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工艺强国

创里有作

https://img.ppxs5.com/50/a4/72b1684964.jpg

首页 >> 重生之工艺强国 >> 重生之工艺强国最新章节(目录)

第36章 遵从一般程序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回到技术科,老薛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方翰民安排新的办公室,虽然任命方翰民的红头文件已经下发三四天了,但老薛一直在考虑,应该给他安排一个什么样的办公室。

方翰民毕竟只是个副科长,老薛认为他的办公条件不能完全跟科长一样,但应该比一般工作人员稍微好一点。其实,在八十年代初,即使科长办公室的标配,也只有一张办公桌,一把木质椅,以及用于接待的长条椅,当然,还有一套茶具和一只暖水瓶。

办公桌椅当然一件也不能少,暖水瓶也必须有,老薛决定不给方翰民的办公室配备茶具,以此显示跟科长办公室的区别。

打定主意之后,薛科长找到方翰民,“科里准备给你调一间单独办公室,现在有两间屋供你挑选,一间朝阳,面积稍微小一点,一间在阴面,但面积要大几个平方,你要哪一间?”

尽管已经被任命为副科长,方翰民并没觉得跟以前有什么不同,所以,他对调不调办公室根本不在乎,“哎哟,现在这样就很好,还需要调办公室吗?”

“你是副科长了,办公条件必须得到改善,挑一下吧,你选哪一间?”

方翰民喜欢安静,不希望被打扰,阴面的房子采光不好,即使串门也没人愿意进去,“那就阴面那一间吧。”

“阴面很少见到太阳,冬天阴冷潮湿,你考虑清楚了?”

“我年轻,不怕冷,无所谓。”

老薛让办事员往方翰民的办公室摆放了必要的物品,办事员要帮他打扫卫生,被方翰民谢绝了,“你有自己的工作,快去忙吧,卫生我自己打扫。”

“方科长,你别客气,这间办公室空了很长时间,地面桌面都很脏,我帮你好好清洁一下。”

“你还有一摊工作,真的不用麻烦你,我自己能行,谢谢你!”

见方翰民执意不让帮忙,办事员只好作罢,“好吧,方科长,有什么需要,你随时可以去找我。”

......

方翰民决定采用加氢还原工艺,对二车间进行深度技术改造,他首先拟定了工作计划,并将其报送到夏总办公室,按照程序,老夏看过以后,要将方翰民的工作计划转送到袁厂长那里。

在计划中,方翰民对每一步的工作内容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物资和人员需求,还做了资金方面的预算。

因为这次技改涉及到的情况更加复杂,技术更为超前,跟前几次的工作方式不同,方翰民决定遵从技术开发的一般流程,先从实验室做起,再经过中间放大试验和工业化试验,最后过渡到工业化生产。

遵从传统技术开发流程,并不是方翰民对加氢还原技术没有把握,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打消夏总和袁厂长的顾虑,特别是总工程师老夏,以前多次质疑方翰民的技术方案,这次也不是很放心,只是因为方翰民的计划得到袁厂长力挺,碍于老袁的情面,他才没有极力反对。

不管过程怎么样,起码程序上符合一般流程,老夏对方翰民的工作就会大力支持,如果还跟前几次一样,直接在二车间的大型设备做试验,老夏的反对声音一定会更大,方翰民对此很清楚。

在动手试验之前,方翰民的第一要务是组建研发团队,他提出了一个十二人名单,根据袁厂长授权,方翰民可以在全厂挑选需要的职工,实验室的规模和布局,完全按照他的要求操办。

红星制药厂以前根本不重视技术开发,既无专门的科研机构和从业人员,也没有正规实验室,虽然方翰民制定了工作计划,但一切却要从零开始。

为了组建研发团队,方翰民提出的十二人名单,其中十人为实验室技术人员和试验工人,其余二人为化验员,因为研发团队属于独立机构,检测化验只能自己配套。

研发团队需要的试验工人,方翰民准备从他比较熟悉和了解的二车间抽调,他觉得以焦铁辉为首的几名工人,就是很好的试验工。让他感到比较头疼的是技术人员的选择,因为除了他自己,实验室还必须有技术人员辅助,但方翰民对红星制药厂现有技术力量根本不了解,如果请夏总或袁厂长从全厂选调,一旦他们选调的技术人员资格老,方翰民担心自己不好驾驭。

所以,为实验室选调技术人员的事,方翰民没有向夏总或袁厂长求助,他直接去找人事科长老侯。

方翰民跟老侯有一点渊源,通过几次接触,特别是老侯为他解决合同制工人身份可谓竭尽全力,让方翰民非常感动,两人已经是老熟人,见面后方翰民也不像前几次那么拘谨了。

作为人事科长,方翰民破格提拔技术科副科长的事,虽然老侯没有参与其中,但他第一时间就知道了这件事,因为方翰民的职务变更后,其人事档案也要随之变更。

老侯也没想到,方翰民调进技术科还不到半年,就被破格提拔为副科长,他对方翰民的提拔当然感到高兴,见面后,老侯关切地问:“新官上任,这几天一定很忙吧?”

在老侯面前,方翰民还有几分腼腆,“什么新官上任呀,侯科长,你不是已经知道了吗?我就是带着一帮人干活。”

“领导都是带着一帮人干活,我也一样,甚至袁厂长不也是带着厂领导班子里的一帮人干活吗?但你现在带着一帮人干活,跟在二车间那时候不一样啊!现在你是技术科副科长!”

方翰民也知道现在跟以前不可同日而语,只不过他根本没把心思放在官位上,他跟老侯关注的重点不一样,“是啊,从本质上讲,的确是这样。”

“唉,你到我这里,不是有事吧?”

“哦,光顾说话了,侯科长,我想跟你打听一件事。”

“什么事?”

“你知道咱们厂有没有分配来七七年以后考入大学的毕业生?”

老侯想了想,“七七年恢复高考后,八一年分来第一届毕业生,到现在已经连续四年,虽然不多,但每年都有四五名大学生分配来厂,你打听这个干什么?”

方翰民告诉老侯,他想从厂里的这几届大学毕业生中,挑选几人到他的研发团队工作,“侯科长,请你帮我看看,他们学的都是什么专业?”

侯科长打开人事档案柜,拿出十几份人事档案,逐一翻看后说道:“跟你需要的专业完全相同的,一个也没有,相近专业的倒是有几个。”

“相近专业......,”方翰民只犹豫了片刻,“相近专业的也可以,有几个?”

“我看看,相近专业的,一共有六人。”

“这些人我都要了,侯科长,他们现在在哪个部门工作?”

老侯把六份档案归到一起,又看了一遍,“两位在基层当技术员,四位在机关科室工作。”

“哦,”方翰民显得有点沮丧,“在基层当技术员的,也许愿意到我们那里工作,但厂部机关科室的就不一定了!”

“很难说,要不我帮你问问他们?”

两天后,侯科长给方翰民反馈消息,两名在基层当技术员的年轻大学生,愿意到方翰民的科研团队工作,机关科室的四名毕业生,只有两名愿意搞科研。

“侯科长,请你马上给愿意到科研团队工作的技术人员办理调动手续,让他们尽快到我这里报到。”

老侯转身要走,方翰民又叫住了他,“侯科长,还有一件事要麻烦你,我想从二车间的酰化工段调五六名工人,这事儿你说行不行?”

“这有什么不行的?大学毕业的技术人员都调来了,普通工人更没说的,全厂一盘棋,哪里需要人,就往哪里调,这是人事工作的一项内容。”

“我不就是从那个工段调出来的嘛,一下子从那里调走五六名工人,我怕二车间和工段的领导说我挖墙脚。”

“嗬,你想的倒挺复杂,但工作需要,谁也不能阻拦!”

方翰民把打算调来的人员名单交给侯科长,剩下的事,他就不管了。临走时,老侯告诉方翰民,说他小舅子过段时间要来他家做客,希望方翰民到时候去他家一叙。

过了两天,人员全部到齐,方翰民给十几名员工开了第一次会,他简单介绍了组建科研团队的目的、意义和接下来的任务。听了他的介绍,焦铁辉可能觉得自己跟方翰民很熟,便问了一句,“方科长,你是说咱们开发这种技术,是为了取代二车间的现有工艺?可是,二车间现在很好啊!”

“今天很好,并不代表明天也很好,技术进步没有止境,你不进步,别人就会超越你!我们这项工作的目的,就是不让别人超越!”

对面的十几位新同事,有一多半年龄都比方翰民大,看着这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他们不敢相信这就是技术科的副科长。特别是两位七七、七八届大学生,他俩要比方翰民大好几岁,听着方翰民侃侃而谈,他们认为这只不过是纸上谈兵。

方翰民在前世做RGP公司新药创制中心项目主管的时候,特别注重团队的执行力,他要把这个名词引入新的团队,在第一次会议上,特别强调执行力的重要性。

“方科长,我们从来没听说过执行力这三个字,你能给我们解释一下这个名词的含义吗?执行力是不是绝对服从?”那位七九级毕业生,跟方翰民是同龄人,他没有不服方翰民的意思,只是觉得从方翰民嘴里说出来的这个名词很新颖。

“首先,我要说的是,执行力跟绝对服从完全是两回事,另外,绝对服从带有盲目性,执行力是在正确决策的前提下,按时、按质、按量,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我这样说,不知大家是否理解?”

一位来自二车间酰化工段的工人说了一句,“方科长,你的执行力,在我们以前的工作中早就见识过了!”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