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父亲的变化,孔怀安其实还比较高兴的。
自家的事情自己清楚,这北海地方虽然不小,可实在被黄巾折腾的太厉害了。
乃至于许多青州人士,后来都躲避到了江东去。
他自己打着招安黄巾的主意是不错,可对于这多出了的那么多嘴巴如何喂饱,还真没想的太多。
倒是没想自己没想好的,老爹却给自己想好了。
虽然用的乘人之危的法子,是不大好看就是了。
至于其余人,虽然心思各异,却摸不准孔融到底是什么意思,倒是也不敢贸然开口。
使得国相府内的气氛,顿时有些降到冰点的意思。
也不知过了多久,也不知糜竺在脑袋里面盘算了些什么,只见其深呼吸了两口,终于脸色又正常了回来,不是前头那气愤的神情了。
却见其拱手道:“明公,借粮一事,太过重大,吾也不好擅自做主。”
“只如今曹操兵马已动,形势逼人,可求明公先行出兵,吾其后当速与刺史禀明此事。”
这话应的多少有些空手套白狼的意思。
本以为按着孔融今天的风格,他怎么也不可能答应。
不料竟是点了点头道:“兵贵神速,当是越快越好!”
“吾欲即刻起兵,援助徐州!”
说着还没等众人反应,却又呼道:“怀安,此番领兵,就以你为大将,带黄巾降兵五千,本部兵马两千,共计七千人马,即刻往徐州而去。”
孔怀安听得一个激灵。
这上来就让自己领兵了?
怎么这老爹转变的这么快吗?
只看着众人随着孔融的话把目光纷纷投向了自己,孔怀安知道也没时间犹豫。
直上前拜:“孩儿领命。”
边上管亥也是身份适应的快。
跟着孔怀安上前,一同受了军令。
这家伙心里也清楚,五千黄巾兵才降,还没来得及整备,谁能管住?
很明显只有自己嘛!
眼瞧着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在眼前,管亥自然反应的快。
孔融见两人答应,却未说完。
又与王修,孙邵道:“叔治、长绪,你二人随怀安出征,参从军事。”
王修与孙邵,善内政之事,短军谋奇策。
只是如今北海人才太少,这二人也算能耐。
被孔融点名,倒也不拒,纷纷出列应允。
王子法瞧着暗叹。
孔融此举,那是真把这驰援徐州当正事,非是虚晃一枪,好诓徐州粮草。
也不知自己前头与公子互斥,会不会叫明公瞧自己不耐。
“只不想公子如此有才,要不然哪能贪图露脸,反得罪了公子。”
“不若此刻出征,定也有我一份。”
王子法心里这般懊恼,却不知孔怀安压根就没把他放在心里。
此刻见老爹这般稳稳当当的安排,心道其倒是也有几分诸侯的样子。
实际上这还真是孔怀安小瞧人了。
孔融虽然面对管亥的时候有些失态,但若没几分真能耐,又如何能被世人称呼为“孔北海”?
只是后头面对袁家的时候,力量相比过于弱小,这才会战败于城下。
…
孔怀安心头对自己穿越后的便宜老爹重新评估了一番,却又见孔融换了个神情,又亲切与太史慈道:“子义…汝非吾部将,又才援吾城,此事本不该再来求你。”
“然吾军中大将皆不及子义半分,此番还厚颜请子义再出手一回。”
孔融说着,更是上前两步,拉住太史慈的手。
神情恳切无比,双手紧紧握着,好似不得应就不能撒手一般。
气氛都到这了,太史慈也不好不答应。
本来嘛,太史慈在这救玩孔融之后是要回扬州去的。
之所以说是“回”扬州,是因为早些年太史慈在老家得罪了人,未免仇家追杀,便是一直避祸在扬州。
如此才后头得了扬州刺史刘繇的征召,后头遇到了孙策,成一番美名。
只今日眼看这场面,倒是一时半会回不去了。
再说…
太史慈撇了眼在旁一脸热切瞅着的孔怀安,心道这回倒是还真不急走了。
便应道:“明公既然开口来求,某自无不应的道理,便随公子一同援徐。”
孔融这才再无话说,却点起三军,备足粮草,送子出征。
不过在出征之前,孔融与孔怀安,还得有一场交心的谈话。
不若父子两个都这么大变化,只怕各自心里都要别有想法了。
…
“怀安,可是觉着为父有些趁人之危?”
待人皆散去,国相府的堂内只留下了孔融与孔怀安父子,孔融说话也直白。
孔怀安刚想摇头,却忽然心头一顿,把要摇的头给停住了。
“嘶…”
“不对不对,虽说自己这几日表现的有些突出,可总归还算事出有因。”
“若是性情再变,可就要引人怀疑了。”
还是低调点好。
这般想着,孔怀安“有些迟疑”的点了点头,小声道:“父亲,咱们降黄巾,是为自保,好保家卫土。”
“眼下徐州有难,咱们当救。”
“毕竟徐刺史在徐州之地,也算治地有方,百姓可得安居。”
“虽说曹操其父被杀,兵出有因,然咱们也不好见死不救。”
“何必再找他们要粮,坏了我孔家…坏了父亲名声。”
孔融静静的听着孔怀安说着,直听到孔怀安说怕坏了其名声的时候才摇头道:“坏不得,那陶谦,可又不是什么好人物。”
“问他要点粮食,还坏不了我名声。”
哦?
看来老爹对陶谦很熟悉啊!
而且听这话里意思,那掏谦看来也非善良之辈。
当即问道:“可是因那张闿杀了曹操之父,父亲却把这账算在那陶谦身上?”
孔融听得孔怀安这有些幼稚的话,竟直冷笑一声道:“什么部将,胆敢有这般胆子!”
“此事非是得那陶谦授意,吾就随你姓!”
…
对老爹的“冷笑话”,孔怀安深感无语。
不过…
这话说的意思里,难不成是陶谦下令杀了曹嵩?
可这陶谦活腻了不成?
有道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明知如此做法要激怒曹操,与自己又无好处,何必如此?
再说这杀人老父亲的做法,未免过于下作。
陶谦那老东西,究竟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