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号:烈焰

黄河十三鹰

https://img.ppxs5.com/d1/7e/a9b76b98a0.jpg

首页 >> 代号:烈焰 >> 代号:烈焰最新章节(目录)

第0044章:伙伴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戴笠带回了陈嘉的建议书,他并没有特别重视,年轻人么,一腔热血,但是缺乏历练,见识不够啊。

陈嘉将戴笠的文件带回家,他仔细阅读了里面的人员名单,惊异地发现张敏居然也在其中。他有些意外,因为按照张敏的出身,怎么可能托身特务处呢?即便要加入特务工作,也应该是现在如日中天的二陈的情报处,也就是后来的中统。

脑子稍微想了想,立刻明白了。特务处人员的来源主要是军校和军队,特务处的主要任务也是军事情报,而二陈的情报处人员驳杂,主要是收集共产党情况,打击地下党。

张敏做为通讯班毕业生,进入特务处也并不稀奇。可是,戴笠明明知道自己的身份,为何要把张敏安排进来?难道他不怕张敏揭穿自己?要知道为了李代桃僵,可是花了两年时间啊,才堪堪走到今天。

第一反应就是将张敏的资料放置一旁,决不能让认识自己的人进入自己的小组,绝对不行。所以还有两个七八九期同校过的军校出身的也都放到了一边,哪怕不认识,也要实先把这些不稳定因素排除掉。

陈嘉为了扮演好藤原康,已经将以前的板寸头变成了油光水滑的分头。平时戴了一付金边平光镜,形象上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最大的变化是单眼皮变成了双眼皮,别小看这一点变化,整个人完全不一样了。老早就说女大十八变,很多人在二十岁的时候单眼皮突然变成了双眼皮,随着身体骨节脸部肌肉的变化,整个人都如同换了一个人,这就是所谓的长开了。

陈嘉的身高没有变化,但是身体骨架大了一些,看上去要比以前壮实,加上脸部受伤后的疤痕,牵动了肌肉的些许变化,他现在与过去的陈嘉其实变化还是很大的,顶多只能说很像。

最要命的便是陈嘉这张脸很平常,所以一般不会留给人很深刻的印象,除非人家刻意记住。

看完资料,陈嘉有些头痛,从材料上来看,这些人很优秀,加入小组后一定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帮助。

可是陈嘉心里很怕,现在的特务处的地下工作经验实际上是很欠缺的,他们代表政府,压根没有经过地下工作的锤炼,所以军统上海站两任站长都被抓后投降。在抗战胜利前,军统上海站牺牲和被捕在上海的人员高达三千多人。而这三千多人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刺杀汉奸,破坏金融,为战区筹资,运输物资,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别看后世把军统写得如何厉害,相比地下党他们差得远了。当时很多地下党是接受过苏联情报系统的专业培训,就是后世著名的格鲁乌。军统中统也开办过类似的培训班,教师里就有中共叛徒,他们给国民党情报人员带去了很多苏联的培训知识,这才让国民党情报人员上了一个台阶。

但是中共地下党真正厉害的地方真不是因为接受了苏联情报系统的培训,而是多年以来在残酷的环境中摸索出来的经验,是众多先烈用鲜血总结出来的教训,加上正规情报系统的培训,形成了自己极其有效的行事风格。

由于军统中统与日本和伪政权之间的激烈斗争,让国民党情报系统损失巨大,伤亡惨重,据说仅仅抗战期间伤亡人数就达到了四万五千多人。可惜抗战胜利后的极速腐败,中统军统和军队一样都丧失了最后的战斗力。

陈嘉考虑的是要与军统上海站进行切割,成为独立运行的一个部门,这是为了不受他们牵连。明明知道后来的事情,再与他们之间产生联系,不是在找死么?

依靠藤原商社,就可以获取海量的情报。依靠藤原商社,就可以建立秘密运输渠道,在未来的日子里给国民政府输血。至于打打杀杀,就让军统上海站去做吧。

人手一定要找的,而且一定要熟悉可靠。或者可以把沈鸿雁,瞿五,张敏他们找来,至于自己身份问题,可以找一个隔离墙,通过隔离墙指挥他们。

陈嘉失眠了,他一直想设计一个自己不会暴露,而又能有效指挥小组行动的体系。关键在于相互之间的联系。

小组的组织架构应该是他指挥一个隔离墙,由隔离墙指挥下属的三个小组,一是运输组,主要负责物资运输渠道。二是维护组,负责保护运输渠道。三是行动组,负责一些军事行动,铲除对组织产生威胁的隐患。四是后勤组,负责后勤支持,包括财务,仓储,安全屋,武器供应,车辆供应等。

这样一算,他就吓了一跳,至少要三四百人的规模。人员一多,管理就是大问题,失败的几率就呈几何倍数增长,暴露几乎是一定的。

如果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那么效率就会有问题。而且要维护一条甚至几条隐秘运输,人员少了还真的玩不转。

另外他从美国回来,美国正是萧条时期,大量的工厂面临破产,其中不乏后世著名的企业,比如波音,比如通用,比如渣打银行。

原本陈嘉没钱,所以也没有动这个脑子,现在藤原商社账上有将近六十万日元,加上卖出去的库存货,他就会有三百五十万不到的日元,折合美元就是十七万美元的巨款。但是这点巨款在陈嘉看来依旧不够,他需要比这个多得多的巨款。

好在他手里有几张王牌,其中两个就是得益于他前世的母亲,一个医学院的教授,一个曾经期望儿子考进医学院的母亲。可惜陈嘉不争气,成了一个父母英雄儿混蛋的典型。

戴笠的效率很高,回到南京后就安排了几个商人上门来与陈嘉谈生意,几乎都是上海滩比较有名的商人。商人们的谈判也很简单,价格合适,当即拍板吃下了藤原商社所有货物,并且达成了长期交易的共识。

后来陈嘉才知道,这事还是通过宋子文打招呼才得以解决的,单靠戴笠,估计只能喝西北风了。而此时的宋子文已经辞去行政院副院长的职务,创办了中国建设银公司,开创了中国官僚资本模式。

陈嘉叫来山田横野,让他去电日本,组织新的货源。

山田横野很开心,要知道将近三百万日元的货可不是那么容易卖掉的,没想到陈嘉不知道哪里找来的渠道,居然一口气卖了个精光。原本他有些担心小主人无法在上海立足,如今见小主人与上海有头有面的商人们打交道游刃有余,心里不知道有多开心。

藤原上海商社在上海其实规模并不算大,只能算中等商户,压根没有资格与上海知名商人有交易往来。他们以往的客户大多数是一些皮包公司,或者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如今与大亨们达成长期供货意向,简直就是大饼从天而降。

陈嘉可不管山田有多开心,他现在千头万绪,事情都很紧急。组建特别小组的事,找到银圆走私的事,准备薅美国人羊毛的事,哪一桩哪一件不是需要紧急处理的?!

关键是人啊,可靠的人,能把事情做好的人。哪里找呢?自己熟悉的人就那么些,找不出一个可以担当任务的,这是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情。

老规矩,先分主次,组建团队为第一,查询走私渠道为第二,美国羊毛的事情缓一缓,现在美国经济刚开始复苏,一切还来得及。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隔离墙问题,这个人选必须要有经验,有指挥能力,还要足够的信任度。

没说的,符合这个条件的只有沈鸿雁。

他们是战火中建立的友谊,生死之交。而且沈鸿雁做过军部参谋,本身就是个心思缜密的人物,加上这两年一直带领特战队,熟悉城市作战,只要稍微转换一下角色就能用上了。

至于他的身份问题,那就只能先不与沈鸿雁见面,遥控指挥就行。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