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木子蓝色

https://img.ppxs5.com/72/ac/52a6b12210.jpg

首页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最新章节(目录)

第467章 遇药王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黑色细犬,名叫乌尨。

它的主人是个道士,身着粗衣,腰间有个葫芦,执柄佛尘,看着似个普通道人。

可胖掌柜见到他,却是立马上前恭敬行礼,“药王光临、小店蓬壁生辉。”

这位看着才值壮年的粗衣道人面带微笑回应胖掌柜,然后道,“我这细狗乱闯贵店,失礼。”

胖掌柜明显对这道人很熟,还很尊敬。

他从中引见,武怀玉才知道这位道人原来大有来头,俗家京兆韦氏,祖父时任河南巩县令,故一家迁居巩县。他十三岁时谙老庄之学,长斋素食,后入嵩阳观出家。

传说他访道周游,遍寻名山,曾遇神仙。

他不仅道术很高,而且擅符篆和炼丹、医药之术,还与孙思邈是好友,因为经常施药救人,民间把他和孙思邈同尊为药王。

如今奉天子之令,在京中玄都观修行。

玄都观是长安最大的道场,也是楼观道在长安的大本营,北周武帝曾灭佛禁道,但在终南山田谷建通道观,选十名高道修行,给道家留了丝元气。

这十名高道,都是楼观道人。

后来杨坚建隋修大兴城,特于城中九五高岗,天街两侧,建起大兴善寺和玄都观两大寺观,各据一坊之地,玄都观主,便是请来了田谷十老中的王延。

王延在楼观中的地位,是当今观主歧平定的师伯,上任观主苏道标的的师兄。

而武怀玉是歧平定师叔,算王延师弟。

药王韦善俊以前没见过武怀玉,他虽奉旨在玄都观修行,但大多数时间都在外,寻访名山,制药救人。

“贫道拜见翼国公。”

“药王客气了。”

韦善俊出现在泾阳原因也简单,就是这里现在是很大的药材市场,他这次路过,便来看看药材,结果他的狗子跟别家狗子跑了。

说来那条狗,也有个故事。

韦善俊有个哥哥早年学佛,在少林出家,佛法精进,成为长老,他去看望兄长,在嵩山寺前遇到这条狗子流浪,得了疥病,浑身毛都掉的差不多,十分难看,人嫌狗厌的,韦善俊收留了这条狗,拜访期间暂住寺中时每次去吃斋,还牵着这条狗,把自己的食物分一半给狗吃。

和尚们嫌弃那只癞皮狗,也嫌弃喂狗的韦善俊,让他哥把他和狗子赶走了。

韦善俊倒从不嫌弃这只狗子,狗子也对他不离不弃,经过他的医治,那只狗的皮肤病好了,毛发又黑又长又蓬松的十分好看,他给取名乌尨。

尨,本就是多毛狗子的意思。

“想不到乌尨还有这故事,我这两条狗子是我当年随师在终南山修行时,从山下农户家中收养的小狗子,说来这两条狗子也有些不凡之处。

我师傅在终南山隐修七十二载,山中有老虎为之护法,几代老虎相传守护,这两只小狗娃小时吃过护法母老虎的奶,吃虎奶长大的,所以胆子特别大,长的也更壮实些。”

韦善俊笑说,“难怪我这乌尨居然一见到你家的虎斑细犬,就给迷的跟跑了,以前可从未有过的事。”

两人都是道士,又都擅医,在此偶尔碰到,便也是缘份。

于是武怀玉邀请他一起吃晚饭,顺便聊聊道法和医药,武怀玉对道法不是那么感兴趣,更主要是想交流下医术,毕竟这道人可是跟孙思邈齐名,还是好友的高人。

交谈挺愉快,收获挺多。

武怀玉挺感慨的,如京兆韦杜这种名门,确实了得,人家不但朝廷上有人做宰相,朝中地方皆有人为官做吏,甚至也有人经商,也有人在家养猪的,连佛道两届,都有他们的人,还都能干出很大名堂。

比如说如今佛教主要宗派的华严庄,杜顺和尚就是杜家的人。而眼前这位药王,是韦家人,甚至他哥哥还是少林长老。

民间传说韦善俊遇过神仙,得授过三皇檄诏,还获得神仙变化的道术,武怀玉对这个不感兴趣,毕竟他对李世民也说他老师逍遥子以前三遇神仙,在终南山隐修七十二年,修成陆地神仙,最后羽化飞升了。

神不神仙的,他们同行内部最清楚。

不过真要讨论起炼丹画符这些,武怀玉也是行家,韦善俊也是佩服不已。

他身边有个长的极高的十四五岁的少年,知晓武怀玉的身份后很是崇拜,问了许多问题,臧是画符的。

这少年来历也不简单。

“晚辈叶法善、号太素。”

小道士叶法善,武怀玉听这名字好像有点耳熟,但他这么年轻不可能是现在很有名的人。

按他自己介绍,他家五代修道。

上清派茅山宗的火居道士家族。

这少年口才挺好,说他是母亲刘氏午睡梦流星入口吞之乃孕,十五月而生。

好家伙,差点就成哪吒了。

然后更神奇的是,他七岁那年溺于江中,家里三年都没有找到,三年后突然出现,说是有青衣童子引他去见了太上老君,老君还给他喝了云浆仙露,就说了会话便回来了。

说一会话功夫,人间已三年。

够传奇的。

这比武怀玉九岁时渡黄河落水,被个老道带走进山修道九年,后来才知老道是终南隐仙,还要离谱。

他归来后,有不少神通本事,比如说能把两升核桃,连壳嚼碎吞食。还把能铁钵烧成暗红,然后双手托起而无事。

武怀玉觉得这小子失踪的三年,更有可能是被某个耍杂技的给救了,带走学了三年艺,后来找机会跑回了家。

毕竟像手入滚烫油锅捞钱啊,什么把烧红铁钵端起这些,听着明显是一种杂耍骗术,而不是真的什么道法护体。

反正回来的叶法善显露不凡,他家又是几代修道,于是也开始学习阴阳占筮、书符画咒的茅山道法。

后来又去天台山、青城山以及嵩山拜访名道学师,如今长的身高九尺,满脑门都是皱纹,据说还有了驱鬼的秘术。

他现在也是韦善俊的弟子,跟着学医术。

他对武怀玉的经历很感兴趣,他自己坠江消失三年而归,武怀玉则是落河后被带走习道九年才下山。

他还听说武怀玉为皇帝画了两张门神像,以大将秦叔宝尉迟恭做像,再以符篆,就把宫里的鬼魅驱散干净。

跟这小子聊天挺有意思的。

是有些本事的,他画符这块功夫挺扎实,不愧是几家修道的世家,医术这块也学的不错。

就是长的太高了,跟个竹竿似的,而且满脑的抬头纹,哪像是十四岁,倒感觉比他四十岁的师傅还老。

聊到后来,武怀玉想起来了,这叶法善不就是后来长安景龙观主,甚至入朝做了鸿胪寺正卿,还加封越国公,活了一百零七岁,死后还追赠越州都督那个道士吗?

“终南山有位道士叶静能,可是你家长辈?”

“那是我叔公。”

叶静能长安人称叶天师,最擅符篆,很有名气,也是奉旨进京在玄都观修行,不过这位大多时间都是在终南山里修行,武怀玉跟他见过面,符篆那块很厉害。

原来是他叔公。

世人崇佛敬道,不论僧道的出家人都还是比较受尊敬的,不过武怀玉倒是更喜欢道士一些,

都说乱世道士下山救太平,和尚们只知道盛世大肆敛财。

像眼前的韦善俊、叶法善他们都是一边修道,还一边云游行医救人,并不会一心只想着收田租、放高利贷、做买卖这些。

师徒俩对武怀玉非常佩服,武怀玉便邀请他们同行,深入交流,两人也是立马应下。

晚餐时,他们师徒也是完全素食。

武怀玉这个下山道士大块吃烤肉,突然有点不自在了。

叶法善虽年少,但已经擅长用符水救病治人,武怀玉心里清楚,所谓符水,其实也就是一种配制好的中成药汤剂而已,长安东西市的药肆里就有这种汤饮子,一般就是治些简单点的头疼脑热,效果是有的。

当然如果是其它的病,那就得专门对症下药。

可很多道士,却非要用个符,烧符入水,让病人饮下,不说药之功,非说符之效。

这种事情看破不揭破。

武怀玉自己也干过类似的,比如给李世民画符贴门神等,甚至他在陇右鄣县盐井寨,还登坛做法请盐神呢。

其实如叶家世代修道,但他们家属于道士中的一个特别支派,称为火居道士。火居道士是可以结婚生子的,一个家族道派设一个坛场,供奉道家神灵、宗派祖师和地方神灵,仅限本家族道派法师供奉,道法代代相传。

甚至火居道士是可以吃荤的。

不过叶法善现在跟着韦善俊修道,已经不完全是个火居道士了,也跟着吃斋。

“翼国公谏请陛下在全国府州设立医学,授任医学博士、助教、选医学生,这可是干了件大好事。”

韦善俊说起这事很佩服。

人食五谷,都会生病,医药很贵。

贵族豪强们还能承担,可对许多普通人来说,小病靠扛,大病等死,甚至在一些偏远地方,医师、药材有限,就算是富人也难有好的医疗条件。

武怀玉谏请设立的医学,虽说下州也才十个医学生,博士、助教各一人,但这十二人的地方医校,既是教授医学,也还会巡疗救病的,特别是在应对地方上的疫情、传染病的的时候,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

韦善俊是行走在民间底层的药王,对此举是感受很深。

“还是太少了一些,杯水车薪,我朝州县经学生,数万之众,上州经学生六十,下县也有二十。

我希望将来朝廷财政宽裕一些后,也能仿经学,不仅提高州医学的医学生数量,还在县级也设立县医学,培训医学生。”

武怀玉提出以后州县医学,不仅仅是教学的医学校,还应当是官办的医院,救病治人,防瘟抗疫。

“我希望将来朝廷能够设立类似六疾馆、悲田坊这样的官办救济机构,在各州县设立惠民药局,由朝廷提供本钱,种药采药制药,然后施药,主打的是平价,尤其是防范能迅速传染扩散的疫情。”

这惠民药局就是个朝廷官办大药房,要起到的就是自己种植采买,降低成本,然后制药销售,尤其是平价销售,如常平仓平抑粮价一样,要让看不起病买不起药的普通百姓,能够得到些帮助。

当然,大药房只要正常经营,尤其是这种官办的,肯定是能赚钱的,赚的钱再扩大规模,既能营利增收,还能起到更大的医药保障作用。

民生是最基本的国力保障,不仅得让百姓吃饱饭,也还得照顾百姓的医疗。虽然这放到后世都很难,但这上方向可以努力。

武怀玉的一席话,让药王韦善俊佩服的五体投地。

此时根本没有这样的官方机构,南朝时,有六疾馆,带有官方救济性质,后来又出现了悲田坊,这种主要是寺院经营。

寺院接受布施甚至放贷收租,获利丰厚,也会拿出些钱来做慈善,比如建悲田坊,全称悲田养病坊,施药医人。

这种慈善行为,既能帮助寺庙获得好名声,甚至这些悲田养病坊其实也是赚钱的,因为悲田坊虽要投入买药请医花钱,但也以此接受善男信女们布施,所以寺庙最后往往不仅不需要往里贴钱,这个项目还能有很大盈余,是能赚钱的慈善事业,当然各寺都干。

对朝廷来说,是鼓励这种行为的,但是武怀玉觉得朝廷有条件的时候,也应当建个相应机构,比如惠民药局。

既是全国官办连锁大药房,也是加强民生保障医疗的,甚至也还能赚钱。赚的钱不需要上缴朝廷,留着扩大经营,增加药材储备等就很好。

对于朝廷来说,保障民生,赢取民心,也是很重要的。

现在贞观从长安到地方州县,都有个普遍的问题,就是缺医少药,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真正能享受到医疗保障的人太少。

别说没钱,有钱你没医少药也不行。

所以朝廷在现有的太医署这个中央医学校之外,于各地府州设立医学校,培养医学生,加强医疗力量,以后各地建惠民药局,这都是为解决缺医少药这问题。

缺医少药导致的结果是许多百姓有病没的医,只能等死,或是相信求神拜佛有用,又或是信巫术祝由,迷信各种偏方。

如韦善俊这样行医治病的道人,数量太少了。

“翼国公大善,仁政啊,如果能够推行,我们都愿意贡献一份微簿之力。”

“其实我还有一个想法,各州医学校,除了医学生外,还定期举办一些短期培训班,招收一些乡村识字的人,教授他们一些基础的医药知识,这样回到乡里,也能救治一些小病,

亦农亦医、农忙时务农、农闲时行医,或是白天务农,晚上送医送药。”

这种赤脚医生,当然不可能有什么高超医术,但以如今的现状来说,如果乡里有这样一批赤脚医生,每年能定期到医学校短期培训,有一定的医药知识,家里又有惠民药局提供的一些常用药物,那么应对些小病是可以的。

在交通不便,医药短缺的时代,这种赤脚医生也是能发挥很大作用的。

“此亦仁政善政也!”

韦善俊打算接下来一段时间就跟随武怀玉身边,帮忙谋划此仁善之政。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