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书友M我,问:主角不是搞互联网的么?怎么还弄那么多乌七八糟的生意?
我竟然不知道怎么解释才能让人听得懂。都2016年了,竟然还有书友问出这种类似于“大清亡了”的问题。
互联网是一个产业么?这只是一个工具,和空气一样,对吧。
谁能说自己是搞互联网的呢?充其量,都是用互联网这个工具,做社交,做娱乐,做金融,做商务——这些事情,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就已经存在了,互联网只是把这些东西挪到网上来而已。
世上哪里还有纯粹的“互联网产业”?
30年前,李首相去美国考察的时候,看到美国人的农场。
美方讲到一个词,agriculture-industry
当时李总很震惊。
在传统中国人接受的英语教育里,agriculture就是农业,industry就是工业。
agriculture-industry是个什么鬼?“农业工业”?
后来,中国那一代学者,改了翻译。
把“agriculture-industry”翻译成“农业产业”。
那时候的中国人,开始猛醒:原来“industry”只是一个工具,和农业并不对立,农民也可以用industry的手段。
四十年前industry润物细无声的演进,和今天互联网的演进何其相似?
上述阐述,也可以用来回答几个月前一票井底之蛙的评论员。
当时那些人看了一眼本书,说:“又是搞虚拟经济的文!我还是喜欢工业救国文!”
呵呵,原来在那些人眼里,“工业救国”就是拒绝数字化,拒绝互联网+,用纯机械,最多是传统电子业的思维解决问题。
很好很强大,我不知道持有这种观点的书友,是哪个落后僵尸国企里跑出来丢人现眼的。原来向工业4.0转型的大好契机,在这些人眼里反而是糟粕。
当然,任何事物还不够充分渗透的时候,守旧者无法适应,非要造一个词以示区别,这种心态我可以理解。
正如,
开联合收割机的农民,我们依然叫他们农民。
加了互联网的莞妹,我们一下子改口叫她们主播。
回想一下,或许四十年前美国农民刚刚开始用上联合收割机的时候,那些先富起来的农民也是很自豪的。如果那时候有人叫他们“农民”,他们一定会强调“你特么才是农民!你们全家都是农民!我是开联合收割机的!”
等联合收割机普及了,不稀奇了,和空气一样在农民阶级生活中到处都是了,才会重新返璞归真。农民们才会重新自称农民。
推古及今。再过三年五载,等到互联网加了一切,和空气一样。
莞妹们说不定也不会再以主播这个名分自豪,也会返璞归真,重新自称莞妹。
到时候,世界上还有互联网产业么?互联网只是一切产业的工具而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