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这一题,你还要做吗?”
“朕觉得,现在大家告诉了我们,我们的王朝福泽了几世,也算一件好事吧。”
“至少,我们考试完毕后,回去……肯定能够做出一些改变吧。”
陈临和高洋反向安慰是有用的,效果很明显。
王莽深吸一口气,都不看两人,直接看向始皇,寻求抱团取暖。
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样,根本没时间悲伤!
“改变?怎么改变,如何改变?”
始皇定睛看着王莽,眼里有了一抹期待,至少他现在是不敢指望陈临和王莽会安慰他了。
他也不需要安慰,安慰有什么用?
“改变,可能就是这次考试吧。”
“您大秦才福泽二世的原因,有你寿命问题。”
“这一次考试,如果你但凡能够多五年寿命,就可以改变这一切。”
“朕也是这样!朕现在知道了不如你!朕只要回去,作出一些改变,肯定就不能让朕的大新,就这样完了,不是吗?”
王莽的心理素质至少是有的,别人救不了自己,他只能选择自救。
这样安慰始皇,也是在说服自己。
当然,也是在钓鱼。
“对啊!王莽你说得太有道理了吧!朕都知道朕的结局了,考试回去还不能作出改变吗?”
“再说了,朕这次要朕考好了!直接是人皇,还用在乎天下人的看法吗?朕就是天命!他们若再敢背叛朕,就是逆天而行!”
“对对对!就是这样!所以,朕要好好考试!”
本来心态就濒临崩溃边缘的袁术一听,好似溺水者直接抓住了救命稻草,又直接活过来了。
“可是,该死!这道题又让朕怎么选?”
一看时间不多,袁术再次开始尝试做题,只是看一下,他又是骂骂咧咧了。
“什么叫做,多个完美统治制度形成合力?”
“相对固化利益阶级掌控强权?”
“这些选项,蕴含这我们王朝传几世的秘密?”
“这题目乱出的吧?”
“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王朝就能传很久?”
袁术没有升起屏蔽,他试图靠做题改变命运的期待,当场又被题目当头一棒,打得有些落空了。
因为他发现,空有信心和干劲没有什么用。
这题目,无从着手!
至少他之前压根就没有听过有过类似的学说。
也没有那个大儒学士,公然探讨、传播王朝国祚说。
对于整个王朝,怎么传下去,至少没有人有过系统归纳原因。
特别是,大汉延续四百年,凭什么延续……
传说最多的,就是太祖世祖雄才大略,刘家天命所归,然后……相关学术书籍甚至探讨,都没有。
唯有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才勉勉强强涉及到一点点这方面探讨,但也不多。
更何况,袁公子就纨绔子弟,看书……什么东西?成年后,早就没有这种自觉了。
让他做这一题,他真的无从着手。
“陈临陛下,这一题当中,蕴含着我们大秦只福泽二世的答案吗?”
“换而言之,考虑我大秦能否传承万世,这些选项……是落脚点吗?”
袁术的答题表现和所作所为,算是侧面安慰了始皇,提醒了始皇。
悲伤纠结,不是时候。
最重要的是,他们还可以通过考试,改变命运。
这也让得他,努力调整心态,也不由自主再次看这个题,只是再次扫了一遍题目,他也发现,他面临的情况,和袁术一样。
几乎无从着手。
不过,他却换了一个角度想问题了。
“这些东西,寡人好像,从未深层次考虑过,所以……寡人没有做到这些,就是寡人大秦,只能福泽二世的原因吗?”
“寡人,是一个不合格的开国皇帝?”
通过这场考试,尤其是最近两个题目,始皇终于发现。
他缺课严重!
身为开国皇帝,他似乎没有通盘系统的考虑过考场题目之中涉及的种种问题。
而这些题目的出现,好像就明示……开国皇帝要必须做这些事,或者是至少考虑过这些事情。
如果没有做,没有考虑。
很显然,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开国皇帝。
“没做到这些,就不是合格开国皇帝?”
“朕不是合格开国皇帝?”
王莽也一下子好像懂了始皇的思路了。
“朕没做到这些,所以……就导致我们不如大秦?”
王莽也陷入思考,忍不住看向始皇,心头也产生了一个评价,始皇是合格的开国皇帝吗?
“这个问题……政哥,你们就自己答吧。”
“反正以朕的感觉,这道题,有些选项,是说到点子上了……”
“你们能够认识这些问题,考试回去,对你们的王朝,肯定有巨大作用。”
看了看答题时间,俨然只剩下两分钟了。
陈临估计了一下,始皇可能答不上来这道题,直接建议道:“考试,也是一个学习提升的过程,有些时候,分数,没那么重要。发现问题,真正意识到没有掌握相关知识点,还挺重要的。”
“实在做不来,随便乱选也行。”
陈临自然发现,这场考试考到这里,其实对始皇来说都不太公平。
有些题目对始皇来说,就是超纲,老师压根没教过。
反而,越到后面的皇帝,他们可以通过时间长河和一个个王朝更迭兴衰史,这个实践老师,学到这方面课程。
“考试,是学习提升过程?”
“发现问题……”
陈临这般揭露考试本质,让始皇认真揣摩了一下,自我评价一下,发现他的感觉更对了。
他不合格。
“好吧,寡人就好好发现发现问题!”
“寡人的大秦,没有做到这些,就导致才福泽二世吗?”
始皇不再理会陈临,此时此刻换一种思路,他就感觉这题目的选项,不在是困扰他做对的障碍了。
而是解决他大秦只福泽二世的秘籍和答案!
“朕的江山,就没有做到这些,所以,还不如大秦是吗?”
“可……朕明明做了很多啊!”
“朕都是仿照周公治国,怎么大周还能传递几百年,我们还不如大秦?”
王莽自然也得到了启发,可随后他盯着这些和周制不太搭边的选项,他产生了更多疑惑。
他们明明就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准备让大新回归到春秋时期的周制。
结果反而大新还不如大秦,这也触及他的知识盲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