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一切皆可游戏化

隔壁的小蜥蜴

https://img.ppxs5.com/c9/dc/779ecb8b07.jpg

首页 >> 三国:一切皆可游戏化 >> 三国:一切皆可游戏化最新章节(目录)

第384章 蝗灾将至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年前最后一天,张和主持封印仪式,把官印封存起来,象征着今年的工作到此结束。

过年期间,衙门会留下最少的人力值守,确保应付一些突发的情况。

就算是荀攸或者张既,也要定期过来值守。

唯一不需要值守的,自然就是张和,除非遇到真正紧急的事情。

和后世差不多,非必要不会远行,保持通讯畅通,去哪里提前告知一声,方便别人找到你。

回到晋阳之后,张和就变得有些宅,非必要不会离开府邸。

最多是甄尧迁居的那天,过去拜访一番,主要给甄宓认认地方。

开年之后,真要就要到衙门履新,面对自己的新上司,他有些拘谨。

不过到底是甄逸的儿子,学识方面没问题,情商方面也不差。

历史上他仅仅是举了孝廉,似乎没被授予任何职位。

可考虑到甄逸早亡,长子早夭,就甄家的情况,基本是次子负责在外打拼,作为幼子的甄尧接管家中产业。

如今长子尚在,次子负责家中产业,幼子被送到自己这边来。

要问为什么,因为甄尧是庶出。

在嫡子尚存的情况下,张氏虽然不是妒妇,也会下意识把产业交给嫡子来打理。

“以后多看,多听,多学,少说。”张和叮嘱了句,留下贺礼就离开了。

回家的路上,张和松了松身上的皮裘,只觉得闷热无比。

今年是个暖冬,整个冬天都不会冷,甚至穿着比较薄的皮裘,在马车里面都觉得有些热。

“这天气,不对劲啊!”张和感慨,隐约想起什么,又记得不太清楚。

不过既然在大脑里面一闪而过,就意味着应该是很重要的事情。

于是立刻进行游戏化,帮助自己去回忆起来。

结果却不太好,他算是想起来了,今年是公元195年。

历史已经乱七八糟姑且不说,只记得194年大旱,尤其是关中。

不过关中大旱,和董卓祸乱关中,导致地方水利系统崩坏有关。

去年的确没怎么下雨,不止是关中,各地其实都差不多。

好在张和培养的麦子,本身就耐寒耐旱,产量略微下降,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可一整年的干旱,直接导致去年的冬季也变得很温暖。

张飞几乎没有停止脚步,从入秋开始一路向南,把江夏郡全部打了下来。

这可不仅是大别山脉以北的三四个县,长江以北的几个县,以及长江以南的三四个县,都给他打了下来。

这意味着今年开始,他向西可以攻打南四郡,向东可以攻打豫章。

后勤不必担心,太史慈已经南下,袁术需要担心的,是太史慈会不会放过他。

可惜孙策到底没有结盟,甚至没有归顺的意思。

反而趁着袁术不注意,把豫章彻底打了下来。

如今姑且占据江东四郡,只是正要向西对付南四郡的时候,被张飞阻挡了去路。

换言之,朝廷算是和孙策势力也接壤了。

冬季温度都那么高,开春更不必说,这温度根本冻不死虫卵。

开春之后,这蝗虫就会从土里钻出来,然后迅速扩大规模。

意识到这点后,张和立刻到衙门,把封存的官印取出,然后写了一封奏折,托人紧急送去长安。

朝中是否有人注意到这点,他不保证,就算有人注意到,他再提醒一次也没什么。

“说起蝗虫,在后世也算是稳定的蛋白质来源……”张和感慨。

尤其蝗灾的蝗虫,基本属于可食用的品种。

倒是听说蝗灾形成后,蝗虫会产生一种刺鼻有毒的味道,避免被鸟吃掉。

实际就算这样,只要做熟,基本也不必担心什么。

再说各地那么多鸡鸭,趁着蝗灾没形成,直接赶出去把地头的蝗虫给吃了便是。甚至趁着蝗灾没形成,把蝗虫抓起来,那应该就没那什么有毒的成分了吧?

要说也矫情,就算有毒,一个蝗虫才多大,非要吃个几百上千个的,中毒那也无可厚非。

可抛掉剂量说危害,难免有些危言耸听,难道还指望那些百姓,一天吃上几百上千个蝗虫?!

有毒的魔芋,加工之后都能吃,这蝗虫三蒸三煮,晒干磨粉这都还能有毒那才怪了!

想到这里,正好又把处理蝗灾的方法写了下来。

多少是有些担心的,毕竟这年头对蝗虫居然有些敬畏,把它们和神明牵扯到一起。

考虑到这因素,自己上书就很有必要。

反正在他们眼里,自己已经是个仙人。

仙人给出处理的方法,还有谁敢叨逼叨的。

回过神来,自己已经洋洋洒洒写了上万字,手腕都有些酸痛起来。

也多亏纸张已经普遍应用在公文上面,否则至少得装一车的竹简。

“使君,可是有什么紧急的事情?”负责值守的张既过来询问。

“有点,不过不是现在,是即将发生的事情。”张和回道,“趁着还没有发生,提前准备准备。对了,告知一下,明天紧急开会,有事情需要商议一下。”

“唯!”张既见状,自然不敢怠慢,立刻安排人手把消息传递出去。

张既离开后,张和突然意识到什么,当即拿出新的纸张,给冀州和幽州同时写两封公文。

这事情是全国性的,不仅仅是并州,等朝廷那边讨论好,再把诏书传递过去,蝗灾怕是都已经开始成型了。

提前告知,让他们提前做准备,这个很有必要。

什么?自己已经没有干预地方政务的权力?

张和倒是要看看,谁特么敢在这件事情上无视自己的命令!

一个月前,自己在冀州杀得人头滚滚,不会真就有人给忘记了?

没多久,就有骑卒匆匆离开,在这春节期间算是很罕见的事情。

但凡有点见识的,都意识到有什么大事要发生,否则不会这样。

有门路的,自然开始打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如说历朝历代都这样,上面放出风声,或者有什么风吹草动,首先知道的自然是内部人员。

然后关系户,甚至是商贾,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打听。

最后等新闻已经开始报道,普通百姓知道的时候,真正的好处已经被内部人员和关系户瓜分。

古代和现代还不通,古代要知道某个情报很困难,不是真正的关系户,真的很难知道。

如今很多情报,至少会公示,虽然只是在部门网站,或者不大范围的公示。

不管多忙多累,定期关心这些网站渠道,了解最新的政策,可能还能抢到一些残羹冷炙。

利益姑且不说,及时避坑才是关键。

自然而然的,各地可能闹蝗灾的事情,就迅速传了出去。

这事情瞒不住,尤其一些有经验的老农会知道,毕竟整个东汉(25-220年)195年间共爆发了38次蝗灾,平均每5年就爆发一次。

稍微上点年纪的,通过一些征兆,基本就能确定这件事情。

消息送到长安的时候,整个河北基本已经知道这事情。

于是,长安那边也是在最短的时间,给予批复:

暂停所有军事行动,全国抗蝗!

历史上194年的确是大旱,于是195年蝗灾。

在汉末蝗灾的确很严重,这倒不是虚构,当然你们当我虚构也没什么。

蝗虫在形成蝗灾后的确有刺鼻的味道,还有毒素。

鸟不吃,可它们是生吃。

人当然会做熟再吃,这气味是否会在加热后分解,或者无毒化很难说。

退一万不说,抛开剂量说危害,这也不太对,一个人也不可能一天三餐拼命去吃蝗虫。

再说人口那么多,分摊下来可能蝗虫都不够分的。

可为了避免一些家伙科普蝗虫成灾有毒吧啦吧啦的,得,我直接说在蝗灾形成前,还是幼虫的情况下吃,总没意见吧?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