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0:请再爱我一次

麻将君

https://img.ppxs5.com/ef/9f/34797a2255.jpg

首页 >> 重回1980:请再爱我一次 >> 重回1980:请再爱我一次最新章节(目录)

第一百五十七章 蛇口工业区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深圳特区,蛇口工业区。

这会儿进入深圳特区需要特殊通行证,赵文牧一行人在羊城市就办好了一切。

赵文秋几人前些天已经来过深圳,对这边已经相当熟悉。

然而小姑娘们竟然没有来蛇口工业区考察,这让赵文牧很是不解。

“小秋,蛇口工业区是经济改革的第一个实验区,由香江招商局负责集资并组织实施,本身就有很强的特殊性。”

赵文秋显然只是把它当成一个建设中的普通港口看待了。

整个八十年代,蛇口的高速发展一直超乎人们想象,“深圳速度”将会是这个时代人们最难忘的记忆。

赵文牧可以依靠上帝视角来预知这一切,赵文秋她们却没有这种预知未来的能力。

对蛇口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也就不足为奇了。

于是众人临时决定先来蛇口看一看。

蛇口,位于深圳南头半岛东南部,东临深圳湾,西依珠江口,与香江地区新界的元朗和流浮山隔海相望。

因其地形地势颇似出洞的蛇头,故此得名。

“小弟,那边就是伶仃洋(零仃洋)吧?”

赵静指着远处问道。

海风拂面,在这炎炎夏日送来一丝凉气。

“对,那个方向就是伶仃洋。文天祥兵败被俘,被元军押解前往大都,就是在这里写下了《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赵文秋和荣欣怡两个小姑娘站在一块大石头上,望着伶仃洋的方向,大声朗诵着这首传诵千古的诗词。

丹心留史书。

文少保的浩然之气长存于这个民族。

“蛇口工业区参照了‘亚洲四小龙’的发展经验,就连电力都是从香江拉过来的,很过企业采取的是跟外资合营、联营的模式。”

“不仅如此,这里的大部分项目都是工业类,尤其是先进制造,比如收录音机、电视机、玻璃等。”

不远处是一处处建设工地。

这里是当前中国最繁忙的地方。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个巨型标语牌矗立在蛇口工业区最显眼的地方。

在这里,每个人都显得脚步匆匆。

赵文牧一行人在其中穿行、观察。

“三哥,那些人干活为什么这么卖力?简直就跟小龙虾店里的人一样!”

荣欣怡指着推车的劳工们问道。

这些人推着泥车健步如飞,恨不得小跑起来。

这就很不符合常理。

大家干活时,不应该是能偷懒就偷懒,拼命摸鱼吗?

反正每天工钱都是固定的。

小龙虾店里的工人们之所以那么努力,一方面因为大家都是亲人、朋友,对小龙虾店有着天然的归属感。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赵文牧给的实在太多。

而这些推车的工人为什么这么卖力?

“阿欣,你去问一下不就知道了?”

赵文牧笑着说道。

这种事情当然要问当事人啊。

“同志,你好!你们为什么干活这么努力啊,车子推得飞快!”

荣欣怡还真的跑过去问了。

对方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黝黑的面庞上满是汗水。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俺们每天推车的定额是40车,如果能完成指标,每车就给奖励2分钱!如果超过了定额,超过的部分每车奖励4分钱!”

“俺多推几车,就能多赚不少钱呢!”

他擦了一把汗,接着说道:

“同志,俺要接着干活了,不跟你说了。”

说完又继续推车去了。

“每天定额40车,如果完成可以奖励8毛钱。要是一天能推60车的话,一天光是奖励就有1块6!”

赵文秋仿佛发现了新大陆。

1块6不是一笔小数目,一个月就是48块钱。

比大多数人工资还高!

“这个叫做定额超产奖励制度,如果只是跟以前一样吃大锅饭的话,工人们就没有这么高的积极性了!”

旁边一位中年人说道。

看样子像是这边的管理人员。

“因为有这个制度,我们的工期至少可以提前一个月完成,光这一项就可以给国家节约130万元!”

中年人显得十分自豪。

赵文秋立刻把这些事情记录在本子上,又去跟他聊了起来。

蛇口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为改革开放探索提供了很多宝贵经验。

后来在建设指挥部总指挥袁庚推动下,蛇口工业区率先彻底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实行基本工资加岗位职务工资再加浮动工资的工资改革方案,基本奠定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分配制度。

赵文秋、郑晓文一边跟中年人聊着什么,一边在本子上飞快记录着。

显得收获满满。

“三哥,他们这个制度要是能推广到全国就好了!”

采访结束,赵文秋激动地晃动着手里的笔记本。

“小秋,你们的专题报告,就是把这些先进制度推广到全国的很好媒介,可一定要把文章写好了!”

赵文牧鼓励道。

事情不辩不明,文章、辩论是一种很好地推进社会变革的方式。

“今天下午这边还有一场招聘考试!”

“他们竟然可以从全国公开招聘人才!”

赵文秋从中年人那里了解到的情报确实不少。

“哦?咱们时间来不及了,不然可以去看看。”

他们计划下午去香江,考试现场肯定赶不上了。

“没关系,咱们现在就过去看看,那边应该会有工作人员。”

赵文牧想想也是。

找工作人员了解一下情况就行。

按照中年人给的路线,几个人不多时就来到了招聘现场。

考场门口张贴了一份羊城日报。

其实是一则招生简章。

几个人仔细阅读了一下,是蛇口工业区公开招聘人才的宣传材料。

“考试内容分为三门,一门为英文,一门为国际知识,最后一门是写一篇论文。”

“符合条件的人都可以参加考试。”

……

现场的工作人员非常认真地给赵文牧她们介绍着考试的相关情况。

“你们都是大学生,都是最宝贵的人才,将来毕业了可要来我们蛇口啊!这边有很多机会!”

工作人员最后还不忘殷殷叮嘱道。

“说实在的,我还真有点想来这边工作了。”

赵文秋看着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说道。

郑晓文点点头。

“嗯,我也想了。”

从这边出来,几人遥望着对面的香江景色。

那边是另一个世界。

暂时要远比这里繁华。

然而谁都不曾想到,短短几十年,脚下的这片土地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比对岸,此处亦毫不逊色。

从蛇口工业区走出,所有人都是收获满满。

尤其赵文秋、郑晓文二人。

“晓文,我觉得咱们可以出一本书了!想写的东西太多了!”

“是啊!”

两个小姑娘说起这个,既兴奋又满是疲惫。

“我觉得你们干脆写个专题,就叫‘南国见闻’得了,羊城、深圳、香江几个独立的篇章,肯定会大受欢迎!”

荣欣怡建议道。

“阿欣这个主意不错!”

赵静也表示认同。

“不了不了,写不了了!”

赵文秋摇头摆手,表示难以接受。

“我们就写几个关于经济、改革的专题。三姐,你可以写一个‘南国见闻’,不一定写改革,抒情一点,写些散文什么的。”

赵文秋反向建议道。

赵文牧眼前一亮。

这是个好主意啊!

“阿静,小秋的建议不错,应该会有很多人对我们这一路所见所闻感兴趣!”

赵静文笔不错,只要不是专业性很强的分析类文章,写写散文、随笔,完全不在话下。

“好,那我跟阿欣一起,写一个南国见闻。”

赵静扯上了荣欣怡。

四个女人分工明确,赵文秋、郑晓文写专业的经济改革文章,赵静、荣欣怡写抒情、轻松的随笔。

“走吧,该去香江了!”

带上四位女文豪,一行人正式踏上香江之旅。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