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群雄闯三国

星落乾坤

https://img.ppxs5.com/7e/65/bdd4f6c32a.jpg

首页 >> 千古群雄闯三国 >> 千古群雄闯三国最新章节(目录)

第六十二章 怒海贫田何所居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听到刘备这句话,原本还热闹非凡的宴厅一瞬间便安静了下来,那些世家中人皆是竖起耳朵,悄摸看向刘备与朱并二人。

朱并闻言,握着酒盏的手一顿,但随即又笑脸相迎道:

“玄德一心为公,急于赴任,真是吾辈楷模啊。放心,此事本官早已有所安排。如今徐州离散黄巾数量颇多,若是寻一人口稠密的郡县却是不足……广陵如何?那边也恰好荒地颇多,吾可分盐渎县予君为治军之所,正巧盐渎县令告老还乡,倒也暂且不必上报朝廷调换。”

听到朱并的话,刘备眉头微微一皱,周遭世家亦是传来似笑非笑的表情。

朱并给的条件听起来不错,广陵郡面积大空地多,朱并甚至白送了自己一个县城为治所,更有利于发展,但盐渎……

盐渎县位于广陵县最东边的沿海之处,其领土完全是华夏海岸线东进,在近百年内由淮河泥沙冲击出来的。这名字一听就能知道,此县周遭土地大都是盐碱地,百姓收成稀少不得不取海水煮盐来补贴家用。这种地方屯田,怕是来多少饿死多少。

而盐渎县北边的淮河湾区倒是有无数肥沃良田,但那里正好又是整个徐州最难缠的世家陈家之所在,从那里抢夺土地屯田,难度可想而知。

若是一般的穿越者,估计会想着是不是靠着晒盐来于此地发展。但刘备却很清楚,晒盐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若是靠太阳晒晒就能获得大量食盐,那华夏就不至于用煮盐法煮到清末了。

晒盐在水泥被发明之前,对晒盐场的维护投入的成本高得恐怖。再加上晒盐需要投入大量脱产人力,沿海地区向内陆运输商品盐成本过高,要想靠贩盐来养活百姓却是妄想。

果然啊……刘备就知道,这些徐州本地世家不会让自己来得那么顺利。不过目前来说,刘备却也没有什么反对的余地。毕竟真说起来,朱并确实给了自己地盘,还分给了你一座城池,再有所不满,本地世家甚至有理由弹劾自己。于是思索一番后,刘备抱拳道:

“多谢使君恩赐,备感激涕零。不过若要安置黄巾,头三年开荒皆是难以自给自足。备厚颜相请,望使君和在座诸位能相助在下,供备这些时日所收容流民三年口粮。”

听刘备如此请求,朱并与各世家首脑思索一二后便笑着应了下来。在他们看来,即便刘备再能打,这徐州黄巾分散,他刘玄德把腿跑断又能收拢多少黄巾?三年口粮各世家分一分,把这难缠的屯田都尉按在海边吹风,这买卖还是比较划算的。

于是众人又恢复了方才的欢乐,直至朱并不胜酒力,众人这才互相告罪离席。

刘备也回到军营,将此事告知众人。众兄弟得知这朱刺史竟然这般算计,把他们安置去海边盐碱地开荒屯田,一个个也是怒骂不止。

“他娘的,这天下刺史都不是什么好东西,那刘焉也是,这朱并也是,都不干人事。这般衰人不能打他个满面桃花,真个叫人火大。”张飞瓮声瓮气道。

“寻常田亩可收粟三石,盐板沙地能收上二石便是烧高香了。这种地方怎么可能养得活如此多的黄巾?”徐达当过农人,对农事却也精通,所以对此地屯田事宜表达了更多忧虑。

“若要化解盐土,最好的法子是引水灌溉,冲刷田亩,三年不懈才可化为正田。淮河支系倒是水量充沛,但要施展如此之大的工程,前期投入却是繁重。虽然世家答应了供应三年所需钱粮,但此举所需人口浩大,且不说世家会不会履行诺言,单是聚拢如此之多的黄巾便不是易事。”王阳明所涉甚广,倒是直接给出了方法,但依然是困难重重。

其他兄弟也是各抒己见,但说到底还是缺人缺钱。刘备在一旁听了许久,最后开口道:

“好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万事开头难,起码我们现在也算有了一块安身之地。现在我们还是先去那盐渎一观,之后的事情从长计议吧,总会有办法的。”

众人听刘备如此说道,也只能点头认可。第二日,众人拜别了朱并,点起兵马朝着盐渎而去。

数日之后,众人抵达盐渎,却发现眼前所见远比想象中还要严峻。

只见天空昏暗,不远处的海岸怒涛延绵,周遭土地干硬,只有些许灌木杂草三三两两杂乱长出。

一路走来人烟稀少,而那座盐渎城更是低矮残破,城墙高不过两丈,甚至不少地方还未覆盖砖石,城中更是房屋低矮道路凹凸。

众人来到县衙,几个县吏前来迎接。刘备让几人拿出县中文书档案,仔细翻查后,发现这广陵郡户仅有十万户,总人口怕是不足五十万。而且广陵人口大都集中北部淮阴、淮浦二县,整个盐渎户籍数量不过八千,人口不足三万。

虽然盐渎县所辖甚广,但却应了那句千里无人烟,荒原野兽流窜,村落稀疏贫苦,与后世苏杭之地的繁荣景象毫无关联。

看着眼前这般景象,众兄弟心里皆是怒火中烧。关羽更是一张红脸都暗了两度,拿着刀想去找朱并理论,刘备好生劝阻才没去做那傻事。

“事已至此,你们就是把那朱并砍成肉酱又能如何?我等所求事业乃是欲挽天倾,未来还不知道会有多少艰难险阻等着我们。若是眼下这点难关便让你们失了分寸,又何谈日后大业?”

一番安抚,众人这才按耐下心中怒火,在瑟瑟发抖的县吏的带领下于县中寻置住所。而刘备和王阳明则是留在县衙之中,拿出木牍笔墨,开始思索接下来的发展安排。

首先黄巾是要剿的,这关乎到刘备日后的兵力人力。虽然刘备知道由于徐州由于世家不干人事,原史几年后徐州黄巾就会再次聚集攻城掠地。但目前徐州的黄巾还是分散状态,要想抓捕却是要花费不少功夫。

其次便是屯田。如果不能在本地世家许诺的粮食吃完前让本地产粮自给自足,那刘备这屯田校尉的官身怕都保不住。

再者若是真如王阳明所说兴修水利洗田,那更是对手中物资和人才的重大考验。而要获得充足的资源,那就必须想出一种生财之道,还得找寻可合作的对象一并经营,否则光靠刘备手里这些兵头可没办法干买卖的活。

思索良久,刘备和王阳明虽然理出了些许头绪,但依然还有不少难关需要解决。一时间二人头昏脑胀,只得先去休息。

可在离开之时,刘备不小心碰到了那已经堆满案几的木牍,木片洒落一地。刘备揉了揉眉心,叹了口气弯腰收拾。可突然间,刘备脑中灵光一闪,似乎在这满地木牍中想到了什么。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