乃至任何党人的态度,肯定将他们一网打尽是最好的,可最终到头来何进一开始逮捕蹇硕并将他处死,而统领禁军之后,他们何家又和先皇的太后董家起了冲突。票骑将军董重被强行免官,最后自杀,董太后又忧惧而死,原本应该是肃清朝野、人心所向的好局,此刻完全变成宫廷内斗的乱局。

何进此人着实看不清形势,也是短视之人,整顿朝纲之后岂不是有千万种方法让董家失去权力,何必急于一时,只是还有袁绍、何颙等人从旁谋划,我熟知他们在党锢之中对宦官的痛恨,应该会有下一步的行动。虽然这么说,但迟迟不见朝廷内有所变动,所以我去向何颙打探消息,只是不打听还好,一打听真是笑掉我大牙。何进居然想召并州牧董卓进京来威逼太后杀宦官,又让王匡和鲍信回乡招兵,还召东郡太守桥瑁屯兵,让武猛都尉丁原进军河内,一时之间众人都说要杀宦官,我竟是不知说他什么好。

竖阉之官,古今都有,就是皇帝因为宠信而把权力给他们,才能让他们到这个境地。既然要治他们的罪,就应当先杀其中的首恶,一个狱卒就够了,何必纷纷招外将来杀?想要一次杀光,事情肯定会败露,我看这事成不了。

此事不成必遭反噬,按以往宦官的手段绝不会像何进一样犹豫不决,而何进一旦出事,何太后又何足轻重,党人这边抓住机会更不会轻易收手,可外将又该听谁号令,各方势力相互角逐,最后又是鹿死谁手,这天下是真的要大乱了!

望着京城阴晴不定的天气,风云突变的乱世之中,我又能有何作为?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