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强姜维,速通天下

北世子

https://img.ppxs5.com/c0/ce/2408fe9eeb.jpg

首页 >> 三国:最强姜维,速通天下 >> 三国:最强姜维,速通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十四章 江湖风波恶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在陈仓平定的第三日,也就是九月初一,随着连绵秋雨的渐歇,战鼓的咚咚声也缓缓消退,蜀汉军后续事宜终于筹措完成。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众将士聚在大营内,等候诸葛丞相最后的一锤定音。

撤军之后,陈仓将会成为抵御魏军进攻的桥头堡,将会立于风口浪尖之上,是蜀魏争锋的最前线。

为了加强陈仓的防御力量,诸葛亮临时任命张翼为陈仓太守,并派遣王平以及其手下的连弩营驻守在此。

同时,诸葛亮让马忠屯驻于散关,散关位于陈仓西侧,必要时可以作为援兵。

加上郝昭之前准备的各类守城器械,几乎都为蜀军所用。

诸葛亮在陈仓防守的安排细致入微,面面俱到,比郝昭有过之而无不及。

鲜红的蜀汉旗帜在陈仓城头飘扬,标志着这片土地已经变为蜀汉的领地,陈仓乃高祖起势之地,现在也是蜀汉的最前线,亦是嵌入曹魏关西地区的一颗锋利龙牙。

数日之内,蜀汉军大军屯驻在岐山以南,直接震慑郿城的魏军,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大军东进,越过五丈原,由斜谷道南返,全程毫无阻碍。

“事已至此,北伐便可以告一段落。”诸葛亮坐在四轮车上,平静地说道。

接下来就需要筹备更多的粮草、兵甲、马匹、刀剑、军饷……可谓是事务繁多,战争是国家之间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牵扯范围广泛,一旦发动,就是动员整个国家的全面战争。

“丞相庙算无遗,大汉必将鼎盛。”众将士说道。

赤色的汉旗在风中飞扬,众将的旗帜也随风招展。

姜维骑着红鬃烈马,随军返回汉中,一路陪伴丞相身边。

“伯约。”诸葛亮轻轻唤出姜维的字。

“末将在。”姜维立即应声。

“战事既定,军鼓已歇,你也不必口称末将了,我欣赏你的才华,更器重你的胆略。此番回朝,我欲将平生所学,授诸于你。从今往后,你我以师徒相称,可好?”诸葛亮的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

“徒儿感激不尽。”姜维立即说道。

先前北伐分秒必争,师徒二人并没有太多时间交谈,常常是短短相叙,就要即刻奔赴战场。

现如今,诸葛亮与姜维之间,终于定下名号。

没有冗繁的拜师礼,亦没有儒家的束脩谢师礼,只是轻轻一句,却如千钧之重。

或者说,整个雍凉都是姜维赠予的谢师礼。

昔年,先帝刘备四十七岁时遇到了二十七岁的诸葛亮。

而如今,诸葛亮也在四十七岁之际,遇到了自己的姜维。

“好……好啊,天水麒麟儿!”

诸葛亮微微颔首,口中轻声念道姜维称号,其人手挥羽扇,眯着眼望向更远方,穷尽关山。

“此战,你当为首功啊!”

“倶是军中将士上下一心,奋勇杀敌寇,维不敢贪天之功。”姜维恭敬回答。

“我都看在眼里,你虽为降将,却有一腔热血匡扶汉室,不罔扶汉将军之名。”诸葛亮点了点头。

任人不避嫌,举贤不避亲。

“诛郭淮、献天水、伏盾街亭、阵斩王双、献计陇西、急援子龙、陈仓定策……”诸葛亮一一数来姜维的事迹,发现他从天水归汉以来,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奔走当中,北伐的战场处处都有姜维的身影。

一匹红鬃马,一杆绿沉枪,杀得曹营心惊胆骇。

“如此英杰,若不能身居显位,天下人会戳我脊梁骨,笑孔明无识人之明啊!”诸葛亮微笑道。

车马行进,姜维也从骑马来到了车上,改为了驾车。

“伯约,若你为三军主帅,雍凉既定,当如何讨伐中原,匡扶天下。”诸葛亮问道。

“入主长安,平晋,伐邺,迫洛……若东吴有变,则灭吴。”

姜维淡淡说道,语气斩钉截铁,仿佛推演过无数种可能性,心中没有一丝犹豫。

“果然少年壮志。”

诸葛亮欣然,但旋即摇了摇头道:

“既为讨伐中原,那么东吴作为左邻,能让一步就让一步,我们应当尽力维护好吴蜀的关系,为北伐创造有利条件,若是为一时意气,只是徒劳耗费国力罢了。”

诸葛亮语气低沉,这番话很艰难,但很中肯。

“丞相所言极是,维谨遵教诲。”姜维拱手称是,但同样,他也记住了诸葛亮眉头紧锁中的怅然和挣扎。

那是一种无法接受,却不得不接受的痛苦。

丞相虽有意促进吴蜀联盟,但从来没有放下对东吴的警惕。

夷陵之战,一把大火烧灭蜀汉一代人,先帝遗恨白帝城,血海深仇,一刻都不敢忘记。

诸葛亮忠于刘备,一人而已。

姜维忠于诸葛亮,亦一人而已。

“丞相,放心吧,这种状态,我相信不会持续太久的。”姜维坚定地补充道。

千山万山,尽在胸中。

蜀汉大军行斜谷,过箕谷,大军屯于定军山,诸葛亮与姜维及随从百人,速赴汉中。

“永安方向有什么反应?”诸葛亮问道。

“禀丞相,永安督陈到来信表示一切照旧,无事发生。”信使回答。

“无事发生……”诸葛亮闻言,面色微微变幻。

“按照北伐前的约定,东吴应在我北进雍凉时,进攻合肥以牵制曹魏,为何没有消息?难道打了半天,只有蜀魏之争,东吴坐山观虎斗?”诸葛亮疑虑重重。

“若是这样……那可就大事不妙了……”姜维感到一阵不安,隐约预感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原本在建兴六年,东吴与曹魏之间爆发了一场大战。

即著名的“石亭之战”。

这一战,吴国鄱阳太守周鲂诈降,请求曹休派兵接应。曹休中计,率军十万万深入吴地。孙权派陆逊、朱桓、全琮率兵应战曹休,在石亭展开激烈交锋。

然而,现在的情况陡然发生改变。

石亭之战,没有发生。

由于蜀汉在雍凉地区的进展优势太大,东吴得知消息后,犹豫了,并没有让陆逊谋划战事。

这使得东吴的态度变得含糊暧昧,让人难以揣测。

“东吴这些人,只怕豪杰尽殒,只剩下这些该死的蝇营狗苟之辈。”左将军吴懿破口大骂。

“如果东吴不对曹魏施加压力,他们很可能会转而进攻我们。”诸葛亮展开地图分析道。

他的手指沿着永安东去,落在荆楚之地上。

“糟糕,荆州可能会有大动静!”

“快,传令备马,立刻赴永安。”诸葛亮当机立断。

丞相北伐雍凉,尚未来得及歇脚,就匆忙要从汉中赶往永安,应对荆州战况。

“丞相,是否要调兵遣将?”吴懿急切问道。

“子远先行一步,且回成都报捷。切记,北伐大军不可轻易调动,必须随时应对关外战况。”诸葛亮轻摇羽扇,略做沉思。

“此次赴永安,伯约与我同行即可。”

“遵命!”吴懿告退。

“领命!”姜维亦告退,立即赶往军营,集结麾下赤甲军精锐。

“荆楚多风雨,江湖路遥风波恶。”

诸葛亮望向南方阴翳的天空,心中忧虑更甚。

---我是集结精锐的分割线---

“建兴六年秋,亮北伐还汉中,闻永安异动,疾征东。”——《汉志·诸葛亮传》陈寿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