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好日子

冢中冢

https://img.ppxs5.com/d4/0d/6182aa0f48.jpg

首页 >> 红楼好日子 >> 红楼好日子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百四十章 贾政升任通政使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王旷拍案而起,说道:“大乾的将士用鲜血换来的土地,竟然没有官员愿意去治理,这就是个天大的笑话。我认同卢阁老的提议,这种只想享受荣华富贵,却不思报效朝廷的官员,必须罢免。”

赵康说道:“王阁老消消气,此事牵扯甚广,当从长计议。”

李儒手拈胡须,说道:“罢官有些严厉了,不过也不能太过纵容他们。老夫提议,这次不愿意赴任的京官降一级,全部贬出京城,地方官员降两级,继续在原地为官。以上官员,五年内不得升迁。”

赵康附和道:“如此处置甚为妥当。对这些官员不能一棒子打死,应该留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如果他们愿意去治理偏远的地方,也可以恢复他们的官职。”

卢升点头说道:“只要他们愿意改正,可以给他们一次机会。”

朝廷再次进行了官员调整,数十名官员被贬出京城,京城百姓又多了许多谈资。在这场风波中,贾政升任通政使,成为三品大员的消息没有引起朝野的关注。原通政使升迁扶桑省巡抚,左通政升迁虾夷省巡抚,贾政便顺势接任。通政司由于贾政的关系,对海外的情况了解的比较多,并不排斥前往新设立的五省任职,故而有多名官员主动请缨。崇安帝对此非常欣慰,这些官员都被破格提拔,因此才出现了两名巡抚同出通政司的情况。

贾政也上书请求外放,不过他没有治理地方的经验,不符合选拔标准,没能通过吏部筛选,错过了跳级晋升二品大员的机会。不过能坐上通政使的位子,官居三品,贾政也已经心满意足了。

荣国府,荣庆堂。

贾母坐在软榻上,高兴的合不拢嘴。王子腾,林如海,贾政和贾雨村在下方分宾主落座。邢夫人和王夫人作陪,都是亲眷,倒也用不着回避。王子腾三人是来给贾政道贺的,这对荣国府来说,确实是一件大喜事。贾政苦熬了二十多年,终于能称得上是朝廷重臣了。

贾母对贾政说道:“当初荣国公临终前,上奏折为你求官,这一晃眼就是二十多年过去了。估计你父亲都没想到,你能官居三品,成为朝廷重臣。等琅哥儿过来,你与他商议一下祭祖之事,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列祖列宗。让他们知道,咱们贾家如今也有了三品文官了。”

贾政说道:“母亲,儿子原本是想外放,只是朝廷认为我没有治理地方的经验,通政司不能把主官全都调走,这才让我做了通政使。”

王子腾说道:“通政司的作用很重要,让你做通政使也是琅哥儿与我们商量后做出的决定。通政司这次调换了不少官员,正好便于你掌控这个衙门。琅哥儿会将他的幕僚高岩安排到你身边,这个人足智多谋,能助你尽快掌控通政司。”

林如海说道:“兄长性子宽厚,对下属有些过于仁慈。高岩善于琢磨人心,手段狠辣,能够帮助你对付那些宵小之辈。”

贾母说道:“这样好!对下面的人要恩威并施,才能让他们听话。政儿,你以后有事要多与宝玉他舅舅,如海和雨村商量。他们处理官场上的事儿,比你更有经验。”

贾政说道:“儿子谨遵目前教诲,定会把这个官做好。”

贾母想起了贾赦,叹息道:“也不知道你兄长怎么样了?”

贾政说道:“兄长在南边过得还好,琅哥儿特意安排了人照顾。虽然比不得在家里,但是也没有遭什么醉,母亲不必忧心。”

邢夫人也说道:“老太太,琮哥儿前不久还托了家里的商行,给大老爷送去了五百两银子,不会让大老爷缺衣少食的。”

王夫人说道:“怎么不多送一些?大嫂可是手头不宽裕?”

邢夫人淡淡说道:“那里不是京城,穷山恶水的。钱财太多,对大老爷可不是一件好事。”

贾母说道:“是这個理。穷山恶水出刁民,钱财太多容易招祸。老大媳妇儿做的很好。”

王夫人笑道:“老太太,这事儿是媳妇儿考虑不周,没想那么多。我以为是大嫂手头宽裕,还想帮衬一把,让大老爷过得好些。”

邢夫人正准备回应这个弟媳妇儿,却听堂外小丫鬟喊道:“三爷来了,奴婢给三爷请安了!”

贾琅的声音响起:“小丫头们嘴巴越来越甜了。香菱,每人赏两个金豆子加两个银稞子。”

小丫鬟们顿时欢呼起来,纷纷向贾琅行礼道谢。

鸳鸯出来迎接贾琅,见状便笑道:“三爷出手越来越阔绰了。难怪这帮小丫头听说伱要来,哪儿都不去,早早就在门口等着了。”

香菱憨憨的说道:“我说怎么今天的人数有点多呀,原来都是等着爷的赏钱呢。还好我准备的多,要不然都不够分的。”

小丫鬟们立刻拍起了香菱的马屁,围着香菱姐姐长,姐姐短的叫着。香菱被小丫鬟们哄得高兴,便一人多给了一个银稞子。

鸳鸯笑道:“香菱还是这么憨,又被小丫头们给哄了。只是这钱是三爷的,她这算是借花献佛了。”

贾琅用手指轻轻刮了一下鸳鸯的鼻子,笑道:“金姨娘这是担心我乱花钱,以后会让你过苦日子吗?放心吧,爷有钱,养得起你。小丫头们,来给金姨娘见个礼,爷每人多赏一个金豆子。”

小丫鬟们嘻嘻哈哈的给鸳鸯见礼,喊道:“给姨娘请安!”

鸳鸯闹了个大红脸,说道:“三爷又拿我寻开心,不理你了。”说完话,转身进了荣庆堂。

贾琅不紧不慢的迈着四方步,乐呵呵的跟在后面。

贾母见鸳鸯红着脸进来,便笑道:“这个猢狲,性子一点都没变。我身边的丫鬟,就属鸳鸯最得用,偏偏就被他给惦记上了。”

众人一阵大笑,鸳鸯的脸更红了,连忙低着头站在贾母身后,避开众人望来的目光。

贾琅听到贾母的话,笑道:“老祖宗,我聘礼都下了好几年了,您可不能反悔啊。”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