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小吏

破贼校尉

https://img.ppxs5.com/38/28/517e6baed3.jpg

首页 >> 大顺小吏 >> 大顺小吏最新章节(目录)

第三百四十九章 制造局的难题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岑国璋看了看苏澹,没有出声,杨宗烈和薛孚都识趣地告辞。

“大人,属下还有事情要处理,先告辞了。”

等两人离去,岑国璋问道,“出什么事了?”

“司务局的英维来了急信,说西安制造局那边给他出了个难题。”

“嗯,老赵和斯盛给他出了什么难题?

西安制造局总办是赵应星,他是自己人,精于工农制造,后来又学了西学,更是突飞猛进。

会办楚有材,海虞公的高徒,精通兰学里的数学、几何,后来又跟着请来的珐兰西学者和工匠,学习了机械制造之法。

“赵总办和楚会办,到抚院开会,听厚生局的人介绍,他们计划在平凉、兰州、延州、灵武等试点县广修水渠,引黄河、祖历河、甜水河、清水河、环河的河水灌溉。只是苦于那里的地形特殊,要想把河水引入高地,是一大难题。”

岑国璋默不作声,静静地听着。

“赵总办和楚会办与厚生局的人合计,最大的问题在于扬水上高地,光凭人力或畜力,不仅耗费巨大,而且力数有限,千难万难。于是两位大人提出制造小型蒸汽机,分级扬水,把河水提到高渠上,再自行流下。”

“蒸汽机?他们懂得制造蒸汽机?”

“这个我就不知道。赵大人和楚大人提出这个建议后,厚生局吃不准,报给孟堂兄。孟堂建议,这件事成败模拟两可,而且事关机要,不如先让军方出面,以军务事宜找一两处做试点。等到大功告成了,抚院厚生局再大力推广。”

“于是赵大人和楚大人和报告递到了平凉的司务局,英维对这蒸汽机不懂,吃不准,就报到你这里来了。”

“把文卷给我看看。”岑国璋迫不及地伸出手去,接过卷宗细细一看,才明白来龙去脉。

原来请来的珐兰西工匠说,因吉利一个叫瓦特的工匠,改进了蒸汽机,大卖四方。珐兰西前些年就采购了不少,用在纺织厂、煤矿等厂矿。

尤其是在煤矿,有用蒸汽机把矿井里的水吸出来,分段提水,轻轻松松就把矿道里的水送去上百米的地面。

楚有材听了后,觉得这事可以用在灌溉扬水上,跟珐兰西工匠研讨了一番,发现制造蒸汽机,对于西安制造局是一个难题,但还是有可能的。

看到岑国璋的神情,苏澹好奇地问道:“大人知道这蒸汽机?”

“知道,国之利器!”

“国之利器?”苏澹被岑国璋的赞誉吓了一跳,他似乎从来没有如此称赞过一件物品。既然如此,那肯定有大用处。

如果真得能解决灌溉扬水上高地的问题,对于这干旱的西北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那西安制造局能造吗?”苏澹迟疑地问道。

“技术应该没有问题。我记得有买了两台过来,边拆边学习。关键是原材料,加工设备能不能跟得上?”

“原材料?就是钢铁冶炼。加工设备,就是机床了。能不能叫定海岛再支援一些?”

苏澹这段也下苦力学习西学。他这种天才,只要发狠,学什么都快,真是没得天理讲。

岑国璋瞪了他一眼,“定海岛已经支援了一台高炉,四台机床,还有其它各种工具设备六十七件。还要支援?你当东海商会攒下这些老本容易?”

“大人,现在四海公会不是从泰西又购进一批新的设备了吗?有了新的,这旧的淘换给西安制造局,一举两得。大人,你说这蒸汽机是国之利器,如果真被赵大人、楚大人给造出来,用在灌溉扬水上,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西北诸州府,很多因为缺水的地方会变成良田。”

“是啊大人。这贫瘠的西北,能多一亩田地出来,产上千斤杂粮,就能养活两三口人。要是能多十亩,一百亩,一千亩,一万亩,能养活多少人。”

“大人,当初离开淮安城时,你向昱明公说,平定灵武叛乱,只是旁支事务,重要的是让西北不再那么贫瘠。”

苏澹越说越激动,“大人,有蒸汽机这国之利器,解决了缺水,就能造一个,乃至好几个塞北江南。”

看到岑国璋还在沉吟犹豫,苏澹平息着自己的情绪,开始思考起来。

“大人,你是担心有人从中作梗?”

“这年头,有经世济民,悟新知变的士子,也有呆板僵硬,恪守旧制的迂儒。在他们眼里,最可恨的就是这些能够提高生产力的机器。因为这些东西,会动摇他们的根基。”

听了岑国璋的话,苏澹开始明悟了。

“大人,难怪你如此小心,就是忌惮那些人?想想也是,一旦科技迸发出惊人的威力,人们就逐利而行,人人都去学科技,没人听四书五经,他们就等于被断了根。”

苏澹一句指出了要害。

“其实是他们想得太复杂了。四书五经,修得是心志和道德,而科技却是智,加在一起才是心智。只是那些迂儒把四书五经看成了一切,那么薄薄几本书就能悟透天下万事万物的道理吗?就能穷尽星辰日月运行的道理吗?真是可笑。”

说到这里,岑国璋幽幽地说道:“海虞公最让我敬佩的,不是他的兰学修为。说不好听的,他学的那些兰学,在我眼里,真算不得什么。”

那确实是,想当年,自己好歹也经过高三,人一生知识的巅峰。后来又学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力学、机械加工...虽然改了行,但底子在那里,虽然不敢去掀牛顿牛大爷的棺材板,但是比起目前的泰西工程师和学者,呵呵。

“我最敬佩海虞公的是他努力融合西学和东学,哲学的归哲学,科学的归科学。两者相辅相成,硬是让他探索出一条新路来。”

岑国璋感叹了一句,又思量了一会,最后定夺道:“去信给英维和孟堂,全力支持老赵和斯盛造蒸汽机。谁要是说三道四,叫他来找我。这是平叛大军用的秘密武器,谁要是敢阻拦,老子就把他请了来,用作敢死先锋,派去攻打宁朔城!”

苏澹笑了。他知道岑国璋的性子,事前会考虑周全,一旦下了决心,就会雷厉风行。不过作为谋士,他还需要补遗查漏。

“大人,陕西藩司李大人正在邠、乾、凤翔一带巡视,何不请他到平凉一叙。有他在西安镇住阵脚,大人也没有那么大压力。各级衙门的那些精明人,也不会在配合上推诿。”

岑国璋琢磨着苏澹的意思,抚台衙门虽然级别高、权限大,但属于临时派驻机构,灵武战事一结束,跟着就要裁撤,也就一两年的功夫。

下面各级衙门的官吏只是敬,不会畏。办什么事,怎么应对,他们心里有数。事关军务,肯定是万万不敢拖延,免得被推到王命旗牌跟前吃一刀,或者一份弹劾就能叫他回家吃老米饭。

但是其它的事情,尤其这种涉及新旧纷争,容易引发变故的事情,那就能拖就拖。但是如果藩司衙门出面,尤其藩台亲自下场力挺,效果就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

这一点,下面各级衙门官吏们还是理得清楚。而且有抚台和藩台联袂作保,朝堂会意识到事关重大,要是有清流词臣的非议和弹劾折子飘进去,也会慎重处理,确实压力会小很多。

“好,你替我写封书信,邀请元邱先生到平凉来,说要军务要事相商。暗示几句,说我想谈谈这甘肃藩司。以前甘政名义上是陕西藩司代管,实际上是各自为政,弊端重重,我想跟他好好议一议,这甘肃藩司到底怎么个章程。”

“好!”

“报!”潘士元这时在门口喊道。

“进来,时良,出了什么事?”

“据探马报,灵州这几日集结了大批骑兵,数目在两到三万之间。”

“入娘贼的,还真他娘的让小贵子猜中了!召集紧急作战会议!”岑国璋兴奋地大叫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