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一册工具书,又答应帮忙制造火器,陈于阶便挥手告别,要随史可法离开了。
赵承成也同样挥手道别。
直到史可法和陈于阶两人的轿子拐过一个弯,消失在一片小树林之后,赵承成忽然想到一件要紧之事。
来不及犹豫,他立即撒开双腿就追了上去。
紧赶慢赶跑了有一刻钟功夫,这才追上轿子。
累得他一边喘气,一边扶着轿杆,冲着轿子里说:“陈……陈先生,请慢走,我还有事……有事相托……”
陈于阶被赵家村的景象所打动,激动得一晚上没睡好觉,现在坐在轿子里一颠一颠的,几乎都已经要打瞌睡了。
忽听轿外有人呼喊,惊得他一个哆嗦,赶紧撩开轿帘,见是赵承成,忙问:“赵村长,又怎么了?”
赵承成道:“有件事……事情。不……有个人,不知……不知陈先生,是否认……认识?”仍是喘息不止。
陈于阶问道:“什么人?可是官场中人么?”
“不……不太清楚。”赵承成喘匀了气,“就知道他叫宋应星,写过一本书,叫做《天工开物》……人,应该是福建人……”
陈于阶眉头紧锁,思索了一阵:“有些印象。这本《天工开物》,我也收过,就是暂未有暇阅读。既是赵村长要找的人必然重要,在下是会留心的。”
陈于阶说话,赵承成是信得过的。
于是他停住了脚步,挥手向陈于阶告别,心里想的是:希望我没白喘这几口气,千万找到宋应星这个人,无论是对我自己,还是对宋应星本人,都是件天大的好事……
史可法和陈于阶离开了,汪银城在赵家村里也没什么好待的,便于当日下午告辞离开,返回扬州去了。
他这一去可不简单,除了向本家及其他盐商报告疏通淮河航运的进展之外,还要向他们介绍赵承成和赵家村的情况,从而获得其他盐商对赵家村的支持。
汪银城去时匆匆,不料却仅隔了一天,就又返回了赵家村,顺道赵承成带来了个不好的消息:淮扬各路盐商,并不打算支持赵承成。
至于原因么……
很简单:赵承成又是个什么玩意儿?让我淮扬盐商关照,他还不够格!
这是放在明面上的理由,但根据汪银城的调查,其实是钱谦益派人给各路盐商都打了招呼,要求他们遏制赵家村的发展。
钱谦益在江南、江北果然影响力巨大,他这么一打招呼,别说是淮扬其他盐商了,就是汪家老爷子,都对汪银城的决定有了质疑。
“哦?都瞧不起我?那好办。”赵承成道,“从今天起,我就在淮河河口设卡。盐船,是汪家的,我双手恭送,可以让他们过去;别家的,那就对不起了,请原路返回!”
汪银城一笑:“那么如果是别家的盐船,但我汪家入了股呢?”
赵承成也回以一笑:“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一概顶回去。就请汪兄回去提醒一声你家老爷子,尽量别跟其他盐商合伙做生意,免得我杀人的时候,溅你们一身血!”
“赵村长何必如此着急?”汪银城劝道,“淮河航道是绝对不能再堵的。否则史督帅那边无法交代。就算督帅不说话,也难保东林党其他人,会以此事向他施压。恐怕督帅面上不好看。”
虽然对史可法本人,赵承成也有不满意的地方。
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赵家村最大的政治靠山,就是史可法。
并且按照正常的历史进程,史可法还远没走到仕途的顶峰,那时就是明朝灭亡、南明弘光朝廷建立之后的事了。
也正是赵承成羽翼丰满、大展身手的时候。
因此于公于私,史可法那边,赵承成是要留意关照的,甚至还要明里暗里帮助他稳固和提升政治地位。
于是赵承成冷静了一下,说道:“那好吧。看在他们只是不愿意支持,而并非故意做对的份上,我也网开一面。就这样,就以要继续疏通航道为由,每艘通过的盐船,就收他们……收他们五两银子的通行费。不为赚钱,就为让他们明白——洪泽湖,到底是谁在做主!”
汪银城含笑摇头道:“赵村长果然还是这个性格,痛快!”
他只当赵承成是个急脾气,但只有赵承成自己知道,他的脾气不急可不行。
眼前这个大明朝廷,就好像一辆正在走下坡路的汽车,而驾驶这辆汽车的崇祯皇帝,不可谓不卖力,却是狠狠地一脚踩在油门上,恨不得把油门直接踩进发动机里。
导致的后果,就是虽然已经积重难返,但或许还可勉力支撑的大明王朝,终于加速冲向深渊。
经过这番折腾,汪银城预想当中的,淮扬盐商全面支持赵承成的局面,终于没有形成,甚至汪家都不愿出这个面。
但是好在汪银城这位汪家大少爷、内定的继承人,颇有些经营的天赋,自己手上就有不少产业,每年、每月都有固定的收入。
那么由他个人出资,以每月五百两银子的频率,连续注资一整年,让投资总额积累到六千两。
有了这六千两的额外收入,再加上继续自己腌鱼的生意,赵承成估摸着一年左右的时间,赵家村和赵家军就能发展得极成气候,可以参与到明末那一场大搏杀之中去了。
就算一时半刻没法成为主宰全局的力量,至少也能让已经参透历史剧本的赵承成,瞅准了最紧要的时间节点,让自己的力量发挥关键少数的作用!
等到那个时候,原本瞧不上赵承成的盐商,就是跪下来求他,他都未必会正眼瞧他么!
这份力量由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各个方面所组成,但最为直观有效的,还是非赵家军莫属。
而在升级赵家军战斗力这方面,陈于阶的确帮了赵承成的大忙了。
说起来,赵承成也是红旗下长大、蜜罐里泡大的新时代守法青年,光知道火枪、火炮相对于冷兵器,是跨越时代的力量,但论起如何制造这些兵器,他实在是外行。
直到看到陈于阶送给他的那本还没有命名的小册子之前,他是万难想到,明末制造火枪的工艺,居然和包饺子,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