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昭的一天还未过去。
因为事情太多了。
刚刚处理完高原和交趾的奏章,就有更多与民生相关奏章送上来。
比如,基本完成各地的常平仓系统的重修工作。
常平仓,这个制度,贯穿了历朝历代乃至现代。
哪怕是战国时期,也有国无粮不战的传统。
所谓国无粮,指的就是仓储的粮食不足的情况。
想要打扩张战争,对外战争,最少都需要储备五年以上的粮食,否则一旦开打,上升到了国战的地步,往往都是举国人口是都要上战场,届时就算耕地也只能是女人耕作。
但在体力上,女人还是少男人一截的。
而汤国的常平仓系统在太祖朝运转得良好,毕竟当时勋贵阶层还未完全腐化,世家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军需这一块无法染指。
但到了应昭开始涉及国政的时候,长安的太仓储量居然只能维持长安一个月的粮食用度,他当时看得头皮发麻。
但凡有人包围长安,最多三个月,整个长安都会人相食。
于是他开始了跟世家争斗。
最终按着世家将太仓的储粮弄到了半年量,结果后来他打了北疆战役,九镇矗立在边疆需要输血,长安的粮食只能减半。
这就是为什么应昭控制长安之后,清查之下,无奈选择离开的原因之一。
长安的人口太多,攻城技术没办法进行长足发展的时候,就算有这么多人口,也不可能快速攻城略地。
反而容易破坏地方生态。
他到底还是一个皇帝,总不想自己重新打下来的天下满目疮痍。
能通过一些别致的手段彻底刨掉世家根基,就得这么做,省得到时候收拾起来一堆麻烦。
现在常平仓是重新修葺好了,但问题来了。
没有粮食储备了。
蜀州的粮食基本上收支平衡,因为蜀州的夏收粮全部投入了西南建设之中,压根没有给成都留下一粒米。
现在成都老百姓吃的粮食,全是从蜀州世家手里弄来的粮食。
但这些粮食,在应昭的不断对外开拓之下消耗迅速,最多维持三年。
这还是统购统销的结果。
应昭现在基本是穷兵黩武了。
换做别的皇帝来处理这种事情,蜀州这么点体量,早就把自己玩崩了。
哪能如他这样还能到处灭个小国。
“陛下,常平仓尤为重要啊。”
张桂顶着黑眼圈站在应昭面前,他一个正职户部民政的尚书,还得权知仓部尚书的职务,国内太仓、国库等物资,全部在他的管理之下,弄得他现在工作量翻倍了都。
应昭将户部和仓部拆开,本意是为了让户部专职处理民政,仓部负责仓储和财政一块,权责上两个都是大部门。
但历史上两家其实是一家人,哪怕到了明朝,这才有了所谓的仓场尚书的称呼,但挂的是户部尚书官衔。
而将仓部独立出来,也是为了后续。
如果想要制衡军事贵族集团,宋代的转运使可以考虑一下。
但因为分家了,所以细化下来的任务就多了。
张桂这个东宫家令,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忙碌。
东宫的时候都没有这个忙碌。
两个部门压下来,他已经连续半年晚上一点才睡,早上六点就起来继续干活了。
“嗯,很重要。”应昭挑了挑眉头,“但,粮食也不够用啊!”
“所以陛下能不能考虑减少开拓和投资基建的用度。现在蜀州到处都是大工程,世家的建设公司是将投标的钱粮送进来了,可是大半年下来,这些钱不过就是走一个过场,全部流回了世家的手中。虽然老百姓也过得好了很多,家家户户也都安定了下来,但城市的扩张,带来的人口增长,所消耗的粮食可丝毫不见降低。”
张桂一口气不吐说了这么多,随后转折说道:“而陛下还对外南征宁州、东拓渝州,西定藏州,西南还有一座东辉都司。我来的时候,有听说交州复设,到时候宁州若是拿下,岂不是要修路将宜宾郡联通宁州再对接东辉和交州?这些地方全是蛮荒之地,开拓成本太高了。不能在这么开发下去了,否则陛下将无出蜀的可能。”
应昭沉默了一下。
西南的开发对于一个争霸政权来说,确实没有必要。
因为完全可以等到时间慢慢开发。
但应昭内心还在挣扎一件事。
那就是他想要清理出一片白地,按照他的意思施为政事。
他是真的将西南当做练手的土地了。
不管是开拓,还是基建,都是尽可能给《大同书》留下坚实的土壤。
而且开发西南也不算亏,至少这里开发起来,汉人居住地能多。
“……”
“陛下!不能再拖了。若是再这么下去,三年之后,蜀州的粮食无法达到收支平衡,咱们连东出的可能性都没有!就算拿下江南又如何?江南世家更烂!”
张桂有点焦急了。
应昭这段时间的作为,实在让张桂不敢苟同。
如果拿下宁州是为了巩固边区,那么对交趾乃至高原的投入完全是没有必要的。
为了牧区?
滇州能放牧,而且高山草甸很容易找的,为什么要跑去高原?
总之应昭的高投入,并未换来高回报,或许对于未来有功,但对于现在处在纷争阶段的应昭而言,并非好事。
再拖下去,长安那边就该有决策了。
尤其是近来的情报来看,长安似乎已经下令对南阳世家下手了。
一旦南阳世家彻底滚出历史舞台,查抄出来的钱粮,就足以换来一场国战。
到时候应昭的压力只会更大。
想要安心种田?
对方可不会给你机会!
哒哒哒……
应昭敲着桌子,不断权衡着利益。
“唉,先把宁州拿下来。朕再给西南派五万建设兵团和一万精锐,务必年底之前,打进滇州。”
应昭的话让张桂寒毛倒竖了几分。
“再派人追上束铮,再传讯费侃,由他担任交州从事,前往交州编练山地军,然后争取在明年开春之前北上攻打桂阳,再配合滇州、遵义兵马,联手三路,夹击黔州,务必在明年秋季会师筑城下。”
应昭打算快速结束战斗,这让张桂松了一口气。
如果拿下了黔州,那么意味着应昭就可以开始沿着长江发兵了。
湘州这些年虽然比不上荆州的发展,但是应昭执政期间,对湘州的开发补贴是大力度的,这里的钱粮也算充盈,只要拿下黔州,湘西南就在眼前,穿过湘西南就是长沙和大片水田。
拿下,基本上能缓解一大部分前线的用度。
到时候怎么拿捏,就看应昭的决策了。
“桂阳……”应昭继续敲着桌面,汤国地方防务很烂,但世家和土著却也不少,想要从他们手中扣粮不容易。
不过交州那边刚刚干掉林邑哗啦了一批粮食,走一下越南的北上道路也不是可以,反正宋代的时候,越南没少翻过山林,一路突袭到南宁乃至桂阳一带。
交州这边兵不够就去拉土著,也只能是土著,尽快形成战斗力打进黔州。
“对了,硫磺和硝石收集够了吗?”
应昭又问。
张桂点了点头:“已经足够了,不过陛下想要做什么,毕竟这个量还真不小。”
“研发武器。”应昭起身,“这几日的政务你们几个尚书商量着批阅,到时候送朕这里来处理。朕得先把那东西弄出来,不然攻城略地的速度,会严重拖累后勤。再不济拿去开山炸石也不错,修路能加快速度。”
“这……”
张桂瞪大了眼睛,能开山炸石的武器?
有如此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