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冷泡茶加冰

https://img.ppxs5.com/0f/9d/44c180aac3.jpg

首页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第542章 何以当归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长安的甘露殿和汴梁的广政殿内也皆尽失语。

不过贞观君臣如今皆知倭侵之罪,更见得地球天宫之貌。

故而多有慨叹此物不知造价如何,国与国相争不知是何等之景。

秦琼与尉迟敬德更是相顾慨叹:

我等斗将于后世有何用哉?

赵宋诸人则是惊叹了一下之后,便被赵普引导着去思虑海商之事了。

“后辈说此物如此郑重,其多半在后世也非寻常之物,多半乃是采天外之物,合诸国之力,时日良久之下方有此‘小男孩’。”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蒙元入中国,我宋修学之精要恐怕几经戕害,就如那理学,就如那算学……”

故而最终赵匡胤也是叹了口气,将注意力从那大蘑菇上移开来,努力去思考在一统中原之前,先如何在海上令商路皆听宋令。

毕竟吧,无论是看那韩世忠以水军决黄天荡之功,还是后世谈两宋成就时也总会强调航海发展,以及此前有所叹息的明朝禁海之政,都可以看出这近在华夏国门之前的海洋一直都是被忽视的重要疆土。

既如此,他宋承盛唐,补上如此短板亦责无旁贷。

【“小男孩”和“胖子”的爆炸直接毁灭了倭国的神国思想。

但是在这种思潮上生根发芽的军国主义,却并未随着军国主义的垮台而消失。

四千万遇难者的鲜血至今还在地下流淌,倭国供奉战犯的神社至今依旧灯火长明。

时至今日,倭国在华夏所留下的伤痕依旧还没消弭。

倭国自己,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对这场侵略抛开过往不谈了。

十九世纪末,倭国无端挑起甲午海战,并最终夺取了夷洲岛。

对这种侵略行为,倭国民间“个个兴高彩烈,人心欢腾”。

就此,夷洲岛被倭国殖民统治了五十年。】

模糊间就连朱元璋也感觉得到,光幕中这个少年郎声音似乎一时间悠远了许多,话语里似乎满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但即使是这样,四千万人这个数字也一时间让他的呼吸几近停滞。

不需要方才算那金银时的数字来佐证,因为他还清楚记得另一事。

洪武三年曾谕旨,要求有司核实民数,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帖。

十年来经查不休,虽然还未完全结束,但户部那里已经有了一個模糊的范围:

如今大明国约有户千万,有口六千余万。

而这倭国竟能损四千余万华夏子民?几与此时大明国相当?

第一时间心中冒出的想法便是难以置信,但回想起此前见那番国列舰百炮齐鸣的场面,以及后世话语虽平淡,但其中所蕴之意味重逾千斤,完全不似也没必要作伪。

而作如此滔天之祸的祸首,竟还被倭国供奉享受血食?

“好好好……这倭国,咱记住了!”

“咱子孙,也必不能忘!”

“哪怕是倾三世之力,也必将……”

话还没说完,咬牙切齿的明天子便看到屏风上的画面内容又是一变。

那些浮现出来的黑白画面以及文字归于黑暗,随后画面缓缓亮起,一问一答的声音也传入他的耳朵。

【那你们现在学的中国的历史,大概学了哪些?】

问话的声音敦厚,而最终画面完全亮起,映入其中的是一个笑容还带着羞涩的少女。

即便妆容衣着与此明时完全迥异,但朱元璋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了:

“这女娃……多半是咱淮西华夏子孙!”

他流落淮西数年,对南方汉人的长相再熟悉不过了。

而旋即也对这个问题满是好奇:

“中国历史……后世史书是咋夸咱的?”

而在朱元璋身后,马皇后侧过头去不忍看,她蕙质兰心,已经有了模糊猜测。

朱元璋期待的注视,最终得到的是无言的沉默,这也让他的眉头再次皱起来:

“嗯……看来咱这千年青史也不好学……”

【我学倭国历史。】

明天子险些栽倒,但还是稳了稳心神:

“知彼知己方能……”

但画面中的内容再次将他所想击的粉碎,画面略微拉远,一个年长女性的声音也插了进来:

【她历史有点弱…因为她现在喜欢倭国的那些…

哦…噢!所以你们如果不想学这个中国的历史,可以选修倭国的历史?】

少女素净的面庞上双眼眨了眨,一副认真思索的样子道:

【如果你觉得学分够的话】

答案不言而喻。

于是朱元璋忽地暴怒,一脚将旁的花瓶踹翻:

“说汉言却又鄙华夏青史,安能如此!”

“安敢如此?!”

“不识列祖列宗,唯学侵夏倭寇,岂为汉儿言?”

“这倭寇狼子野心,真敢以倭篡华?”

对明天子而言,方才观光幕被后世被桓侯被宋太祖敬称“洪武帝”,因驱寇复华所建立起来的骄傲,被这简单的一幕又重新砸了个支离破碎。

按理来说他早应该对这一切习惯了才对。

起兵以来所见的对蒙元卑躬屈膝者,何止千万?但这不过后世一女童,她本应该读着洪武帝驱除胡蒙的故事长大才对,本应该记得这少年郎所说的四千万之血仇才对,但……

画面重新暗了下去。

【夷洲的问题比较复杂,不仅仅牵涉到倭国的问题,具体等以后说到郑成功大概能详细回顾一番。

话题还是说回倭国,实际上从甲午海战往前逆推,会发现小男孩和胖子的降临,是倭国几百年来的自主选择。

甲午海战四十年前,倭人学者佐藤信渊著《宇内混同秘策》,相当具体的提出了“大地最初成立之国,世界万国之根本”,并认为“世界悉为郡县,万国君长皆为臣仆”,并提出了“占领辽东,后下江南,方可灭中国”的路线。

时间再往回倒推一百年,德川幕府时代舞台大戏《国姓爷合战》风靡倭国,内容是倭国武士在华夏横扫千军开进大明京师,要在这里建立属于倭国的国家。

时间再往前倒推一百年,丰臣秀吉喊出了尽征大明四百州,迁都北平吞印度的口号。

再往前推一百年,倭国仅在福建就造下十数万杀孽,单单兴化府之陷就死17进士53举人356个秀才以及两万余百姓。

也不知道老朱泉下知道这些的时候,会不会后悔把倭国定为不征之国的决定?

不过多半是不怎么在意的,毕竟从洪武三年到洪武十四年,大明入倭被杀的使节都不止一两波了。

老朱口号喊的震天响但最终也不见有啥天子之怒,难怪小日子野心疯涨按捺不住。】

随着这少年郎的一条条历数,明天子的怒气也肉眼可见的节节攀升。

但随着最后一话落地,这些怒气反倒不知向哪儿撒了。

脸色涨的通红,但气势却肉眼可见的委顿了不少,跳脚辩解道:

“咱那不还是因残元还未灭除!”

“且牢记元军覆溺之患!”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