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生,你究竟是何意思?还有这‘秦时明月汉时关’,不骈不俪的,又是出自哪里?”何冕怒问道。
此间的饮酒探讨,原本大家都是和和气气,无外乎是陈述自己的观点,然后奉承一下别人的观点,也没有谁一定要坚持自己的观点。
周坦这喝酒上头之后,直接将友好的讨论,上升到了激辩。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周坦再饮一皿酒,趁着醉态,索性将这整首唐诗抑扬顿挫的吟完整了。
诗毕,不仅本桌诸人陷入了沉思。
前后相邻两桌客人,也纷纷投来诧异目光。
如今律诗尚未诞生,七言体的诗歌更是不曾流通于这个时代。
可不论如何,后世王昌龄出塞之诗的气势磅礴,是古往今来但凡识字者都能体会到的。
兼又当下文坛,正受“正始之音”的影响,趋于玄谈而鄙之俗谈。但凡言论国家大事、功名利禄、政绩几何者,几乎都会被年轻士子所嗤鼻。好就好在,寿春此处边境,军事氛围更重。又,“正始之音”盛行之地,远在洛阳。
崔旦、陈茂身为太学生,自是受玄谈风气影响最深,这会儿已经脸露鄙夷之色。
徐罕也不禁暗暗捏了一把汗。
“没什么出处,月前听扬州度支校尉府上吏闲谈,聊起了胡校尉父亲以道公,于青龙元年,大破保塞匈奴。这几日有感而发,缅古怀今,作此拙作。”周坦随意编了一个理由。
胡烈的父亲胡遵,早年就在北疆击破了叛乱的匈奴胡薄居姿职,迫使其再次投降臣服。当然,那场作战的指挥还是司马懿。只不过校尉胡烈就在寿春,索性就近借用,让这番说辞显得更加真实。
何冕顿时十分尴尬,既生气,又有几分忌惮。生气自然是周坦的冒失无礼,而忌惮的则是对方似乎是有些真才实学的,对簿起来,恐无胜算。
“诗词歌赋,文学造诣,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你们辩论这些,除了徒耗精神,可能有定论吗?”周坦丝毫不惧,自顾自笑谈着。
“周兄,稍安勿躁,我等只是各抒己见而已。”诸葛礼起初对周坦同样有些不悦,但着实也被刚才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吓到了,他保持着风度,和颜悦色的安抚着周坦。
“是啊是啊,这世上万物,无定论者不计其数,既无定论,方才有探讨的余地嘛。”吕近也跟着做起了和事老。
一番相劝,气氛似有转机。
“敢问周兄,这飞将,应是飞将军李广,但这龙城当作何解呢?”这时,陈茂突然开始认真研究起了周坦刚才的七律。
后世对龙城飞将确实有诸多讨论。飞将一说是李广,一说是李广利;而龙城,一说是大将军卫青首战攻破匈奴龙城,又一说并非是匈奴城池,而是与玉门关一样的关城。解释众多,却无定论,后世便将龙城飞将统意为“抗击匈奴的将士”。
而显然,这正是诗歌极大的魅力所在,既有真实可据的背景,也有无穷无尽的联想。
“大将军卫青,首战击破匈奴龙城,在下斗胆,擅自以龙城代了卫将军的尊名。”周坦这会儿,自然还是找了一个比较有说头的解释,来做了回答。
“秦月汉关,龙城飞将,万里长征,胡马不教。七言四句二十八字,竟写出了古今三百年的金戈铁马。此等荡气回肠,令在下钦佩。”陈茂感慨万千的说道。
陈茂虽是太学生,追逐潮流钟爱玄谈,不过他尚且年轻,荼毒不深,再加上自己离了洛阳,人生地不熟,总不能在他人地盘上撒野。
他随即亲自为周坦斟酒,与之对饮了一杯。
“此诗,使我不禁起正坐镇并州的叔公。想必他每每登城巡望之时,也会希冀能继卫将军李骠骑之宏志,平定边陲,降服胡夷。”陈茂正色的说道。
他可是瞅准了机会,索性巧借此事也让自己蹭一蹭话柄。
此时的陈泰,确实戒防着北疆胡夷,只不过在他的任内,多以怀柔政策安抚周边少数民族,几乎鲜有战事发生。
崔旦见世家出身的陈茂都放开了,自己也不好再拘着,图个热闹,与大家一起热议。
“浮华案”之前的清谈,大多还是有宇宙、哲学、人文的思想在其中,那时候想要融入清谈,少不了得有雄厚的知识积累。“浮华案”后,直至魏明帝曹睿去世之前,清谈之风遭遇了全面扼制,但并未斩断其根。
正始年间,曹爽独揽大权,再次亲信何晏、夏侯玄等人,市庙内外又掀“正始之音”。而此时的清谈玄学,除了几位名声显赫的大才,余下更多只是趋炎附势、附庸风流的泛泛之辈,使得风气逐陷迂腐无为、相互吹褒、空洞无益。
士子们之所以趋之若鹭,只因一心想要融入当朝权贵的名士圈,求得到名士欣赏,便能谋得官职。许多学半斤、识八两的年轻人,口口声声淡泊名利、清风明月,而所作所为,终究还是为了追名逐利。
至于民间的清谈,是因为上升通道的闭塞,士族垄断了政治民生大量的资源,再加上往后三十年里近乎“白色恐怖”的政治局势,不妥协便为异己,致使大量寒门、草根人才对朝政彻底丧失信心,借故躺平避世。
自重新回到榻席后,徐罕便再无发言的机会,而他的心情,也如同群山激流一般,一通起起伏伏,直到这一会儿,方才得了几分平稳落地的感觉。他自是万分欣喜,看来今晚能顺利进入楚王府赴宴了!
“兄长,成了几分了?”这时,周坦凑过来,低声问道。
“六、七分了,贤弟,愚兄着实不曾想到,你竟有这般诗学才情,佩服佩服。”徐罕低声回答,也不掩对周坦的钦佩之心。
“写诗嘛,有何难?就写点别人看不懂的,反正我自己都未必懂,”
“这难道是心中无诗,处处是诗嘛?如此之高的境界?”
“兄长,再拜托你一事。”
“何事?”
“再来一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