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赵桓——睁眼汴梁被围

老墨成仙

https://img.ppxs5.com/84/a7/6ad962f5e2.jpg

首页 >> 魂穿赵桓——睁眼汴梁被围 >> 魂穿赵桓——睁眼汴梁被围最新章节(目录)

二十七章:太上皇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在中国古代,皇帝靠什么统治天下?

靠天命?这世上哪有什么天命!

靠兵强马壮?这对开国皇帝或许说得通,但对那些长在深宫里的继任者来说,又似乎并不准确。

靠忠诚?官场里满是贪官污吏,他们的忠诚似乎也值得商榷。

其实,皇帝统治天下,靠的其实是共识!

靠的是掌握话语权阶层的共识!

于宋朝来说,就是士大夫阶层的共识!

而形成这种共识的核心纽带,就是儒家的君臣思想。

正是这种思想纽带,让中原地区始终维持着大一统,让中原王朝在极低的技术条件下,以极低的成本,对广大到不可思议的国土进行统治。

同时代其他文明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宋徽宗赵佶是个昏君,这是大宋士大夫们早就心知肚明的事情。

但大宋的士大夫们全都捏着鼻子,忍受着这个昏君二十年如一日的折腾,似乎没有人想过,为什么不换一个好皇帝?

士大夫们捏着鼻子忍受赵佶,并不是他们愚忠,而是因为他们知道,维护王朝道统,维护儒家规则,对他们的好处,比换一个皇帝更大。

一旦好不容易形成的道统,规则,共识被打破,那么这个国家就很有可能滑落到五代十国那种乱世中去,在那样的年代,武人才是王者,士大夫只是武人踩在脚下的不过工具!

如何避免国家变成那个样子,才是大宋士大夫们最大的敌人。

和维持国家不滑入那样的境地比起来,忍受一两个昏君,根本不算什么。

所以,天底下的士大夫们,都捏着鼻子忍受着赵佶,哪怕他把这个天下搞的一团糟。

而赵佶却把天下士大夫对他的忍受,对他的顺从,当成了天命。

所以他为了逃命,轻易的放弃了帝位,将皇帝宝座让给了自己那个看起来柔弱没出息的儿子。

而这,就给了大宋的士大夫们一个既能维持规则道统,又能不捏鼻子忍受他这个昏君的的机会!

于是,赵佶发现,天下士大夫的共识似乎是一夜之间就转移了,转移到了自己那个才当了几天皇帝的儿子身上。

他发现江南官员对自己阴奉阳违,他的圣旨被各地官员悄悄的送去开封,他要求截留一半的纲赋,只给他送来二十分之一……围绕在他身边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几个无路可退的铁杆。

当开封之围被解,金军退去后,赵佶发现,自己瞬间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除了官员的疏远,财源的断绝,胜捷军士兵思乡之情,也如同烈火一样炙烤着赵佶。

一旦没有足够的军费去安那些抚思乡的西北军士,这些大头兵一旦闹事,就能把赵佶送入万劫不复之地!

所以,赵佶北归开封,已经到了不得已的程度。

这场权利的争夺还没开始,赵佶就已经输的一塌糊涂,不是因为他有个厉害的儿子,实在是因为他自己太烂了!

对于自己这位便宜太上皇的处境,赵桓这段时间已经摸清楚了,因为江南官场,几乎人人都是他的间谍,甚至连赵佶的近侍中都有人给他通风报信!

所以,按照赵桓的本意,他是打算让人携一份圣旨去镇江,直接将童贯,蔡京,蔡攸,朱勔处死以平民愤,再把赵佶带回开封幽禁!

劝说他不要这么做的是李纲。

李纲反问赵桓,“如果这些奸臣挟持道君皇帝(宋徽宗)奔去剑南,锁关以自立,官家该如何处置?”

这一句话点醒了赵桓,虽然天下士大夫的共识已经转移到赵桓身上,但你让他们去攻击捉拿赵佶,他们依然是不会做的。

因为这样的悖逆行为依然会导致国家向五代十国那样的混乱局面滑落,只要有这样的风险,士大夫就不会好好配合赵桓。

所以,如果赵佶真的带人往四川跑,远在开封的赵桓很难拦住他!他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一旦被赵佶跑到四川,少不了又是一场折腾,一场刀兵!

这个节骨眼上,赵桓那有时间折腾这事?还是平平安安的把便宜太上皇接回来放在眼皮底下软禁起来最重要!

那些奸臣放过也就放过了,等到度过靖康危机后,想怎么处置他们都行,关键是今年千万不能生出什么幺蛾子!

想通了这些事,赵桓改变了主意,让张浚去好生劝说道君皇帝回来,他那些奸臣贼子全都轻轻放过,最严重的也不过是贬官看管居住。

三月初,张浚抵达符离镇(今安徽宿州境内)时,收到消息,道君皇帝在思乡士兵和军费的压力下,已经离开镇江北上到了虹县(今泗县)。

两天后,张浚在汴河上的一艘大船上拜见了太上皇。

赵佶今年44岁,保养的极好,看上去就像三十许人,相貌儒雅俊俏,气质飘逸,做皇帝实在是可惜了!

张浚正式的叩拜行礼之后,赵佶并没有按照惯常礼仪,让他起来,而是劈头盖脸,絮絮叨叨的埋怨其赵桓的一系列阻止江南官员向他上供的不孝行为。

张浚跪着听了一会,竟自己爬了起来,开始为自家皇帝一一辩解,他温和的言语中,透着一股隐约的强硬。

他先点出了胜捷军士们满腹怨气又日渐骄横的事实,又隐晦的表示,若朝廷停止向太上皇的一切供应,不出三天,这群骄横之兵定会闹出天大的乱子。

之后,他又表达了赵桓对童贯,蔡京等蒙蔽太上皇的奸臣的处理意见,以及赵桓希望太上皇返回汴梁好让他以尽孝道的心意。

双方经过一个多时辰的唇枪舌剑,已经没有任何底牌的赵佶终于颓然放弃了抵抗。

随后,童贯被贬致仕,送池州看管居住,在胜捷军士兵的欢呼声中,被押送离开了船队。

之后,张浚的船队和赵佶船队合并一处,掉头向西北行驶而去。

抵达符离后,张浚又以今上的名义,犒赏了胜捷军将士,稳定了军心。

几天之后,船队抵达了南京(商丘)。

赵佶突然又死活不走了!

他让人向外放出传言,说是怕回了开封成了唐玄宗。

张浚跑去劝说,赵佶不但不从,还向他提出几个条件。

他提出,让他回汴梁也可以,但他要入住禁宫,出入正阳门!

这两个都是皇帝才有的待遇。

赵佶就差点明说他要回去当真正的太上皇了。

如果赵桓不答应,他就要去西京洛阳。

因为已经解决的禁军哗变的危机,这下无论张浚如何威逼利诱,赵佶都不吃他那一套了。

开封城里,赵桓因为河东战事,夜夜不得好睡,听说赵佶又赖在商丘不走了,顿时头大。

他真想立即召集张俊韩世忠几人麾下的骑兵,亲自率军南下,提着刀子亲自问问赵佶,他到底是想做唐玄宗还是想做隋文帝!

但他知道,自己不能这么做,在以仁孝治天下的大宋朝,他这么做的结果可能比宋徽宗折腾二十年还要严重!

赵桓拿着南京送来的信沉默许久,招来了太宰吴敏等宰辅大臣,让他们拿章程。

看着宰辅大臣们愁眉苦脸的探讨如何将太上皇迎“骗”回京城,赵桓的心思又飘向了北方……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