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肥鸟先行

https://img.ppxs5.com/0b/3f/92bee6913a.jpg

首页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最新章节(目录)

第353章 留在京师的钉子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太子妃的父亲李炜,在上次冬衣贸易中赚了不少的银子。

在京师粮价上涨中,李炜又被推举为粮商的龙头,靠着和女婿裕王打招呼而在粮商中声望大涨。

就在李炜紧急去外地买粮食,想要再大赚一笔的时候。

东南新军登陆大沽,李炜只能舍弃了满仓的粮食,随着裕王仓皇北逃。

这么一来,李炜之前赚的家业全部砸进去了,一分钱银子都没能带出京师。

虽然李炜作为外戚宗亲,这一路上裕王也拨给他禄米,但是曾经过上奢侈日子的李炜,又怎么甘心领着这点钱过日子。

而随着宣府的局势逐渐稳定,宣府大同的总兵都宣誓效忠之后,李炜手下的商人侯平找到了李炜。

“国丈,这上好的买卖摆在您的面前,你守着金山哭穷呢!”

侯平是李炜的门客,在上一次的冬衣买卖中承包了三千冬衣的份额,很是赚了一笔。

后来又随着李炜炒粮食,本来也是赚钱的,但是因为东南新军进京,所有的钱全部都折了进去。

侯平的日子就要比李炜难过多了,他不是朝廷的人,自然没有禄米来领,李炜也不可能分吃的给他,所以到了宣府之后,侯平就一直在城里找发财的机会。

李炜连忙问道:“金山在哪里?”

侯平知道李炜是个粗人,也不和他绕弯弯,直接说道:“大同贡市边贸!”

侯平说道:“蒙古俺答,国丈爷知道吗?”

李炜连忙点头:“知道知道,几年前不是差点打到京师城下,那个蓟辽总督王什么的,不就是因为这个被杀的嘛?斩首的那日我还去看了的呢。”

侯平说道:“为了和东南贼军开战,陛下和蒙古停战,按照蒙古的请求在大同开了贡市,允许蒙古在大同附近朝贡贸易。”

“国丈爷,这可是金山啊!”

侯平将打听到的消息说道:“茶叶、丝绸,这些东西送到在大同边市上可以卖出高价!”

“如今朝廷急需要的战马、毛皮,都可以在边市上买到,再卖给朝廷可以大赚一笔啊!”

听到侯平这么说,李炜自然是心动了。

他连忙问道:“既然这么赚钱,九边的商人不是都去大同了吗?那怎么轮得到我发财?”

李炜好歹也做了一阵子的国丈,也算是长了一点脑子,他当然知道商人逐利,这么好的事情怎么可能随便就能做。

果不其然,侯平说道:

“大同边贸可不是谁都能做的,朝廷榷卖了边贸资格,只有十三家商号才能在大同边市里做买卖。”

听到这里,李炜自然明白了。

榷卖类似于官方资格的拍卖,只有大商人才有财力去买边贸资格。

不过李炜是谁?是太子妃的父亲,是皇孙的外公!

一想到这里,李炜立刻就去求见女婿裕王。

见到裕王之后,李炜先是说了几句家常,然后说道:

“殿下,臣来了宣府之后,整日无所事事,臣也想要给朝廷出点力气。”

听到老丈人这么说,裕王微微点头,心中感慨果然还是自家人靠得住啊!

李炜主动要求出来做事,裕王很高兴的问道:“丈人是准备做什么事?”

李炜立刻说道:“臣听说大同边贸火热,还能帮着朝廷采买战马,所以臣想要去大同做买卖,帮着殿下开辟财源!”

听到李炜这么说,裕王愣住了。

在高拱南下之前,高拱就提过大同边贸,请裕王不要轻易插手,只要认真收税就可以了,不要影响大同边贸的稳定。

可高拱这才出发,自己老丈人就找上门来,要参加大同的买卖。

李炜是小商人出身,也是懂得察言观色的,他看到裕王的表情后立刻说道:

“殿下,臣也是想为您,为皇孙做点事情啊!”

说完这些,裕王的心又软了。

不就是自家老丈人做点生意吗?

不是有十三家都在做边贸吗?增加李炜一家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吧?

裕王这么想着,又觉得李炜确实是自家人,自己在京师的时候小心翼翼,如今都已经到九边了,给自家老丈人去做点生意,又不是讨要官职,根本不是什么大事。

裕王立刻将李炜扶起来说道:

“丈人想要给孤做事,孤心里也高兴,那孤就写张条子,让李家参加大同边贸。”

李炜大喜过望,连忙向裕王表示感激。

等到李炜返回府中,侯平等门客立刻围上来。

李炜得意洋洋的说道:“殿下准了!”

众人纷纷喜笑颜开,去宣府市场上准备货物。

等到了日落的时候,李炜的儿子李长风返回了府上。

李长风也和父亲一样,在宣府领了一个闲散的差事,每日就是点卯上衙,俸禄也很低微。

想到在京师纸醉金迷的生活,李长风的失落感也很强。

等返回府上,听说了父亲从太子妹夫那边求到了边贸的资格,李长风立刻冲进父亲的书房。

“爹!太子真的准了?”

李炜骄傲的点头,他对李长风说道:“过日子我就去大同,给李家再挣一份富贵回来!”

接着李炜又皱眉说道:“只可惜咱们本钱不多,这一趟下来赚的不多。”

李长风立刻说道:“爹,您糊涂啊!”

“您真的要运货物去大同做买卖吗?这路上兵荒马乱的,咱们对大同的边市也不熟悉,万一折了本怎么办?”

李炜立刻看向儿子,只听到李长风说道:

“为什么要亲自去大同呢?爹只要将边贸资格卖出去,商人们自然要给咱们李家送钱。”

李长风说道:“这大同边贸儿子也听说了,只有十三家有资格去和蒙古人做买卖,山西这边有实力的商人可是不少的,不少家只是当时没争得过那十三家。”

“此外还有不少中小商人,他们冒着险越过国境和蒙古人做买卖,他们也想要进入贡市做生意。”

“爹,咱们只要在宣府出售参加边贸的资格,就能坐收一大笔银子了!”

李长风这句话又让李炜意动了,去大同做买卖的周期太长了,还有做买卖的风险。

按照儿子的说法,出售边贸资格,这才是坐收渔利的生意!

李炜又说道:“可是太子殿下只是让李家去做生意,这资格怎么卖?”

李长风立刻说道:“这还不简单,只要是买了资格的商人,就是李家的掌柜的了,李家的人自然就可以进边市了,那十三家商人难道每次做生意都是家主亲自去的?”

李炜眼睛一亮说道:“那就这么办!”

七月一日,就在明廷还在骚操作不断的时候。

京师。

苏泽正带着护卫,市场京师城外的农田。

“大都督,这里曾经是定国公家的庄子,如今这些田都已经分了,都种上了大都督带来的土豆和豆子。”

因为京师作战的时候差不多是春耕的时候,耽误了今年的农时,没办法种小麦水稻。

所以在分田之后,苏泽推广京师百姓种植他带来的土豆种苗。

分到田的百姓,不肯种植土豆的,也就种上了豆子。

这也是灾年常用的办法,豆子的收获周期短,一年四季中的很多时候都可以种植,在兵荒马乱的时候,百姓就会种植豆子充饥。

土豆也是同样的道理,后世在战时和饥荒时期,土豆也拯救了很多人的性命。

不过豆子和土豆这种应急食物,亩产量还是不如水稻和小麦,如果长期战乱种植这种粮食,反而会造成更大的粮食短缺。

看着地里长势茂盛的土豆苗,苏泽询问身边的王锡爵道:“今年的秋税的事情怎么样了?”

王锡爵立刻说道:

“再过大半个月,这些土豆和豆子就能收获了。”

“已经对官吏进行培训了,按照大都督《告民三则》的承诺,以明初的田赋税率征收,只收实物。”

苏泽点点头说道:“这批粮食入库后立刻运到天津装船。”

苏泽又对王锡爵说道:“你手下那批官员一定要带走,东南急缺政务人才,这些人在京师锻炼了几个月,可不能留给明廷!”

王锡爵笑着说道:“大都督放心,要是大都督不带他们走,他们才会闹呢,以明廷的党争烈度,他们又帮着大都督分了权贵的田,留在京师才是一个死呢。”

苏泽又说道:“许国那边也是,凡是得力的匠人分批转移,天津那边的新船已经造好,有多少人带多少人走!”

看着田里的庄稼,苏泽也有些舍不得,只可惜现在的京师,想要守住实在有些得不偿失。

且不说民心这种比较虚的东西,苏泽的鸟铳和火炮军队,都是极端依赖后勤补给的。

药火,炮弹,替换零件,都需要从福建浙江运过来。

京师周围的明廷军队很多,这些士兵都是东南好不容易积攒的家底,苏泽同样不敢冒险。

如今打击明廷威信,分裂明廷的目标已经达成了,苏泽已经准备退路了。

不过虽然已经准备退出京师,但是苏泽并不准备完全放弃北方。

返回到了京师的军营中,苏泽招来了麾下将领。

“大沽的工程怎么样了?”

林良珺立刻说道:“已经快要完工了!”

苏泽留在北方的钉子,就是他在大沽城修建的棱堡。

棱堡的城墙和普通城墙不一样,是交错曲折的,使得无论进攻城堡的任何一点,都会使攻击方暴露给超过一个的棱堡面,防守方可以使用交叉火力进行多重打击。

大沽口的棱堡是在大沽炮台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除了陆地上的防御之外,还包含了港口的炮台。

这座棱堡依山靠海而建造,棱堡上安装的都是东南新军最新式的火炮,将整个大沽口的港口也囊括进了棱堡防御中。

苏泽已经在棱堡中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同时还在棱堡中囤积了清水,此外还有一条山泉引入棱堡中。

棱堡可以驻守一千人,根据参谋部的计算,明廷就算是完全围困住这座棱堡,这些食物和淡水也足够守军吃上半年。

实际上,这种情况很难发生,大沽棱堡连着港口,以明廷的水师力量,根本无法封锁港口。

有了这座棱堡,苏泽就可以保证自己退出京师之后,依然保持对北方的影响力。

可别小看这么一座小小的城堡,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时间线上,郑成功收复宝岛的时候,最艰难的一战就是攻打热兰遮城。

热兰遮城,就是后来的平安城,荷兰人在这里修建了棱堡,棱堡内的士兵也就只有一千人。

而郑成功足足动用了两万人的军队,这还是明末已经引入红衣大炮等西洋火器的军队,足足打了二十多日,还付出了相当大伤亡的情况下,才最后夺回了热兰遮城。

以现在的明廷的火器水平,再加上东南在火器技术上的优势地位,苏泽相信明廷无论如何都拿不下大沽棱堡。

而且大沽棱堡还有海上补给线,通过飞剪船可以迅速传送消息,苏泽还可以通过海上增援,这就让攻下这座棱堡的难度更大了。

“人员定下来了吗?”

林默珺点头说道:“都是从各军中挑选的骨干,这次也宣传过了,留在大沽棱堡的官兵都计旌表一次,在日后晋升的时候作功勋参考。”

“一次驻守时长是六个月,半年后换防返回东南。”

“此外在士兵在东南的家人可以获得减税免役等军属优免,让他们安心在这里驻守。”

苏泽点头说道:“另外保持和后方的联络,每月让士兵和家里通信一次。”

“大沽棱堡中还要留守军医官和军法官,水师也要留下舰船和炮艇驻守。”

林默珺点头,苏泽又转头道:

“陆添寿,京师的情报站,是日后撤出京师之后战斗的前线,你还有什么要求?”

陆添寿是个看起来憨厚的汉子,当年随着陆二在户部街门口卖过猪肉,看起来就像是个店小二。

不过陆二离任后,陆添寿接过了担子,京师情报工作一直都做的不错。

陆添寿摸着后脑勺说道:“大都督,能不能再给我几个笔杆子?等大军撤出京师后,我想要在京师发行一份地下报纸,可我们兄弟都是粗人,写不了文章。”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